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世界更好的联结(一) ——读《社会心理学》

建立与世界更好的联结(一)

——读《社会心理学》

从5月11号到5月31号,整整20天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这本《社会心理学》。1092千字,485页(加上后面的参考文献就是504页了)。书够大,16开;够重,快1kg了吧;里面字小,知识信息也足够丰富,捧着阅读,感觉沉甸甸的。

来看看这本书的基本信息。作者:戴维·迈尔斯。密歇根霍普学院的心理学教授。这本书已经是第8版,20多年来是一直是很多高等院校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文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6年1月第1版,2019年3月第57次印刷。可见这本书销量之大。这本书的翻译工作由国内心理学领域的9位教授通力合作完成。

看到书名,也许你和我一样,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在中译版序言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彭凯平这样介绍: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我们如何创造和改变环境环境,又如何反过来塑造我们的性格,影响我们行为的科学。社会心理学更关注每个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下怎样思考感受和行动。

本书开篇,以单独的一章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随后的部分围绕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展开,共4编,各部分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编 探讨社会思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它可以评价我们的印象、直觉和解释的准确性。

第2编探讨社会影响。通过理解态度的文化因素和学习从众、说服以及群体影响的本质,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到作用在我们身上的微妙的社会力量。

第3编分析消极和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偏见到攻击,从吸引到互助。这一部分还将同时探讨冲突与和解的动力学。

第4编分析如何将我们在前面章节中学习到的概念,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社会生心理学的应用贯穿于全书的各个章节,但主要集中在第14章第15章以及第16章。

每一章的结构布局很合理:每一章分成3~4节,每张以预览开头以概要结束,便于读者掌握各章节的结构及核心概念。

现在这本书虽然读完了,但是内容梳理才进行到一半。所以今天的读书笔记,就针对书的前半部分中比较有感触、对教育教学有启发的地方,发散一下思维。

1

在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里,作者提到一个现象:自我服务偏见。这个概念的大概意思是我们多数人都对自己感觉不错。成功时,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等外部因素。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作者引用了一句话: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总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塔尔玛德)

当我们成功时,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这叫虚假独特性效应。

自我服务偏见会夸大人们对自己群体的评价。

看到这里,不得不承认我身上也有自我服务偏见。教学中取得一点成绩,比如这次考试所教班级语文第一,就一个劲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辅导到位,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了时间,是点拨得当,是训练充分,是师生关系好……要是考试失利,会将原因归结到自身以外的因素:其他科老师挤学生时间学生学语文的时间少,按计划还没有到某地方偏偏考到了,语文课太少……

作者说,虚伪的谦逊其实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想法。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有虚伪的谦逊,认为自己确实在某些方面比周围人强,但是面对夸赞,还是要虚伪地表示谦虚一下。不过这几年,我是越来越谦卑了,因为能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只不过有些人的优点没有在教学上立刻显现罢了。

在这一章我学到了一个词:自我妨碍。设置障碍物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恰恰未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想起两天前一个同事的抱怨:个别学生有一点小问题就请假请假,而且总是在考试之前请假,请假一天的话就不参加考试了,严重影响了班级成绩。这位同事可以想一想他们的动机。其实他是在设置一种自我妨碍,来躲避即将到来的失败。

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呢?不埋怨,不批评,引导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心理,用进步来激励进步就好了。

2

在第4章“行为和态度”里,我遇见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登门槛现象:如果想让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

作者在这一章已经提出了观点:行为决定态度。那么“登门槛现象”就容易理解了。人们对你付出了,就与你建立了联系,愿意为你做出更多。

我想:学生的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后进生转化,都是完全可以借用这个效应的。今天早上听魏老师讲座说,很多心理咨询是没用的,意思是语言是苍白无力的,行动才可能解决问题。对后进生转化,苦口婆心的说理说服的效果,不如让他做一道题,或帮个小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获得成就感,成功是成功之母,他就会愿意直面困难,愿意接受更大的挑战。

3

第6章从众。

首先什么是从众?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和信念的改变。不仅仅是与他人一样的行动,而是指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从中表现为两种行为顺从和接纳,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真诚的内在的传统行为叫做接纳。

什么因素引起了服从?受害者的情感距离,权威的接近性与合法性,权威的机构性和不服从的同伴。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如果任务判断非常困难,或者参与者感到无力胜任,那么从众比率会大大增加。

如果群体有三个或更多个体组成,凝聚力高,意见一致和地位较高的话,那么从众的程度最高。

群体规模。一个规模较小的群体可以引起较大的效应。多个小群体的一致意见会使某个观点更可惜。

一致性。如果你能找到某个人和你立场一致的话,那么你为某件事站出来就容易的多。

凝聚力。一个群的凝聚力越强,对成员的影响就越大。在一个种族群体里,人们会感到一种共同的归属群体的沉重压力。

地位。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

公开的反应。人们必须面对他人做反应时,要比私下里回答问题会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

无事前承诺。个体一旦在工作面前做出承诺,就会坚持到底。

个体为什么会从众?

一个人可能屈服于群体,是因为:1.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规范影响)2.获得重要信息。(信息影响)

对社会形象的关注往往容易产生规范影响,而希望自己形式正确,则往往容易产生信息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规范。

与群体偏离太远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但我们也不想与其他人太一致,于是我们就会以那种坚持自己独特性和个性的方式行事,在群体中我们最可能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想,一不小心,我们便会产生从众的行为,特别是群体中有这样。

(实在是瞌睡得不知所云了明天补今天先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立与世界更好的联结(一) ——读《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