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时间04|第一章 公文用典二三事(4)


前面我们探讨了公文用典的三个原则,那么,我们平时在公文写作中,该如何学习用典呢?

大抵说来,可以“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

一条是“主干道”,功夫下在平时,需要长期坚持走下去,形成自己的用典风格。

这条“主干道”可以修建得长一些,视野也可以拓得宽一些,把“学典”作为提升学识修养来操作,这样你会乐此不彼。这里提供三条路径,助你在“学典”的道路上渐入佳境。



基础路径:勤于积累。

我们“学典”的目的还是用于公文写作,在上手阶段,一定量的积累还是必须的。

这种积累并不难,只要每天有计划地读一些主流媒体的报刊文章,把文章中用得好的典故摘录下来,日积月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自己的用典库。

这种积累看似很慢,但是每一条典故都是经过自己筛选出来的,所以比网络上毫不费力搜索到的典故,来得更加扎实巩固。

但是,这种积累毕竟还是被动的,不是长久之计,积累到一段时间后,最好能够早点进入第二个阶段“培养兴趣”。



进阶路径:培养兴趣。

典故都是一些古人古事,枯燥乏味,如何培养兴趣?

枯燥是因为这些典故都是些毫不关联的只言片语,不但难记,而且难以持久。

当年,我解决的办法是跳出一个个孤立乏味的典故,用不同的线把这些典故串起来,这些线就是传统经典。

只要把这些典故置于传统经典这个大背景下,原本孤立无趣的语句仿佛鱼儿重新回到了水池里,一个个活了过来似的,神采奕奕,充满了生命力。

这样一来,不但加深了对典故的理解,而且也在为自己搭建一套传统经典体系,这些典故就是这套体系中熠熠发光的珍珠,它们成为你深入传统经典的指引路标。

如此一来,你会发现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你在搭建自己的学识体系,而这些典故不过是这套体系的副产品而已。



实战路径:场景应用。

场景应用是学会用典的终极路径。最快的入门方法就是仿写,特别是在承担领导讲话稿起草时,可以揣摩一些用典的语境和写法,看看能不能应用到文稿中。惟有多用,才能熟能生巧。

即使经过一番思考,你还是没有用上典故,这个思考的过程也是在“用典”。

当然,仅有“用”还是不够的,通过“用”要看到反馈。这样的反馈有两个途径。一个看听众的反应,是似懂非懂,还是若有所思?

最直接的反馈途径就是讲话者本人的态度了。如果文稿中的典故在讲话中没有采用,那么你就得找找原因,是这个典故不符合文稿中的语境,还是典故太生僻了,连讲话者自己也弄不明白呢?

说完了“主干道”,很多人会认为这条路太漫长了,不好操作,远水解不了近火,不能救急。



那么,还有另一条“辅道”,可以马上就用,立竿见影,这就是本书搭建的可以用来救急的“用典”通道。

本书为你提供了两条快速通道。一条通道提供一套可以实时更新的“葵花宝典”,让你可以快速查找定位所需要的典故金句,帮你节省了上网搜寻或者平时日积月累所需的大量时间。

另一条快速通道是本书特有的构架体系,它提供了一套在各类公文情境中如何学典用典的实战操作体系,让你在学典的同时构建自己的学识体系,在用典的同时提升自己对公文写作的敏感度。(第一章完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文写作时间04|第一章 公文用典二三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