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你焦虑的原因不是学习的不多,而是缺乏向外成长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总是对某些事情感到焦虑,或者为学业焦虑、或者为工作焦虑。于是人们马不停蹄地到处报班,报课,企图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一年下来,花出去的学费成千上万,听过的课多到数不过来,但如果你问ta,你都学到什么啦?

ta可能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

有些人很喜欢读书,很多平台抓住大众想要读书却没时间的特点,研发了不少听书的app。于是,那些没时间看书的人,每天通过app读书,然后打卡,这就当读完一本书了。

可如果你问ta,你对哪本书印象最深呢?

可能ta又说不上来了。

认知驱动.png

这是为什么呢?

在《认知驱动》一书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书中提出了“向内成长”和“向外成长”的概念。

内向成长,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

外向成长,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编程等。

向内成长,可以理解为习惯的培养;向外成长,可以理解为技能的打造。而在知识付费浪潮里的人们,大部分是只注重向内成长,而忽略了向外成长。

这么说,是不是很明显了?学习、跑步、阅读,看起来是非常好的习惯。在外人看来,这实在是太努力了,每天跑十公里,学习打卡了两节课,又读了一本书,又一天的自我感动已达成get。

可是有关技能的输出却极少,如果大脑没有经过思考,把知识进行重组、输出,那么吸收的“知识”则很快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

像这样沉浸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中,不但对自己的成长毫无用处,还可能让你越来越焦虑。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积累”的知识看似很丰富,但却极少能真正为你所用。当你再次碰到一个新的领域时,就会发现,所学的东西根本无法让你应付这个新领域,可能你又会开始焦虑,然后接着报课学习。直到学习完又一个新课之后才发现,其实在过去所学的课里面,你早就听过类似的解题思路了。

想要摆脱这样的焦虑感,应该是输入与输出双管齐下。

如果你希望通过读书吸收养分,不妨先放下每日完成一本书的任务,认真地读完几个章节之后,思考书中所写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它可以如何为我所用?我又可以如何将内容讲述给他人听?经过一番思考和加工之后,才算真正地把书的内容“读”了进去。

如果你希望通过学习某个课程来解决某个疑惑,不妨在学习之前,先罗列几个希望通过课程解决的问题出来,带着问题在学习中寻找解题思路。再试着脱稿,重新回忆课程中的重点,再次还原出来。或者再自己列举几个相似的问题,看看是否能用课程中的解题思路进行解决?如此一来,才算真正地把课程的“精髓”为我所用。

与其沉浸在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中,不妨花点时间培养一个小小的技能吧。或许刚开始,我们输出的东西四不像,但经过日积月累,小小的技能将经过习惯的培养而大放异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驱动》:你焦虑的原因不是学习的不多,而是缺乏向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