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之谈

A股也许就是基于基本面的趋势投机

股票涨了以后有更多人信,更多的资金进来,这个认知与事实的反馈过程得到强化,就会推动泡沫的兴起

另外一种解释是资金充裕性的差异。2007年流动性充足,所以指数推得非常高,2011年流动性没有那么过剩,所以只把中小板推上来了,主板推不起来。就好比一条干涸的河道,一般的溪流只让小木船漂起来了,大轮船漂不起来,除非发了大水,而2011年水不够大。但201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创出新高,远高于2007年的高点。房地产市场市值在百万亿量级以上,而直到现在整个股票市场的市值不到60万亿,从房地产市场来观察,流动性似乎并不少。

2009-2011年中国房价大范围地上涨,而我们刚刚目睹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和次贷危机的破坏性。当大家普遍认识到泡沫风险的时候,市场也就不断地price in这个风险,结果就是房价涨得越高,蓝筹股的估值被压得越低。这个结论如果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预判,房价泡沫见顶的时候,就是蓝筹估值见底的时候。这基本地解释了过去一年蓝筹股的上涨,因为2013年底以后,房地产去泡沫的过程开始得到确认,同时地方债务风险开始得到控制。

那么下一阶段对蓝筹股市场来讲,刺激市场持续上涨的催化剂会是什么?再讨论房地产或许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虽然目前国企改革和流动性宽松继续维持着市场的乐观情绪,但我认为最可能的催化剂是,企业盈利在什么时候,出现比较全面的恢复。这会对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历史上促成A股牛熊转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的放松和收紧。很多牛市的顶部,都是因为通货膨胀超过6%和严厉的货币紧缩导致的。在我们把股票理解为筹码之后,筹码涨不涨就是资金和筹码谁多的问题,钱多筹码少就涨,钱少筹码多就跌。这样我们很容易知道,为什么A股对货币紧缩如此敏感,因为货币紧缩把市场上的资金都收走了,筹码交换的游戏戛然而止。未来熊市什么时候到来?一个可靠的充分条件也许是CPI超过5%,大家可能需要离场休息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并且市场的下跌是不能轻易言底的。CPI现在是1.5%左右,我认为在今年年底之前,甚至明年上半年,可能不太会出现CPI趋势性的上升。



那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原因看起来是主板丧失了成长性,甚至一些公司从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转入到一个价值毁灭的过程,这需要估值体系的重建,需要估值的大幅度下降来补偿。

另外一个原因,我们认为是主板市场在吸收中国经济越来越大的房地产泡沫风险。房地产泡沫风险表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是银行有大量的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贷款,第二是银行有大量的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其抵押品很多都是土地,而土地的价格基本依赖于房地产泡沫的维持。

我们知道社会经济系统有一个内在的属性——均值回复。所谓均值回复是指系统存在一个稳态水平,当系统明显背离稳态水平时,它会有内在的倾向去向稳态水平调整,除非持续存在非常强的力量阻碍这一过程的发生

目前存在许多看空房地产市场的观点,其理由从供应过大、房价过高、企业资金链紧张到人口红利结束、城市化进程减缓等,这些看法都存在合理的基础和扎实的逻辑。

如果回溯到2012年上半年,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问题当时都存在,甚至比现在更加严重,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也确实非常低迷。然而,在这些理由并没有消失的情况下,为什么2012年下半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突然广泛回暖,量价齐升呢?

