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断金刚:到底是遵循“空性”的思想,还是唯心主义的衍生品

最近,学习了由王镱静老师讲述的《能断金刚》课程,课程结束后,与同学进行了对“金刚智慧”相关的讨论,有同学运用发生过的事例进行了解释,然而,也有同学运用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当下社会进行了讨论,结果是:“有的同学认为:‘金刚智慧里的空性或者说种子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有同学认为:‘金刚智慧是从自己出发的,但是我们毕竟是普陀大众,所以,很多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致抱着两种态度去听,一种是‘唯心主义’的态度,一种是虔诚的态度,那么,究竟是‘唯心主义’还是‘空性’呢?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东西

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笔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我是第一次听,但也有很多同学是第二次甚至是第一百次听,故事的内容是:“当教室里有人,这时突然闯进一只小狗,那么,当这只小狗看到这只笔的时候,会是什么反应?会和人一样认为这支笔可以写字吗?不会的,在小狗的思想里,“笔”的概念是不存在的,只存在“骨头”的概念,那么,当教室里空无一人,这只笔是什么功能呢?答案是没有功能,它什么都不是,但是未来的可能性很大”

听到这里,最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未来的可能性”的是从哪里出发的,是从我们的意识出发的吗?还是有其他的出处?因为当我们把这支笔当成写作的工具时,有三种可能性:一种是我们被我们的意识所指导,一种:因为是我们发明了“笔”所以在下意识中,已经知道了这是笔而不是骨头,另一种是我们是“人”见过了骨头是什么样子,看过骨头的特征,所以,就不会在次把“笔”看成骨头,这三种都是有可能的,然而,在这三种情况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因素,那就是“意识”,认为在我们的意识里就已经认为这支笔是工具而不是骨头。

后来,老师在讲到“当所有人都出教室后”这种情况中,提到了“空性”这个概念,何为“空性”?这是一个的词语,就是说闻思空性,闻思空性的意义是:“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而且认为将空性看做“虚无缥缈的,不想不会有的,黑暗的”是三大禁忌,然而,令我想不通的是,在笔的故事中,讲到了“当一只笔放在你的面前,如何将笔变成钻石”,当时的解释是:“在你的意识中植入上‘是钻石’的种子”,这样就能将笔变成钻石,但是这是否与前面的相冲突呢?因为笔本身不是钻石,因为你的意识将笔想成钻石,这是否与三大禁忌相冲突呢?

所以,综上所述,什么是“种子”?现在看来,就是一种意识,将一件事情通过想象幻化成另一种事物的意识,在上一篇文章说到了“种子”的定义,大概的意思是:“‘种子’的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我们想象出来的东西”,现在在重新看上面的三种情况,就简单了“为什么我们把笔当成工具,而小狗把笔当成骨头”,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有‘笔’的概念,而在小狗的意识里只有‘骨头’的概念

[if !supportLists]二,[endif]通过我们的意识看世界

听完这两天的课程,自己在反思‘种子’的问题,因为在上课的整个过程,自己一直抱着“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在听课,课后也从网上查过,“金刚智慧”是否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在《知乎》app上是这么说的:“在《金刚经》中有一句话说过:“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这个心因缘所生,有生气的因缘才会生气,有快乐因缘才能快乐,所以性空”,但是这个“因缘”是客观存在的吗还是我们的意识中泛生出来的,在我看来,我更加的支持后者,对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很多人都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这里的“唯”就是唯一的意思,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就像佛学里面既有根据现实的解说,也有根据意识的解说,所以,这里的“唯”指的是主次的意思,比如唯心主义,就是将意识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将物质放在第二位。

根据上面的解释来看,在我看来“能断金刚”趋向于唯心主义,原因有三点:

[if !supportLists]1. [endif]唯心主义将意识放在首位,那么,对于“笔的故事”而言,运用人们的意识来判断事物,的具体走向或者可能性,就像在上面讲的一样“如何将笔变为钻石,在客观的前提下,笔就是笔,钻石就是钻石,形状,属性等均不一样,这一点我们要实事求是,但是当我们把意识植入到脑中的时候,笔就是钻石,因为它是通过我们脑海中所想的事物臆想出来的,所以,笔可以变钻石,然而,当这种意识不在以后,笔还是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习惯成为“大梦想家”的原因,他们习惯性的将自己想象在一个豪华的宫殿里等等,可醒来以后,依然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if !supportLists]2. [endif]运用意识来看世界,在上课期间,当有的同学提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时候,老师会说一切是由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外在的,那这就像极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比如说当一个父亲有酒瘾的时候,那么,不要想为什么是父亲有酒瘾,而要想是不是自己哪个方面有瘾所导致的呢?但是很多情况是这样的,自己并没有在某一方面有瘾,但是别人就是有酒瘾,这一点我们依然有实事求是的讲,如果这一点可以解释的话,那么,孩子上网有网瘾,是因为他的父母有瘾而造成的,还是因为这个孩子突然喜欢上了一款爱不释手的游戏?

[if !supportLists]3. [endif]“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观念真的谁的适合吗?在生活中,包括在职场上,见到过很多人,在不断努力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的精力和财富比不上刚刚上班的人呢(条件是在没有任何副业的支撑下)是自己还不够努力还是资质不如别人好呢?在我看来因为有的人学习能力强很快就能学到知识,这让我想起来在高中时的一位同学,在上课背题的时候,别人在那可劲的背,但是他呢,看小说,睡觉等,可最后的成绩全班第二名,而且不止一次,所以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在一次问题的时候,他就说我一般学习这些知识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根据现实事求是的去做,并且每次做题会考虑到现实是什么样子的

综上所述,这是我对“能断金刚”的认知,认为他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们不能说这种观点不对,而去猜疑这种观点,而是需要抱着虔诚的心态,去耐心的倾听,有句话讲的好:“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维护你说话的权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断金刚:到底是遵循“空性”的思想,还是唯心主义的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