杜甫和李白都有一次路过别人家而被邀请去喝酒的经历。
喝完酒,大约是两人都比较开心,回头都写了一首诗发了个朋友圈晒了晒。
两首诗中都表达了这次喝酒是随性的,没有准备的,
而饮酒的酣畅带来的快感和愉悦却是浓烈的,持久的……
我们先来读一下这两首诗: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杜甫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杜甫这首诗比较长,内容比较多。
因为是边喝边聊,从早到晚一整天。
那酒的度数估计也不太高,像二锅头,不太上头。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杜甫都清楚记得,写得就多。
李白的比较短,因为喝得爽快,又是晚上,加上美酒催人醉,聊了什么都无所谓,只要酒醒后依然快乐就好了。
这两首诗,杜甫是写来拍拍严武的马屁,李白就是单纯的日记,但两首诗传递出来的饮酒之美之乐却又那么相似。
一:喝酒的场景很美:一个是早上的春风,一个是傍晚的山月,起兴就迷人。
喝酒,心情是很重要的。心情好,苦酒也是甜的,心情不好,甜酒也是苦的。
杜甫只用了一句交待时间地点: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清晨,杜甫穿着草鞋跟随着宜人的春风沿着锦江河畔漫步,路过一个又一个村落,花香满径,柳条飘飘。
多让人心情愉悦的江村春景啊,诗人的心情自然也是轻松欢快的,那后面遇到农夫拉他喝酒,自然而然地也会爽快的应邀前去了。
李白的心情也是舒爽的: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日暮时分,太阳落下,月亮升起,李白从钟南山下来,山间的月亮也伴随着他一同归去。李白时不时回望来时走过的山路,青葱碧绿苍茫一片。眼中看见的青翠,时时还有山风吹拂,李白的身心疲惫都一笑而散。
此情此景,令人心爽,只待美酒。
二:陪酒的人很对味:一个农夫,一个隐士,恰好是杜甫李白所想靠近或成为的人。
农夫大清早看见了杜甫,就激动得非要拉他去喝酒,管他几点。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社日将近,你来我家尝尝新酿的春酒。
(春酒:一般是去年秋冬新收谷物后酿造的酒,到春天酒熟开封而喝。)
农夫这个令人欣喜的理由,杜甫没有办法拒绝。只好告别花柳,春风你先走,我得去喝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田夫很高兴,因为他儿子服兵役中途回来帮他干农活了,这以前根本不敢想。这些都是我们长官好,让当兵的人暂时回来帮忙老人们耕种的政策好,就算苛捐杂税再怎么繁重,我也不想搬家了。
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坐在杜甫对面举杯的农夫,不自知的说到杜甫心坎里去了。
杜甫听着,心里也替农夫高兴,更是为那个叫严武的长官骄傲。这份骄傲中还隐藏着沾沾自喜,因为这个政策是杜甫献上的。
杜甫辞官为民后从华州经同谷来到成都生活。虽然他辅佐君王的理想是破灭了,但对国家灾难人间疾苦的关怀却始终不减半分。
他仍旧渴望能为苦难的人民做点什么。于是他向严武献了这个利民的政策。
你看,这聊的话题多让人兴奋啊,那酒肯定是不能断的。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田夫又叫妇人把更大瓶的春酒打开,用更大的盆为杜甫装酒。两人一直喝,从早上喝到傍晚,杜甫表示要走,田夫又高声大喊叫妇人拿些果栗给杜甫带回去。
田夫这样的热情,即便是说话粗鲁点,动作肢体幅度大了点,没有读书人那样的拘谨收敛,杜甫都不会觉得他粗鄙,反而很是感动。不知忍拒绝他的美意。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就这样,两人一直喝到了月亮出来,杜甫实在要走,田夫还在留他,甚至还责怪他:喝酒就喝酒,干嘛一直问喝了几升几斗呀!
再说李白遇见斛斯山人,也许是偶遇,也许是特意拜访。不管怎么样,这个隐士山人很热情。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两人携手伴月同归田家,山人的孩子们急忙跑来打开柴门。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穿过竹林小径,青萝的枝叶轻拂着衣裳。你看,他们家的人,他们家的景也都很欢迎我呢,这感觉是不是很美好呢?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没有一句聊天的内容,但却给读者无尽的遐想。月明星稀的夜晚,李白和山人饮着美酒,吟唱着歌,美酒跟随他们的谈笑一起挥发。山间的松风阵阵,天上的星星闪闪,李白醉了,山人也乐了。
陶然,醉貌。恍惚间把世俗的技巧都忘却了,内心淡泊又恬远。
李白这首田园诗沿承了东晋陶潜的风格,琐碎的事物中却显露真情,平淡爽直却又韵味无穷。
三:喝酒的心境很美好:一个是漂泊中生活暂时无忧,一个是抛开功名归隐的怡然。
李白和杜甫,都是积极想要有所作为的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博得功名。
然而造化总是偏人意。
李白终究没实现他心中的理想:“大鹏展翅,扶摇直上。然后功成身退。”
既然功名梦断,那只好带着落寞与寂寥,追求葛洪那样归去炼丹的余生。
这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据说就是写于李白归隐终南山期间所做。
不管那是他第一次归隐,还是第二次。总之,那一刻,身处终南山上,与白云松风为伴,没有积极入世而不得的郁郁寡欢,也没有世俗的纷扰。李白的心境是好的。起码在那一刻他是开阔的。
而杜甫呢?
一生的理想是成为诸葛亮那样的高人,辅佐君王,再现人世美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命运蹉跎,他始终没得到理想的官职,自己的才能也不被重用,只好放弃,去做一个普通的人民。
这首《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是写于杜甫辞官后来到成都生活的时候。那段期间,他得到严武,高适等人的接济,生活上没有之前在同谷的窘迫,成都的气候风景也比同谷宜人,就连村里的邻居也都是那么可亲可人。生活悠悠缓缓,杜甫那紧锁的眉头也终于得以舒展了。
这两首诗虽然风格不同,气质各异,一个是泥土里的地气,一个是云端上的高雅,但传递出来喝酒的爽朗,内心的愉悦却又是那么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