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写的。人生来就不平等,但即使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他自己的人生还得自己度过,需要去走他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名人爸爸的光环下,要实现他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不容易。本书讲了他在实现自己个人价值过程中的许多价值观。

作者首先提到,“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出生地。出生与富裕家庭的人,不值得以此为荣;而出生于贫穷家庭的人,也不应当以此为耻。”

在谈到要摈弃偏见时,作者写道:“假如你这个不喜欢,那个不待见,最终你的世界里将只剩下你自己,以及几个外表像你、思考方式也像你的人,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散发这傲气、死气沉沉的小型乡村俱乐部!这样的一个世界,还值得我们去生活吗?”很有意思!

 书中谈到的对于世界不公平的认识,谈到他父亲去中国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工厂和田间劳动时的震惊,并感叹“在这个环境中,不知有多少的企业家、发明家和创新者被淹没了,那座山坡上不知有多少比尔盖茨在干活?”这种思想,简直就是《大学》中关于“明德”的认识一致。由此可见,真正的大爱是跨越民族的!儒家的仁德思想符合宇宙规律。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股神巴菲特在面对儿子的选择时的表现,当二十多岁的儿子告诉他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志向、目标和计划时,他“认真倾听,不妄加评论,也不直接提建议。直到有一天他在快要出门时随口对我说:‘彼得,你知道吗?你和我其实在做同一件事情,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在上面画几笔’”。我不知道一个穷困的父亲是否支持这样的选择,也许支持这样遵循心灵和兴趣的选择只有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父亲才能做到。但一个财富大王能支持自己儿子的音乐梦想无疑也是不容易的。

在选择人生道路时,作者提到:“在很多情况下,徘徊在选择的迷宫中并不意味着迷失,而是通往正途的必经之路。”书中讲了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个朋友的同学几乎每个学期都要换一个专业,刚上大学时想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但他很快就厌倦了,开始热衷于更加虚幻、抽象的东西,于是转到了物理学专业,着迷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对这门学科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中描绘的那些美丽有序的模式。接着,他又转学数学专业,数学中有很多美妙的模式并且跟实物完全脱钩。他对数据的兴趣仅保持了一两个学期,就开始赶到自己的世界变得过于抽象了,而他向往的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的东西,他再次换了专业,还转了学,后来就读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美术专业,并专攻绘画。出乎意料的是,绘画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再次调换了专业,转到了建筑学。建筑涉及会用到物理只是和数据模式,还可以利用掌握的绘画技巧将自己对模式的热爱付诸实践,但他后来发现对材料不感兴趣,他最后一次换了专业,当一名城市规划师,这可以覆盖他所有的兴趣,能够应用他全部的技能。最后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开始了自己精彩的职业生涯!我很佩服他清醒的判断力和足够的意志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有如此的执着去寻找呢,又有几个人有如此的自由去寻找呢?我相信这位仁兄的父母也早已抓狂了! 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都需要去寻找这个兴趣点,要相信“不管我们的喜好、才能和性情有多错综复杂,各种因素总会有一个交汇点。我们真正的志向,会在那个交汇点上静候我们的光临。”也许,我们能更深入地事先了解我们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发现自己的才能与天赋,我们不必通过如此频繁地转专业。

关于兴趣到底可不可以变成职业?最近看到一个微信上关于职业和兴趣的观点,认为“要珍惜兴趣,不要轻易把它职业化”。当一个兴趣变成职业后不再成为兴趣,那么这个兴趣还是真正的兴趣吗?

(2018年7月1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你自己》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