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视评语】《每一粒种子的出征,都会点燃整个春天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

文字作者名称:(竞芳)

每一粒种子的出征,都会点燃整个春天。在中央歌剧院恢弘的礼堂中央,11月20日19点30分,“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隆重启幕。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齐聚一堂,在隆重典雅的颁奖礼上领受中国文学最高荣誉。

屏幕中的万千书页化成传递文学的使者,揭开了短片《中国文学这十年》的序幕。于山海间倾听世代的跫音,在村落里感受阳光的轻抚。让时代指引,同人民一道,致敬古典、对话世界,中国文学在伟大历史关头始终在场,不负担当。

鲁迅文学奖创办于1997年,设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七个奖项,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此次鲁迅文学奖之夜,是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盛典,记录并见证着新时代文学的生机勃勃、星光灿烂。

“穿过惊涛骇浪,信仰可赴漫长,我们一起远航。不忘初时样,踏过千重浪,新征程书写,新时代华章”。在《新征程,我们一起远航》活力蓬勃的歌声中,舞台化为璀璨浪漫的花朵,矗立于中央紫红色灯光下的桌台上,放置着沉甸甸的鲁奖奖杯。

书签式的闪亮幕布上升,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的5位作家怀着昂扬的心情走向舞台中央。丁晓平的《红船启航》沉雄厚重,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讴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欧阳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娇》以新颖灵动的形式生动描绘新时代的“山乡巨变”。钟法权的《张富清传》中,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与无私的奉献铸就一座人格和精神的丰碑。龚盛辉的《中国北斗》是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的壮美画卷。蒋巍的《国家温度》中,阳光灿烂,激情澎湃,全景式展现了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国家意志与人民力量。

蒋巍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时说,自己写作时待在小旅店的房间,经常一整天没人说话,写到动情处,或泪流满面或放声大笑,整个身心好像还在田间地头和乡亲们中间。今天,我可以骄傲地作证:走遍大江南北,到处是青山秀水、明窗亮瓦的新房舍,甚至是一栋栋红柱飞檐的小别墅了,曾经泥浆满地、柴草乱飞的破败村庄,已永远成为历史的记忆。如画江山、美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新最美最广阔的画卷。

随后颁发了文学理论评论奖。杨庆祥的《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敏锐勘探文学现场,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纵横开合的视野。何平的《批评的返场》体现着介入与实践的品格,拓展了文学与文化、社会的对话空间。张莉的《小说风景》,在既往经验与当下创作的对照中,彰显富于女性意识的整体性洞见。张学昕的《中国当代小说八论》以周详、中肯的论述,呈现了作家论作为重要批评体式的潜能。郜元宝的《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在历史的复杂结构中展开细读,使当代经典焕发出新的精神力量。

何为好的文学批评?张莉作为获奖作家代表在盛典现场谈到,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一样都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优秀文学批评要有对文本进行探秘的勇气与潜能;要有能力使读者看到前所未见;有能力唤醒读者对作品的新认知、新的感受力。好的批评文章也应该是一部作品,要生动细腻、缜密严谨、以“人的声音”说话,要写得美。“这是我们的批评理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青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如果青春有色彩,那一定是文学的色彩;如果青春有梦,那一定是文学的梦。伴随着情景歌舞《文学里的青春》和优美动人的舞蹈《珊瑚颂》,盛典接下来颁发了短篇小说奖与散文杂文奖。

短篇小说中,刘建东的《无法完成的画像》幽微剔透,沉静隐忍,实现了革命英雄叙事传统的新变。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富于想象力地在日常生活裂隙中探测人性的高度。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中,“家”与“国”以朴素、诚挚的叙事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蔡东的《月光下》映照人的疏离与亲情,古老的诗意转化为现代经验的内在光亮。

短篇小说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宕开的每一笔都可以洞见绿水青山、英雄的人民和伟大的时代。正如获奖作家代表董夏青青在发表感言时所说,“当我们的笔触落到一幅肖像、一棵树、一片月光、或是一个逝去的身影乃至一封家信之上,文字就会渐次照亮那些我们渴望记录的历史局部与人生细节”。通过文学故事,人们会读到信仰是如何支撑着一位母亲走向“未完成”的命运结局,会感慨于边疆之地,一棵胡杨树是如何激励孩童们燃起向往,会共情于理想者不懈思索的坚持,也会被月光下杏烟河畔的女子们共渡沧桑的辗转曲折而感染,被边防军人身后,那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所触动。

董夏青青的战友、英勇无畏的戍边战士们还在遥远的冰山雪地拍摄了短片,祝贺她获奖并鼓励她一定坚持文学创作。董夏青青对战友期望报以庄重的军礼:“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谢谢战友,你们的故事我会继续写下去,像你们致敬!”

