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习惯》

最近把自己放得很空,不是必须做的事一概放下,因为我感觉自己有些迷茫,不知道为什么而做事。

刚刚撑了把伞出门散步,耳机里放的是一部自己很喜欢的有声书――既然不知道干什么,不如取悦自己。

之后走了大概20分钟,就有些不想听书了,这倒不是我喜新厌旧,想去听别的。而是我感觉,或许我可以开始学习了――我就是这样,先做自己爱做的事,等自己心情愉悦了,觉得可以去那么努力一下下,再去做提升自己的事。

走在路上当然除了听书做不了其他的事,我打开樊登读书APP,这次听的是《掌控习惯》。对于习惯,我是一直很认可也很感兴趣的。我甚至还做过一个比喻(那时刚发现这样“美妙的比喻”,可把我激动坏了,感觉自己就像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头一样,晕乎乎的。)

我说:我们人就像天上的星星,各自有各自的轨迹,而习惯就是轨迹,轨迹内的运行是最不费力的。一旦想要跃迁或是退激就得费力做功。(扯到高中物理原子模型知识了,其实原本是不想说这个的,原本是想说:运行轨迹向前或是向后的。但无奈大白话没有人爱听,专有名词才显得高大上、有逼格。于是便还是说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专有名词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这是我少数记得的几个,能用就用吧。)

《掌握习惯》一书中提到,我们人每天40%-50%的行为都出自习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几乎就能说是重塑一个人的生活。

而习惯有好坏之分,对于好习惯,我们当然希望是去养成去保持,对于坏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作息不规律),我们或多或少都察觉到了坏处,有想要去改变,却往往缺少方法。

那么,怎么样养成一个好习惯,又怎么样去改掉一个坏习惯呢?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习惯的形成机制。书中提到,无论是大习惯还是小习惯,习惯的形成都分四步:信号,需求,反应,反馈。

举个例子吧,你回到家,发现家里没开灯一片漆黑(信号),你会想要去开灯照明(需求),然后你去开灯(反应),然后灯开了,你的需求得到满足(反馈)。

再举一个栗子,你的手机提示音响了(信号),你会想着也许有人找你了 ,你想要去打开手机看消息(需求),然后你打开手机开始浏览信息(反应),你浏览信息的欲望得到满足,你心里的“痒”平复下来了,这就是反馈。

这有些类似于心理学上的ABC 法则(我又要开始拽少数我认识的专有名词了――时间告诉我无理取闹的年纪过了,到了该装逼的时候了。),这ABC法则中的A 就是事实,B 是你对此的反应,C 是这件事对你产生的影响。比如说,在一次演讲上,你发现了台下有人在打瞌睡或是玩手机(A :事实),你觉得他们不尊重你(B:你对此的反应),因此你很生气(C :这件事对你的影响)

ABC 中,A 是既定事实,C 是事情对你的影响,要想改变C ,就得去改变B ,即改变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这也是习惯养成很重要的一环,你要学会去为好的习惯赋予意义,去把坏的习惯和不好的意义挂钩。比如:跑步有助于我的身体健康,我能想象到我之后体魄美好,受人赞叹的时刻。抽烟会对我的肺乃至整个身体产生严重影响,我可以在抽完烟后吸一下恶心恐怖的烟味,让二者挂钩。

即,我们要学会去给自己的行为赋予意义。行为嘛,重复着重复着就成了习惯。

古今中国五千年,拢共就出现了两个半圣人,孔子一个,王阳明一个,曾国藩半个。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听听圣人之言。孔子说:我们要注意厚此薄彼,那些兼爱、全不爱的都是蠢蛋!老子说:孔子说得对!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学会挑选,并不是每个好习惯都需要我们去养成、每本好书我们都得读完、每句好话我们都得说!

挑选的准则就是:寻找那些伤害他人比伤害我们更重的事。这“伤害”咋一听不是个好词,但我举两个例子之后,你就会明白了:樊登的爸爸是个数学家,在他一工作完闲下来的时候,他会说:那我休息一下吧。然后就去做一会儿数学题,还是挑那种特别难搞的题。在一般人看来,这做数学题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他怎么能说做数学题是休息呢?

我之前在大学里,在宿舍学习或是打游戏累了(好吧,打游戏的情况居多),我会选择出去跑会儿步,我的室友都会惊讶:跑步这么累,怎么能是放松的一种方式呢?

