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乖长到这么大,第一次经历了“被走丢”事件。我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对我跟儿子来讲很难得的经历,不为别的,就为我俩在这件事当中照见了彼此的情绪,让情绪得到了自然的释放。
事情是这样的。
周末儿子要上课外班,一般中午我到点儿就去接他。可是这一次,我等了半个多小时他都没有出现,我甚至都准备私信老师问问看是不是还没有下课了。正当我拿起电话的时候,我忽然听见有人在拉我的车后门,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儿子,着着急急得想打开门。
我打开了车门,岑乖坐了进来,他看起来有些急躁,还有一点点担忧,但是强作镇定。他坐好后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妈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好久都没有等到你。”
我问他:“你到哪里去了,怎么从后面出现?今天下课也晚了些吗?”
他说不是,还跟我说他一个人为了找我都走到了立交桥,可是他一直没有寻到我。他讲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着急,有些害怕,有些担忧。
我没有数落儿子没有在约定地点等我,我敢肯定他一定是吓坏了:“儿子,你一定很害怕吧?”。
我话音刚落,儿子眼眶里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感受到了他的恐惧,担忧和害怕。他伤伤心心的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妈妈,你是怎么回事呀?你为什么没有提前到,为什么跟我错过了呢?”
我还是没有说更多的话,我看着他:“你好些了吗?”
这个时候他有些着急,有些生气了:“为什么我们俩就错过了呢?我真的很生气。”
我看着他:“没关系,你要是想哭就哭吧,妈妈明白你是担忧了,还有些害怕。”
岑乖哭得更厉害了:“我以为你出车祸了,所以我到这里等你没等到,就顺着这条路去找你,直到我走到了立交桥!”
我的心一紧,这孩子平时看着大大咧咧,其实他真的很关心我啊。我强烈地感受到儿子对我的担心和爱护,同样的我给予了儿子回应:“妈妈太开心了,你这么关心妈妈,我也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不舒服难受。没事,你想发泄就发泄吧,妈妈可以理解你,发泄完了我们在说下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慢慢的,儿子的心情平复了下来。儿子坐在后座,一言不发,眼睛望着窗外。
岑乖的心情平复好了之后,他开始表达他的生气,埋怨我迟到、不守时。我很高兴他没把自己的情绪憋在心里。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他的心情,这样的事情我们是头一回发生。他不知道怎么处理,有担忧、恐惧、害怕,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妈妈来讲,我接纳他的情绪,就像接纳我自己有担忧的情绪是一样的。
这件事情让我觉察到了,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有释放自己情绪的必要。情绪就是一面镜子,你不喜欢这个情绪,想要丢掉它,讨厌它,它还是会在这里面对着自己;如果我们很粗鲁得对自己的情绪拳打脚踢,那么这个情绪就会像破碎的镜子一样,分裂出更多来,仍然抛不掉。
情绪释放完毕后,我跟孩子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我允许岑乖去上课的时候,拿上他的手机,在他需要确认我在哪里的时候跟我联系,他需要对自己负责任的唯一一件事是不再约定时间外玩手机游戏。
当然,当这件事情发生时,我也可以有另外一个处理方案,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先责怪他不知道原地等待,也可以嘲笑他胡思乱想,还可以默不作声接上他就出发。
这样处理貌似没有小题大做,但是我可以相信,我会收到让自己一定会后悔的回应:自此以后,我的强压会让孩子更听话,孩子会对我封闭,不再愿意表达;他以后不再对我敞开心,更愿意将情绪埋在心底,关闭情绪的开关。其实,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的感受被我理解。
就像我们自己所经历一样,事件没有对错,只有选择不同。情绪也一样,没有好坏,只有我们对待情绪的态度不同。
每个人看似平静的面孔下,都有着波澜起伏的情绪。有些人将情绪倒掉了,继续积极的拥抱自己。
然而,有些人将情绪藏了起来,藏得多了,便成了情绪的火山。
可是,总有一天,这个情绪火山会因为暗藏不住涌动的岩浆,喷发出来,既伤了别人,更伤了自己。
情绪,应疏,不能堵,更重要的是被理解!
感受彼此的情绪,让父母、孩子的情绪没有障碍的流淌, 是亲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门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