散文杂文奖中,江子的《回乡记》书写变革中的山河故土,是面向广阔人间的滴血认亲之作。李舫的《大春秋》穿越古今,气势雄强,以寻根和守望确证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沈念的《大湖消息》广揽诸文体之长,以地理空间熔铸美学境界,以身体力行测量生态人心。陈仓的《月光不是光》是普通人迁徙流变的生活信史,乡愁与热望同在、裂变与奋进交织。庞余亮的《小先生》接续现代以来贤善与性灵的文脉,是一座爱与美的纸上课堂和操场。

对庞余亮来说,在基层热爱文学写作多年,文学已经改变了他的生命。“写作并没有指望获奖,但是鲁迅文学奖还是准确地找到了我,这必须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和火热的生活。”《小先生》这本散文集的生活土壤就是乡村学校和所有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的老师们。庞余亮在盛典现场谈到,《小先生》的荣誉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那些扎根乡村教育的老师们的荣誉,他会把这份关怀和温暖传递到基层作家中。

“我的家乡,房前屋后种满了金灿灿的橘子,可甜啦!我想邀请在座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去我的家乡,教我们写诗!”一群来自大山深处的小诗人们向台下的作家们发出了温暖的邀请。湖南怀化会同县大山深处,希望小学中一群会写诗的孩子们,用诗歌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心中的诗和远方,同时也诗意化地呈现中国文学的未来与希望。舞台中央,花开两旁,花丛中孩子们带来了纯净而又真挚动人的歌曲表演《大山里的小诗人》。

第八届鲁奖诗歌奖的5位获得者从舞台精美的书签布景后走向舞台中央。刘笑伟的《岁月青铜》弘扬政治抒情诗的优秀传统,诗意诚挚、旋律豪迈,抒写强军壮歌,吟咏家国情怀。陈人杰的《山海间》立意高远、意象丰赡,眼中山河壮丽,心底时代巨澜。韩东的《奇迹》洗练而精密,宽远而平和,提示了凝视和感知日常生活的特别视角。路也的《天空下》亲近生生万物,融汇内心万象,率真的语言闪耀着圆润晶莹的光泽。臧棣的《诗歌植物学》体悟大千宏微,辨听灵性回声,在深刻的对话中抵达对人和自然的双重赞美。

诗歌奖获奖作家代表陈人杰从拉萨来到北京参加盛典,他在儿子三个月大时去援藏,已有十个年头,当地牧民亲切地称他为“创建幼儿园的牦牛”。儿子的年龄便是他在藏的年轮,妻子支持他,在他第二次申请援藏时说:“你放心,我们的孩子我照顾好,牧区的孩子也需要你的照顾。”所有这些,都被陈人杰写进《与妻书》里。“我想作为一名诗人,没有比自己的经历更能让诗歌创作获取无穷的灵感和感情的充沛力量,超越象牙塔内的虚构与想象。”

随后颁发的是文学翻译奖。许小凡的译作《T. 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上,流畅地传达了原作的风格。杨铁军的译作《奥麦罗斯》克服巨大难度,最大限度地复现了这部史诗的渊深宏阔。陈方的译作《我的孩子们》造诣深湛,准确把握原作的复杂文体。竺祖慈的译作《小说周边》以严谨、忠实的风范再现原作洗练、恬淡的气息。薛庆国的译作《风的作品之目录》与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频共振,达到形神兼似的境界。