我们认为关键的原因是均值回复。市场关心和讨论的这些因素会降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销售增速,但当短期内市场销售严重低于这一长期增速时,仍然会出现均值回复。

       2012年上半年市场销售为什么会严重低于长期销售增速?我们认为一是2011年货币政策的严厉紧缩,二是2011年末经济增速大幅下降,三是经济下滑和货币紧缩带来的市场恐慌。这些短期因素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显著的抑制。

2012年下半年以后,随着这些抑制因素逐步消失或基本稳定下来,房地产市场开始了均值回复。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在2012年底看多房地产市场的理由:因为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均值回复的过程。同样在2012年底我们就可以断言2014年房地产销售会再次下降,因为均值回复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长期维持的。

如果2012年房地产市场受到了过度的抑制,2013年抑制因素消失后市场均值回复,到2014年市场又回落,那么把这几年的市场情况做一个平均,这个均值应该接近期间长期均衡水平。据此估计,过去的三年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长期均值水平接近8%,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的均值水平约为4%。这比2011年之前13%的商品房销售平均增速要低得多,已经反映了前述很多负面因素的影响。

我们把这一估算作为讨论的基准。进一步观察2002年以来市场的长期趋势,可以看到销售面积增速的中枢水平是不断下移的。这种下滑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产品从无到有,都会经历爆炸式的增长,然后逐步回归平静的过程,表现为其市场渗透率的S型曲线。

就目前的情况看,即使以相对保守的估计为基础,现在房地产的销售增速可能也是显著偏低的,部分的原因在于银行年初收紧了信贷条件,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抑制性影响。

这也意味着随着银行信贷政策的逐步修正,房地产销售可能再次出现均值回复的倾向,以历史模式为基础看,这也许会出现在2014年第四季度。

就全国范围而言,房地产市场去泡沫、去库存的过程已经开始,并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加快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局部地区的市场崩塌和债务违约应该是难以避免的。

这种变化还将迫使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活动长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其中新开工面积也许接近零增长。这将给地方财政收入、相关产业链条上企业的需求和投资活动带来严重影响。

考虑到收入增长和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干预能力,在出口和相关投资活动能够带动经济如期恢复的情况下,一场全局性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和债务危机的风险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尽管房地产市场长期前景欠佳,但从短期来看,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和投资活动似乎仍然受到了过度的抑制,这也许与年初银行信贷条件的收紧有一些关联。以历史模式为基础来判断,2014年4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由均值回复驱动的反弹和回升,这种可能性是值得认真注意的。



2014年牛市初期小结

近期A股上涨可能主要来源于银行体系的主动信贷创造,经济预期的改善有贡献但也许相对次要。银行体系的主动信贷创造或许还能维持两三个月,但期待它超过六个月或持续一年似乎不是特别现实。

市场要进入真正有量级的牛市,需要像火箭发射人造卫星一样经过三次接力式助推,目前我们也许处在第一级助推过程中。

第二级助推需要经济出现较为明显的恢复迹象,例如工业、发电和PPI的趋势回升,或者商品房销售的好转。我们认为这一情况出现的概率偏大,但还需要等待数据的确认。

第三级助推需要私人部门投资的企稳回升,三中全会承诺的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显著进展。这可能仍有一些遥远,实现的时间和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潜在增速下降与调整的一般模式

除了以上日本和美国的例子,70年代初的法国和荷兰,80年代初的意大利和墨西哥,90年代中后期的东南亚国家,也都发生了经济增速中轴下移和经济增速的台阶式下降。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经济潜在增速下降时,经济调整的一般模式,可分为六个步骤:

1、经济潜在增速的趋势性放缓往往来自技术进步减缓、人口结构变动、自然资源耗竭/贬值、政治体制转变或领导人更迭等结构性因素。

2、站在潜在增速下降趋势的拐点或初期,从企业到政策制定者往往不能意识到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的真正原因,因此采取的应对政策通常是反周期政策,而非结构性政策,或结构性政策不占有主要位置。

3、这种背景下的反周期宏观政策会将经济增速暂时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同时导致金融资产泡沫或难以遏制的通货膨胀。具体是出现金融资产泡沫还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外部环境、制度环境和政策类型有关。

4、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速与潜在增速之间的裂口越来越大,经济在趋势之上运行的越久,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就会越严重。

5、在外生冲击或决策者主动收紧政策的背景下,经济增速出现台阶式下降。这往往伴随着经济或金融危机。

6、最终,在危机之后经济增速回归到潜在增速附近。

结论:中国经济的趋势与风险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可能正处于潜在增速下降的起点上,新的十年中经济增速的趋势不容乐观。

