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读书法》|学渣考上名校的秘密

日本的教育部门用偏差值来衡量学生的成绩,他们把平均分设置为50分,如果偏差值大于50分,则说明这名学生成绩高于50分,如果偏差值低于50分,则说明低于平均水平。有这样一个学生,偏差值只有35分,排名在9332名,妥妥的学渣一枚。第一年复读,他的成绩并没有提升,第二年复读时,他想通了,通过增加知识量考上东京大学是不可能的,应该把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有较强的解读力和思考力才能考上东京大学。最后,他以全日本第4名的成绩考入了东京大学。他就是西冈一诚。


那么,他究竟用了什么阅读方法从一名学渣考进了全日本最难考的东京大学的呢?《高分读书法》这本书,从5步读书法教你提升5大能力——1.读解力,2.理论思考能力,3.归纳能力,4.客观思考能力,5.应用能力,帮助你把被动阅读变成主动阅读,全面提升你的读解力和思考力。

01 开启“书森林”之旅,你需要一个“火把”和“地图”


“读书读不透的原因,90%都是没有提前准备好。”


许多人读书的时候,喜欢略过书的封面、封腰和目录,直接阅读书的正文部分,最后导致读不懂书。


如果把书比作一座森林,一头扎进去,势必会迷失方向,因为缺少了引路工具——“火把”和“地图”。


因此,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好“火把”和“地图”。


我们知道“火把”可以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而“地图”可以确保我们不迷路。那么,作为进入“书森林”的“火把”和“地图”,究竟如何获得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从书的封面、封腰处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火把”,从目录获得“地图”。西岗一诚将之称为“装帧阅读法”。


或许你会说书的封面和封腰上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少即多。封面上的信息虽然少,但那都是一本书最精华的提炼,不仅能够吸引读者购买,还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一本书表达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有限的信息里获取足够多的关于书的线索,以达到“闻一知十”的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支笔和足够的便签。

其次,看书名,判断一下你能获得什么信息?把它写在一张便签纸上。


比如这本《高分读书法》,我获得的信息是“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提高分数”。


第三,每得到一条信息就写在一张便签纸上。比如,我写下这些内容:


“将收获:内容记忆更牢、知识运用更活、成绩大幅提升、5大能力——读解力、理论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客观思考能力、应用能力”。


“6大选书法则,57个读书要点,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读解力”。


第四,阅读作者的个人简介,确认作者背景,总结后现在标签上。比如,关于西冈一诚,我是这么写的:


“西冈一诚:偏差值只有35分,低于平均水平,高考排名9332名,复读2年,以第4名成绩入读东大”。


第五,把前4步写好的便签贴在书的最后的空白页。读书时需要不断回看这些信息。


西冈一诚在《高分读书法》里提到,为了从封面、封腰上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可以使用分割法、连接法、深读法来实现。


分割法:即将书名分开来理解。比如《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论教育》可以分为“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和“论教育”,我们得到“这本书主要讲创造性思维的”“这本书讲了的人工智能之父马文的”“这本书主要讲马文对教育的看法的”等这样的信息。


连接法:即把书的主标题和副标题结合起来理解得出新的线索。比如《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论教育》这个书名,把“创造性思维”与“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论教育”相连,很容易可以想到:现在的教育没有创造性思维吗?马文是怎么看待现在的教育的?


