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治愈

你有没有利用业余的时间去逛你所在生活区周围的街道的经历?

很多人都有去千里之外旅行的经历,却不曾逛过你所在社区周围的街道。

我是有过逛生活区周围街道的经历的,甚至成为一种打发业余无聊时间的习惯。之所以养成这个习惯并认识到这是一笔财富时,是源于我阅读了张德芬老师的那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她让我学会发现生活之美。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在家庭所在地之外,包括北京、上海、西安、日照、泰安、合肥、阜阳、石家庄等有那么七八个城市生活过一年以上,所以有时间去逛生活社区周围的街道,有时候徒步,有时候单车。

她让我看到很多有趣的社区小店、不曾品味的生活细节、看到周围人的幸福瞬间,让自己忙碌侧面也有温情瞬间。

想不起什么时间学会“发现未知的自己”,却能够清晰的记得什么时间爱上阅读。

那是2003年的非典,我从旅行社的工作岗位上失业了,应聘到一家电子产品销售的岗位,入职了,却不能到岗;就在分公司总部所在地跟随老业务学习。

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巡店,千篇一律的关注导购卖货、学习产品知识与了解竞品信息。有大把自由的时间,于是每天就到卖场对面的图书大厦去看书。

由于没有接触过销售,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品牌logo、什么叫窜货,于是,那个时候对于“营销类”的知识如饥似渴。

那时候还不知道阅读也有方法,只是找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书籍来阅读;那个时候,很“功利”,就是学方法,还记录了厚厚的两大本学习笔记,甚至还用舍友组装的电脑转录为电子版,至今这些笔记仍然留存;但大脑中留存的记忆只有那个时候学到的“海尔的日事日清工作法”。

不知道阅读的方法,并不妨碍我知道通过阅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生很多时间会让我们有一种“没有方向”的无力感;你譬如说失恋、失业或者遭遇人生的重大变故。

多数人没有刻骨铭心的热恋,自然不会有悲痛欲绝的失恋,但一定会有离职或者失业的无奈。

人在职场,我有那么三四次离职的经历,每次离职前我都告诉自己:要给自己留1-3个月的休整时间,用于阅读与反思,给自己一个完整的恢复期。

当然,生活不尽如人意,最短的一次我的下个岗位只给了我三天的时间。

但这仍然不影响我通过阅读找寻生活与方向的自我成长策略,我在阅读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人到中年,阅读变得不再“功利”;方法与方向都不再重要。我更乐意把阅读看作一个成长的路径与人生的经历。

回顾我的阅读历程,从阅读《麦肯锡方法/意识/工具》到《高性能人士的7个习惯》再到《物种起源》,阅读变得越来越不功利。

从阅读人物传记到阅读国学,再到《数学之美》、《哲学起步》等通识读物,我们会发现阅读是一个终身成长的工具与习惯,是一个行为养成的过程。

慢慢的我们会发现“有用的书无用,无用的书更有用”。

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学过的那些方法论,什么营销的4P,什么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可能都忘了,或者说他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个思维框架。

我们只记得实现自我的进化是由“遗传+变异”构成的,我们更懂得每一次转型就是寻找我们的第二增长曲线。

我们会发现黄金切割点的理论原来那么的重要,甚至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摄影构图我们会应用到,甚至我们为什么喜欢喝52度的五粮液、53度的茅台,这原来他都是一个黄金切割点。

我们于是明白“有用的书无用,无用的书反倒更实用”。

于是我们开始关注一些哲学的书籍,史学的书籍,甚至数学、几何学、生物学、物理学、复杂科学、人文科学等等。

当阅读真的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还学会了“在忙碌的时间读闲书、在闲暇的时间读实书”的习惯。

忙碌时,读上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个人的朝圣》,甚至一本《解忧杂货店》都可以让浮躁的自己静下来。

闲暇的时间,我们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阅读《技术与文明》、《国富论》乃至《下沉的年代》,在这些书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痕迹,我们甚至可以看到现在社会的影子。

我们还会有时间去关注心理学、行为学,重要的是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教会我们去在阅读中构建我们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瑞·达利欧在他的《原则》中教会我们去构建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投资的行为准则,我们还在《毛泽东选集》中感受到了底层逻辑的味道。

当我们读《跑步治愈》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阅读又何尝不是一种“治愈”,所以有了这篇《阅读治愈》,也许有一天他可以集结成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