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琅琊寺,要走很长的一段山路,那山路叫做琅琊古道。
那条古道的两侧,是茂密的树林,这时节,树木才发新绿,淡而薄地刚刚将山林覆上。那绿色,远未老练,是翠翠青青的,也是蓬蓬勃勃的。六一先生在他的《醉翁亭记》中,说山中的“四时”时,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似乎有些贴切这山林,似乎又不像是。
一路上我就在想,六一先生来到这琅琊山,并留下这篇千古佳作的季节,又会是山中的哪一时呢?
单看这“四时”之句,前两句写得生动,后两句写得泛泛,确应像是春夏之时游山后的心得。而让滁人能有往来不绝之游、太守能有觥筹交错之乐的时令,似也应在春夏之交更适宜些。如此来看,六一先生所见的琅琊山,就要比我眼中所见的琅琊山,更加的“阴翳”了。
所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其实我们也能从那篇《醉翁亭记》中,读出六一的一份欢喜,或许那份欢喜,就是六一先生写给那片春山的。
尽管我去琅琊的时节,要比六一先生早一些,但依旧能从满山的春色中,寻到六一先生游山时的那份欢喜。如此一路走来,穿过题有“蔚然深秀”的石门,就到了深秀湖。
覆着新绿,山形缓斜的琅琊山在这里三面相围,深秀湖便是它捧着的,哪舍得放下的碧玉盘。琅琊人,不枉费这块美玉,精雕细琢过后,便有了一座九曲的桥,一座湖心的亭,有了于湖畔顾盼流连的水榭与楼阁。那玉盘呢?也不枉费琅琊人的用心,将云影、山影、树影什锦着盛下,用满池的柔波搅碎,用沉静的时光冷藏,再点上几滴空山的鸟鸣,调上一缕野芳的幽香,一盘包含“山林之乐”的风景沙拉就做好了,端到了你的面前。
就便叫它深秀吧,不知能否合上你的口味?
我想,在那湖心的小亭里闲坐一日,定能领略到六一笔下“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的“晦明变化”了。只我不能如太守 “朝而往、暮而归”,可以细细把玩“山间之朝暮”,我只是过客,满眼的风光未必参透,就又要匆匆上路了。
琅琊寺,就藏在琅琊古道上,“望之蔚然而深秀”的密林里,随着密林被古道慢慢地剥离,它便也半推半就地露出了真容。三洞的山门踞在高高的石阶上,当中的门额上,高悬着“琅琊古寺”的牌匾。只清水墙上迭砌的青砖,不无尴尬地逗露着,古寺的新。
琅琊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唐代宗曾赐名宝应寺。宋代几经扩建,宋太宗更赐匾“开化禅寺”,琅琊寺遂成为东南名刹。然而兵燹战乱也是名刹难以逃过的劫,宋代的开化寺便毁于元末的战火。其后明代洪武年间的僧人做了恢复,又在清代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如今的禅寺,多是在清光绪年间重建的,更有部分建筑,就出自现代工匠之手,称之为“古”却有些勉为其难的。不过,估计是预见到了,我这样游客的挑剔,寺中大门上早准备好了的一幅楹联:
古寺犹存明季石,
山门尚有建康砖。
呵呵,什么叫做传承衣钵,重要的是在于衣钵,还是传承呢?我们看得到的,只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我们看不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或许一个寺,就生存在一种传递着的精神里。时间,是每一座有形建筑的毁灭之火,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们终将倒塌,成为废墟。时间,也是每一个无形精神的冶炼之火,经得住捶打的会百炼成钢,经不住捶打的会泯灭于历史的长河里。
而这一条条或至今传承,或早已消亡的精神纽带,不正是文化的意味所在吗?这一个个点滴文化汇集到一处,或许就该叫做,文明。
走过钟楼,走上浓荫掩映、高高的石阶,便到了天王殿。在天王们狰狞目光注视下穿过去,是一座清静的院落,院落的另一边,是依山建在更高处的大雄宝殿。殿前有檐廊,我卸下沉重的背包,疲惫的倚坐在廊下,静静地听着殿内的诵经之声,不时会有铜铂突然撞响,像是提醒这个世界的清净,并非永恒。
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桂树的清香,我知道现在还远没到桂花时节,那香气只是淡淡的,飘忽而来,又飘忽而去,似这天气里欲来还未到的烟雨。
那庭院中,有一个不大的水池,一座汉白玉的小石桥在池上跨过,三、四位男女游人站在桥上,专注地向池中投着硬币。而后无论成与败,高兴与失望,都化作浅淡窃窃的笑语,那是这份天国的沉静中,所掺杂的来自尘世的欢喜。
我坐在高处静静地注视着他们的游戏,而坐在比我更高地方的古佛,它是在听着殿内的诵读,还是在看着殿外的游戏呢?或许他也会在正襟危坐间,为看到简单真诚的袒露,而有了拈花一笑吧。
出了琅琊寺,再要爬上很长的一段山路,才会到达南天门。
这段山路,很费体力,因而爬上来的人不多。即便上到南天门的游人,也多已是汗流如雨,气喘吁吁了,因而我甚是怀疑,写《醉翁亭记》的那趟游山之旅中,六一先生是否会上到这里?
而过南天门再往上,便是琅琊山的主峰——花峰的极顶了,当然即便这里的海拔高度,也不过是三百来米。
花峰上有三层的会景阁,登上去,茫茫无尽的琅琊风光,尽展眼前。只登上琅琊之巅时,正是山雨欲来之时,远处的青山翠岭,尽被云雾遮绕了。据说,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这里可以放眼望到长江和南京的钟山,只我今天是无缘这壮丽的景色了。
游过了山上的紫霞宫后,“盼”了一天的山雨终于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起先不觉是雨,只听得头上一阵阵鼓点般细碎的乱响,仰面瞧时,才有穿过密叶的雨丝悄无声息地溅落在脸上,带着林间清爽的气息,冰冰凉凉而又湿湿滑滑地,沁人心脾。
小雨紧了我的归程,我混在一队春游的学生中匆匆忙忙地下了山。林间的小路,曲曲折折,前方不远的游人,就已经被密林遮掩了踪迹。鱼贯而行的学生们,“前者呼,后者应”,不时会溅起一片笑声,在空寂的山林中回响。
蒙蒙的细雨......湿滑的石板路......清醇的欢笑......苍翠的山林,一切在将告别琅琊时,定格成最可人心的一幕。
《醉翁亭记》中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装着一个太守吧,而“太守之乐”也便是每人心中自得的一份欢乐吧?
而“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北京朝阳群众,云行笔记也。
『云 . 游』醉翁亭记① 醉翁之意
《金陵随笔》推荐阅读:
【文字之光】金陵随笔② 燕子矶乱记
『云 . 游』金陵随笔⑨ 瞻园旧梦
『云 . 游』金陵随笔⑽ 两个王的命运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