经济增速下降本身并不可怕。事实上,从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来看,高速增长时期的资本市场表现非常平淡;反而是在经济增速经过台阶式下降之后,资本市场会出现较长时期的繁荣。

风险在于调整过程往往伴随着宏观政策的剧烈摆动和经济或金融危机:反周期的政策使得经济表现与其潜在趋势之间的裂口渐行渐远,最终导致难以忍受的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随后的政策紧缩会相应的导致经济的衰退或资产泡沫的破裂,其表现通常是一场危机。





2015年的牛市,就是一场反周期的政策行为。下面三点造成了这种影响:

1.政策货币的释放。

2.经济L型下滑。出现一定回暖。宏观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速与潜在增速之间的裂口越来越大。

3.私人民间资金杠杠的发起。

2017年的蓝筹牛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A股打新政策。一周IPO达到上十家。而打新的规则,必须持有一定的仓位,才有一定资格申购。申购的新股平均都有3万左右的利润。这样形成了一个持有蓝筹股,保持稳定性去申购新股。

2.IPO的持续上市,导致中小盘股的性价比过低,流动性偏低。抱团取暖,基金公司大幅持有蓝筹,形成一种合力。导致后期基金发行异常火爆,继续点燃了蓝筹的热度。

3.蓝筹的业绩增幅较大。白酒,电器,房地产,银行。

综上:基金资金+申购IPO资金形成了合力导致了这一轮蓝筹的上涨。

2018年上半年的单边下跌市场:

1.货币紧缩,去杠杆导致市场流动性趋紧。整个大河的水被抽了一半。不跌才怪。

2.17年蓝筹上涨疯狂,出来混总要还的。均值回复。

3.CDR发行,独角兽上市。新股不停发。

但是在股市有一个永恒的规律,连续涨停的股,或者板块883900一直单边上涨。股票的上涨需要资金的堆积,股票涨了以后有更多人相信,更多的资金进来,这个认知与事实的反馈过程得到强化,就会推动泡沫的兴起。从短期的妖股,换手,天量,热点的刺激。都是如此。比如雄安那一次,整个板块,连续一字涨停,到情绪到顶点,调整连续跌停,换手开始涨停。有的是空中加油,有的是龙抬头。所有的一切需要热点的关注,资金的堆砌,才能成就一只妖股。

简而言之,不管是长线还是短线,都是情绪资金的切入,认知与事实的不断反馈强化。只不过长线是情绪慢慢延伸,比如17年蓝筹牛市。短线是一个加速情绪板。人心的追击。归根结底,看懂人心,看懂市场的情绪,找准资金进入的G点,全线出击。





中国房地产供求失衡程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严重,大城市房地产和A股市场都值得超配。没那么多钱肯定先买房,钱足够多(2017年9月初)可配置全球股市。

现在房地产上升比较快的城市大概有15个,已经出台严格的限购措施,如果要配置这些城市的房产,可能得先做好准备离婚。(均值回复。所谓均值回复是指系统存在一个稳态水平,当系统明显背离稳态水平时,它会有内在的倾向去向稳态水平调整,除非持续存在非常强的力量阻碍这一过程的发生。)下一轮的均值回复也将出现。

整个CPI在涨,GDP保持在7以下,物价在涨,货币在贬值,如果16年是一轮暴涨,经过三到四年的均值修复。那么和几年之前的大涨相比,就是一个可预见范围之内的涨幅。也就是在以下几个条件并发之下,房地产城市化就会重新起来。

1.货币利率支持。降息,首付比例,是否限购等人为因素的减缓。

2.居民经济的发展规模,中国经济GDP是否还能继续维持上涨,如果经济跟不上,单纯的放水也只是稀释货币而已。

3.城市的规模,土地的供需,人口的涌入,基础设施,就业环境,产业支柱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周期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