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后感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有名的医学博士,开创了意义疗法。读完还是很震撼的,至少,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当前的生活。
  书中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作者在纳粹集中营中一段真实的悲惨经历,同时也是非常幸运的活着的一员。
  弗兰克尔的一生很传奇,16岁就已经在有名的国际精神分析期刊上刊登自己的专业文章,38岁的时候,专业领域已经非常厉害,也是在那一年,进入了存活率非常低(只有1/28的存活率)纳粹集中营,经历了书中的悲惨生活。
  后来67岁时,弗兰克尔考飞机驾照轰动一时;80岁时,登阿尔卑斯山,又轰动一时。他用自己的一生印证了尼采的一句话,“打不垮我的,将使我更加坚强”。
  书中,阐述了在纳粹集中营中,也就是死亡工厂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收容阶段,惶恐、惊恐。会主要选择健壮的人留下来,第一天就目睹了一千多人被送到焚烧室烧死了。
  第二个阶段,适应阶段,冷漠、麻木。这期间,目睹过很多死去的人,自己也是与死神一次次擦边,最后变动麻木、冷漠,躺下来的时候,最大的感慨是,真好,又多活了一天。
  第三个阶段,释放/解放阶段,初期人格解体,感觉这不是真实的,幸存者容易道德出轨。例如出来的路上,路过庄稼地,会有人穿过绿油油的庄稼地,弗兰克尔阻止他这种行为,他就边走边喊,我家人都死了,为什么不能踩几根庄稼呢;还有的幸存者说,如果他走到家,手上没有沾满血,他就打算把手砍下来。
  其实活下来的人,才会有更多的煎熬,才会更需要治疗。也正是因为释放后看到幸存者的表现,作者弗兰克尔才决定写这本书,创办了意义疗法。心理安慰和治疗,意义疗法的重要原因也是如此。
  这本书,可以帮助精神崩溃的人,找到活下去的意义,每个阶段,可能都不太一样。能够成为你的精神动力,而不是混日子。

思考

  人的每个生命阶段,对活着的意义,或者是目标是不同的。例如高中阶段,我们的目标是考一所好的大学。上了大学,我们的目标变成了找一份好的工作。工作后我们的目标是,有好的职业发展,赚更多的钱,娶妻生子等等。
  人总有能力,将苦难转化为成就,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人即便处在三重悲剧中(痛苦、内疚、死亡),也能保持很乐观。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和自己对话,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找到自己的生命目标,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我们的生活以及不如意。
  当你没精打采或者感觉活着没劲的时候,那就是你没找到为什么活着,以及你活着的意义,活着的目标。于此相对的,我们想想,就是一些绝症的患者,生存毅力非常坚强,他们渴望活着,找到活着的意义,他们会努力的用有限的时间,与家人、朋友,珍惜的过着每一天。
  我觉得每个人带着责任去生活,会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活着的意义,或是活着的目标。例如有个心情低落的老人找到弗兰克尔,阐述自己爱自己老婆,但她去世了,他非常伤心,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弗兰克尔问他,如果是你先去世,你老婆会怎么样,他说可能和他现在的状态差不多,弗兰克尔告诉他,你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你其实正在替你爱人承受这种痛苦,这个老人听了以后,瞬间觉得这种痛苦,他可以承受了,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就是提他爱人承受痛苦。但整体还是源于他对爱人的爱的责任。
  人的首要责任是良知。生活中,我们对家庭负责任。工作中,我们对工作负责任。带着责任去思考,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我相信你会找到你的生活意义或是生活目标。

最后的最后

  时刻告诉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别人夺不走的。带着责任去生活、去工作,相信自己一定会活出自己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