对自己能够接触文学翻译,获奖作家代表杨铁军感到何其幸也。他的获奖感言充满了深切之情:“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是一个好奇的民族,充满了向外探求的欲望,这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其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翻译的刺激,我们应该对此感到自豪,这也正是汉语活力的表现:唯其包容万有,所以气象万千。”杨铁军认为,作为译者,更容易从一个沉浸者的角度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参与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持续更新,体验到最大的快乐。

中央芭蕾舞团的舞蹈《敦煌飞天》,运用流动的线条呈现出自然灵动的特质,飘然若仙又行云流水的艺术形象正如文学创作,自由肆意,更如小说,变幻莫测中不断挖掘着想象的空间。

中篇小说获奖作品中,王松的《红骆驼》蕴藉方正,引领我们仰望奉献与爱的崇高人生。王凯的《荒野步枪手》以精湛的对比、铿锵的共鸣,刻画新时代军人的勇毅形象。艾伟的《过往》中,人性与人生的幽深缠绕抵达了柳暗花明的宽谅与和解。索南才让的《荒原上》,鼓荡着慷慨凛冽的青春激情,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内在地指引着各民族兄弟的梦想。葛亮的《飞发》是中国故事中的香港故事,以雅正的“格物”精神体认历史的流变、文化的根性、人的信念与坚守。

索南才让跌跌撞撞开始写作时,没有想过某一天会站在鲁奖领奖舞台上。但是今天,他真的站在了这里。“这是文学之光给我灵魂以最温柔的投射。”他依然记得第一次读《阿Q正传》时的震撼,也记得第一次读《边城》时对爱情的憧憬……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作家,都在中篇小说中感受到时代的形象和生活的细微。阅读这次获奖作家的作品,看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更是中国故事的丰饶。索南才让想用手里这支笔,带大家去看看自己放牧的草原,认识和他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我的文学梦想里永远有这辽阔草原和草原上可爱的人们,永远有我对海北草原的深情,对伟大文化传统的热爱,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念和坚守。”

在盛典现场,索南才让感谢了妻子和开启自己文学之路的编辑赵元文,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溺》便是经由赵元文刊发,自此索南才让收获了文学信心,创作热情高涨。每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不仅需要作者的才华与汗水,更需要编辑的慧眼与耕耘。很多作者都得到编辑的挖掘,他们隐于聚光灯背后,奉献着宏阔的视野,精准的判断与辛勤的劳作,参与塑造着中国文学的进程。文学盛典特设“致敬编辑”环节,马天牧、李亚梓、李伟长、李黎、吴越、季亚娅、赵萍代表隐于书后的文学人走到台前,接受作家、读者的致敬。

此次鲁奖文学之夜,庄重典雅的大型文学颁奖典礼与气氛热烈、形态丰富、传播力强的电视台晚会和网络平台直播充分融合,讲述文学之路的故事,展现新时代文学中人民奋斗、江山壮美的剪影。正如歌曲《不忘初心》中所唱:“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你是大地给我万般呵护,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托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激励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扎根于热土,与人民同行,勇攀文学高峰,为伟大时代奉献更多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笔名,文与时光同墨,性别:女,自由职业者,文艺青年,喜欢看阅读、写文码字,坚持品读学习,认真进行文学创作。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充满激情,拿起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歌颂美好的生活;热爱诗歌、酷爱文艺、喜爱钻研文学和诗词、历史、国学、新传统文化等,依心写作,喜欢用淡淡的唯美文字,书写心中的万丈柔情和一米阳光,用一颗赤诚的心感知人间的真爱,用浪漫的情怀品味多彩的人生,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用情发声,寻觅、发现并传播生命中的阳光,在文字里修行,将内心的风景化作成一座文字花园,让笔墨渲染出一种独特的馨香。喜欢随性记录,用文字温心、用最好的文字,留存最美的时光。偶有散文、诗歌发表。我创作的方式:查字典,用自己心中所感悟的,所想象的创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
我的品性:内心纯净美好、心中有爱、温婉善良、修心养性、陶治情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义阳光、保持热爱、努力上进、满怀善意、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热情,勤奋。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以用心对待感情,因为内心是生命中最美的模样。向光而行,向善而生、向美而歌、向暖而拥!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视评语】《每一粒种子的出征,都会点燃整个春天 ——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