深读法:即通过上网查询书名、作者等相关信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比如,我对马文.明斯基并不了解,通过查询后得知他是人工智能的开创者,并且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


至此,我们获得了“火把”。


接下来,我们要从目录中获取“地图”。


西冈一诚在《高分读书法》里告诉我们,可以通过4步假设法来获得一本书的“地图”。


第1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把阅读目标写在便签上。这就是“地图”的目的地。


第2步,看目录,思考如何用书里的内容实现第1步提到的阅读目标,并目标后写下具体方法。


第3步,在每一条具体方法后写下自己目前的水平,以确定自己的起点。


第4步,若实际读书时发现与假设不符,需要及时修改假设。


比如,我最初设立了3个阅读目标——提高阅读速度、提升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读解力。可是读完了整本书之后,我发现书使用作者的方法是无法实现快速阅读的。因此,我将阅读“提升阅读速度”这个目标删除,仅保留“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和“提升读解力”这两个阅读目标。


再比如,我从封面提取信息“提高分数”,可是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不仅适合学生学习看,也适合每个想要提升阅读能力的人看。


由于每个人的阅读目标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地图”其实都不一样。关键是要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地图”。


02 保持疑问,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尽信书不如无书。全盘接受书里的内容,是一种被动阅读的方式。这也是刚开始读书的人容易犯的错误。


其实读书跟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相似之处。比如,婴儿在1.5-2岁以前,基本上很听话,可是随着大脑的发育,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自我意识,喜欢说“不”“不要”,这就是所谓的“可怕的2岁”。到了8-9岁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烈,你会发现孩子们习惯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再对你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孩子们似乎事事都要和你对着干。面对孩子的叛逆,很多家长感到头疼。其实,这是好事。因为随着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全盘接受我们灌输的给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在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我们读的书越多的,就会遇到越多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自然而然的会产生“究竟谁说得对”这样的疑问。保持这样的疑问,不会让我们全盘接受书中的内容而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比如,我读辛有美的《艺术游戏力》这本书时,发现作者在书里提到“哭声免疫法”,我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因为我在其他育儿书里看到“哭声免疫法”已经是一种被抛弃的育儿方法。以“哭声免疫法”法来应对一个哭得很伤心的婴儿是不对的,这样不利于他们早期安全感的建立。


如果没有读过其他育儿书,我或许会对“哭声免疫法”深信不疑。随着我读的育儿书越来越多,了解到了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结合实际,我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力。


当你抱着“真是这样的吗”的怀疑心态来读一本书或者重读一本书,并在书中寻找答案,看看作者给出的论据是否能够让你信服。如果作者的论据无法让你信服,你可以展开调查,直到你的疑问消除为止。这个调查的过程可以极大地锻炼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


另外,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如开篇就提出的问题、有多个答案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争议的问题,要格外关注,将这些问题写在笔记本上,一边思考问题,一边探寻答案,养成边读边问的习惯,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也会清楚书中的脉络。这对应书中提到的采访式阅读法。


03 将书“骨肉分离”,提升读解力


很多学生害怕做阅读理解题,尤其是那种需要概括文章主旨的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概括总结出一篇文章的主旨。看似读懂了文章,可是又无法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西冈一诚说:“如果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了什么,那就等于没读懂。”


而我们最该警惕的就是感觉自己读懂了。


那么,如何提升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呢?《高分读书法》里给出了方法,那就是使用整合阅读法,将书进行“骨肉分离”。


我们知道一条鱼是由头、尾、骨头和鱼肉组成的。其实书和文章跟鱼一样,也有头、尾,中间一条线将所有的观点连接起来。作者的观点就是这条鱼骨线,而其他各种案例、名人名言等,都是附在鱼骨上的鱼肉。


而归纳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将书骨肉分离的过程。用整合阅读法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如何归纳作者的核心观点呢?作者在书里给出了方法——


1.找出每一节或一章书靠近开头和结尾的概括性句子。有时候这些概括性句子在“但是”“然而”“……其实并非如此吧”等句式后面,或者在书的装帧部位和正文里出现的语句。


2.基于找出的句子概括本章节的核心观点,字数控制在30字以内。


3.基于2写出一本书的概括句,字数控制在140字以内。


以上只是整合阅读法的技巧之一——摘要阅读。


另外一个技巧就是推测阅读法。


以前有人总结了武侠小说的套路是这样的:主人公掉下悬崖一定不会死,而且还会捡到一本武林秘籍,甚至遇到世外高人。


推测阅读法跟这个类似,在读新章节之前,把之前章节的摘要重看一遍;参考新章节的题目,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推测;阅读接下来的章节并做摘要,看看自己猜对多少。