但其实,做数学题和跑步在别人看来特别难,但对于某些人而言,却并不是什么特别有难度的事儿。

因此,如果你找到了你能区别于他人的事,你应该“厚此”――相对的花大力气去培养它以此区别于他人。而对于你不擅长的事,比如你一直是个“普通高考的本科生”(我一直这样调侃自己),有想要学习美术音乐的想法,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你自知你做这些事特别费力,也做不到像其他琴童那样一摸琴就是两个小时就是一个上午,那也可以“薄彼”一下,就是去培养这样的习惯,但不花太大的力气(可别小看这个培养的过程,量变引发质变!)

于是,生活出现了两部分习惯:“厚此”和“薄彼”,如果你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那阅读写作这个就是“厚此”的了,你可以在做完之后相应的做一些“薄彼”之事,比如:阅读累了,写作疲了,你可以换换脑子,去练习英语做做数学题。或是身体和大脑转化一下,出去跑跑步,做做瑜伽。

对于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从微习惯开始,因为那些大的目标实在是遥不可及,也很难得到反馈。这里提一下,为什么坏习惯往往比好习惯更容易形成呢?(ps :善于提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希望大家都可以养成。)

因为坏习惯往往是即时反馈,它是立刻就可以得到满足的,比如吃零食玩手机刷网页,零食一拿到手一出现在视线中,我们就很容易完成它。(吃完后嘴里甜甜的,心里爽爽的,满足了!)

而对于减肥健身这样的好习惯,我们往往不是能立马见到成效的,不是你一努力一发疯,一天就能减20斤一天就能出八块腹肌,这成效往往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可以瞥见。

扯这么多,我们该怎么应用呢?(这又是一个好问题,我真是一个小机灵鬼)

你看啊,既然延迟满足延迟了,那我们就主动制造出一个即时满足就好了。比如健身跑步,我们在运动完之后允许自己看一会儿电视,和自己喜欢的人聊一会儿天(如果没有喜欢的人,嘿嘿,可以来找我呀,我来者不拒,老少皆宜!)

而且,研究显示,主动去培养一个习惯往往很难(有多少人立志要学好英语,头天兴致勃勃精力满满的打开英文词典背诵,结果一周后就没了动静,一年后英文词典还在A首字母徘徊 )

更好的做法是把新习惯嫁接在旧习惯之上。比如:你之前设立的:我要在午后进行冥想,你就可以改成:我在撕开咖啡包装纸后开始冥想一分钟。

再比如:你说:我要每天都跑步!你可以改成:我换上短裤后就出去跑步。

也就是说:用旧习惯来当作触发开关,开始你的新习惯!

新习惯的养成从微而始,最好是不费什么力气,顺手就可以把它做了的。书中有提到两分钟定则,它说:最好把习惯都控制在两分钟之内。如果你想养成阅读的习惯,一天读一本书太难了,也容易让你受挫。你不妨这样:每天睡觉之前(这是一个旧习惯),让自己读一页书(这很微笑啊),读完之后就开始上床睡觉。

书里还提到一点:环境对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一般看不进去书,因为周围人都不这样做,我们时常从众,不想与众不同。这样的思维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抗争导致分神。

从众,咋一听是个坏词,怎么运用呢?(这又是一个好问题,我真棒。)

你可以试着去改变环境,进入到更好的社区里去。想想看,一个社群里都是爱读书的人,你在里边儿呆着,也会想着应摸本书来看。

不过,上例举得有点高了,不落到实地――你若优秀,人家自然会吸纳你进去,你若是不行,要找要进都显得难!

那我们举个落到实地的,你看,如果你要养成健身的习惯,那你可以选择去健身房待五分钟,待五分钟肯定不累,待完就走嘛!但你每天都来待五分钟,之后慢慢加长到十五分钟甚至更长,你可以选择不运动,就在那呆着,看着别人练。渐渐的渐渐的,你会被这里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反正来都来了,还有点力气,运动一下!”

书中提到,对于这样的好习惯养成,健身房不要找太远的,最好就是上下班路上可以顺道去的。(这样将新习惯嫁接到之前上下班通勤的旧习惯里去,从微习惯起步,用环境来影响促使新习惯的形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