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学生管理”密码

如何破解“学生管理”密码

中小学管理

九月,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步入各自的新年级,有初入校园的懵懂少年,也有身负重任的初三学子;他们阳光自信、理性豁达,有些时候也表现出些许的“玻璃心”,展示一点“懒癌综合症”……我们如何更懂学生?

破译密码,从研究学生开始

研究学生是所有教育活动的起点,更是做好学生管理的第一步。为人师者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研究他们独特的学习交往方式,破译隐含其中的成长密码。

01.师生距离决定了破译密码的精准度

师生间的关系有些类似“最熟悉的陌生人”,空间距离虽然很近,但教育距离可能很远。有些老师教育学生常用的方法还停留在“说教、处罚”等原始阶段,硬的不行再发挥“爱”的绝招,再不行就动用家长这张王牌,缺乏管理智慧和策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达不到教育效果,还会加深学生与老师间的相互不理解。

“我在教育你”——“教育意图明显化”。找学生谈话总带着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老师在教育自己。

“对事不对人”——“教育对象概括化”。教育内容的泛化和方法的简单,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这是为你好”——“教育手段简单化”。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总不忘说一句“这也是为你好”。

师生间的距离决定破译密码的精准度,而了解学生是拉近师生距离的前提和关键。

0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去了解学生

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不同,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定性、可塑性强”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记忆的特点是以机械记忆和具体形象记忆为主,先入为主是他们记忆的一个重要规律。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容易分散,注意时间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经常受外界环境和本人情绪的干扰。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是情感依赖性强、偶像性强,易受具体事物支配,心境持续时间不长。一句话概括“不定性、可塑性强”。

中学生的特点:“谁的青春不迷茫”

初中生处于“心理断乳期”,既想争取独立、证明自己的能力,又容易丧失信心、消极悲观,产生挫败感。同时还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看待人、事、物容易片面或过激,从而导致处理问题固执己见或顾此失彼。这个年龄的学生开始向往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影响,有的会发展成为恋爱关系,但又很少能够长久。用一句话概括“谁的青春不迷茫”。

概括一下各年级的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懵懂初入校”,适应环境和伙伴最关键。小学二、三年级“习惯初养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四—六年级“自主意识初体验”,独立意识逐步凸显,自我规划和管理开始发展。初中一年级“青春初长成”,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转变大,学生由依赖变独立。初中二、三年级“青春正当时”,学生内心的成人感与日俱增,学习难度增加,中考压力大,学习的主动性增加……

破译密码,听听专家怎么说

顾明远:对学生,要实现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协调

我们要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首先要爱每个孩子。我们要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就要有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把每个孩子的进步作为评价教师的首要目标。但爱不是偏爱、溺爱,严格要求也是爱的体现。放弃严格要求以避免产生矛盾,从而使部分孩子由于被放纵而失去进步的可能,是当前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

窦桂梅:手写校长奖,与儿童心灵的对话

窦校长创造了自己的“亲笔校长奖”,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不同芬芳”,尤其是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旗下露脸的儿童,那些在班级里没有机会展示的儿童,那些特需的、哪怕有一点点进步的儿童。用这种方式激励、尊重儿童,在爱的细节中,让孩子获得生命的成长。

李希贵:关注新生情绪管理

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缺少支持、没有真心朋友、孤独而无助。为此,年级为每名同学照了“入校青涩照”,张贴在教室走道里,开展“识人大赛”活动;导师通过各种方式,让圈里的孩子们尽快熟悉起来,有的导师把每位学生的生日与每周的五天对应起来,每天给学生“过生日”;学科教师则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孩子们结识更多的朋友。

郑丹娜:跟孩子沟通不简单

郑老师精心给每名学生建立了“悄悄话”交流本,试图走进孩子的心灵。她要求自己与家长做好三个“一”的沟通:每晚主动与一位家长电话交流,每周利用博客与家长进行一次育子问题研讨,每逢孩子生日等特殊的日子给孩子发送一条问候短信。在工作中,她总结出科学育人的理论和方法——“全接纳慢引导”。“不要心急,再等一等”。运用“全接纳”,郑丹娜读懂了童心的话语,透过“慢引导”见到了心灵的成长。

破译密码,看看学校经验

上海市实验学校:构建观察记录系统,科学识别学生个性潜能

如何“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上海市实验学校建校30年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真正适合其潜能优势与成长需求的个性化教育,逐渐形成了“护长容短”的育人理念。学校构建了全面的观察记录系统,从每位学生入学伊始,就对其行为、思想、兴趣等方面进行跟踪和记录,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做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和机会。

建立观察记录平台,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学校从性格特点、学习行为、心理问题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观察,每个维度分解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教师依据观察体系对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记录,这些记录为呈现个体的能力和价值提供了有力佐证。

撰写“与众不同案例”,梳理学生优长。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包括平时对学生学习和个性的记录,还有全面的分析报告。通过综合对该生一个学期的观察,教师会撰写其在个性和能力方面的“与众不同”点,进一步梳理学生的“优”和“长”,为“护长容短”的教学提供参考。

开展结构式视频访谈,记录学生成长变化。学校每隔两年都会对学生进行结构式视频访谈,且贯穿学生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访谈提纲涉及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五个方面。

北京市十一学校:年级生态诊断

十一学校追求“让每一个孩子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是否自由、自主地生活,年级氛围是否民主、和谐,年级管理制度构建及其实施是否公平、公正,学生在年级生活的主观感受是否愉悦等,都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指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制定了“年级生态诊断工具”,通过成立师生项目组,并多方征求意见,确定了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年级管理、年级文化、学生的主观感受等诊断领域。接下来采取抽样的方式,在每个年级收集100个左右的样本,进行诊断分析。最后,学校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各年级,让年级真实了解本年级的生态情况,并针对问题及时改进。

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学生参演微视频,零距离体验行为规范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北京朝阳实验小学从“养成教育”入手,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小学生守则》的深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了60条行为规范,并制作成了60条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学生行为规范的微视频。通过小主人公讲述和示范的方式,告诉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将儿童发展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江苏省铜山县张集小学中心校:“学生成长伙伴制”促学生共同成长

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 , 江苏铜山县张集小学中心校于2006年开始试行“学生成长伙伴制”。“ 学生成长伙伴制” 反映的是一种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学生成长伙伴制”以“ 三爱”( 爱自己、爱伙伴、爱学校) 为目标, 让学生冲破自我的狭小空间, 在与伙伴的合作中,增强道德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伙伴小组有自愿结合的, 有老师帮助建立的(有意识地使强强结合或强弱结合,以达共同成长的目的)。无论是采取“ 一对一”的形式, 还是“成长小组”的形式,目的都是促进伙伴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伙伴的相互影响下,学生逐渐实现由“不敢犯错”到“不愿犯错”, 从“我被管理”到“我管自己”的良性转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破解“学生管理”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