无论是摘要阅读法还是推测阅读法,都是为了找到书的“鱼骨”,而找“鱼骨”的过程就是提升读解力的过程。


04 同时阅读两本书,提升思辨能力


我们通常提倡做主题阅读,就是集中一段时间阅读同一领域的书籍。


《高分阅读法》的作者西冈一诚也建议你以同样的进度同时阅读两本书,他将这样的读书法称为检验阅读法。

检验阅读法其实我们平时就一直在做,比如,看到一些难懂的词句或者信息,主动去查字典、上网查信息,或者翻阅另外一本书等等,都是检验阅读法。


检验阅读法就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一种阅读方法,通过同时阅读相关的两本书,不仅让你从多个角度理解学习内容,提升记忆力,还能锻炼你的思辨能力。


在使用检验阅读法时,有两个技巧,即平行阅读法和交叉阅读法。


平行阅读法是寻找两本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交叉阅读法则是寻找两本书不同观点间的交叉点的方法。


平行阅读法


使用平行阅读法时要时刻思考两本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不同颜色的便签贴在相应书页上。对于不同点,要在便签上写下另一本书的内容是如何不同的。读完后,重读所有不同点,逐一分析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这个过程有助于锻炼你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地审视一件事情的能力。


比如,下图是我用平行阅读法做的笔记:


交叉阅读法


使用交叉阅读法时,从多本书中找出产生分歧的交叉点,然后参考另一本书并验证其对错,在笔记本上写出交叉点,整理出该交叉点相关的各类意见。


交叉阅读法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思考面,还能够锻炼自己多角度审视事物的能力,并拉近我们与知识的距离。


交叉点的寻找,要从细节处着手,可以语言定义、小说、漫画、论坛文章、贴吧帖子,或者微博、电影、电视剧等里找,并且离我们的生活越近越好,越贴近生活,我们能学到的越多。


关于这一点,有点像周岭在《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里说的认知边缘,处于认知边缘的知识接近我们的生活,更容易让我们触动,故而更容易与我们原有的知识产生连接。


比如,我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质疑快速阅读的人能否记住读过的内容,针对这个观点,我做了一个交叉阅读笔记,如下图:


我认为无论是使用平行阅读法还是交叉阅读法,都可以讲这些相同或者不同的观点写在云笔记上(比如印象笔记或者有道云笔记),然后给这条笔记命名,这样会比传统笔记本更方便检索和使用。


05 输出才能记得牢


通过读书、听演讲收获的知识留存率只有30%甚至更低,而通过复述或者输出学过的知识,其留存率会达到90%以上。


《高分读书法》里提到,想要长久地记忆知识,需要通过议论阅读法——输出知识。


其实我们前面提到的边读便问,使用装帧阅读法推测书的内容、摘要阅读法概括书的内容、检验阅读法进行多角度思考等,都是做主动阅读的方法,也是和书对话、输出的过程。


读完一本书之后,与你在推测阶段所做的推测“对答案”;给之前做的所有摘要做总摘要,将总摘要当成封腰推荐语来写;用自己的话有逻辑地表达感想,都是作者西冈一诚所说的议论性阅读的输出。


上面提到封腰推荐语,我们知道,封腰推荐语决定了读者对一本书的第一印象,因此,封腰推荐语不仅要对书总结到位,还要用最少的字数(30字以内),以及谁都看得懂的语言去写。


不仅如此,我们写读后感、写书评、做演讲、做视频,把你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他人,也是在输出知识。



“只有以某种形式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你才能把看到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最终做到活学活用。”


经过这些输出,已经没有必要重复阅读同一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分读书法》|学渣考上名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