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

(嗯,想找些事情做,所以有了读书分享的想法。第一次试着把对一本书思考总结出来,很粗陋,文字表达也很僵硬,刚开始写感觉是累,但感觉做下去就会有收获(写着写着就感觉每分每秒得思考都不一样,也有些乱)。分享出来的目的呢,就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想法,对这些书的认识,对一些事请的思考,文字表达的使用,这些。

啊,立个flag,每两周要发一篇这样的日志。做不到发红包,起码十块这种。也算逼着自己往前走(本来是个懒散的人)

欢迎大家指摘批评啊,无论是我粗浅的想法还是我僵硬的文字;也很希望和大家交流想法,一起进步。共勉

虚无的十字架 -- 东野圭吾

首先说说东野圭吾的书,之前读过白夜行,今又读虚无的十字架;写书的特色很明显,以悬疑的情节引出对某些问题的思考。感觉真的很赞,情节很吸引人,读末又有深思。

进入正题,谈谈对虚无的十字架的感受:

我觉得这本书,是在控诉日本的死刑制度。

文章以井口沙织和仁科史也开始,以二人结局作尾,中间铺出悬疑的情节,寻找真相的过程中慢慢引出其幼时经历,最终至真相大白。品读过程中,心绪全被吸引于中。

以爱美被杀案件开始,作案者最终被判处死刑,执行过程漫长无比,消息也被封锁;行凶者迟迟不能受到惩罚,爱美的父母中原道也、滨冈小夜子因此深陷痛苦之中。二人也因痛苦选择离婚。之后道也选择重新生活,小夜子却不甘心,踏上了斗争的道路,她要和死刑做个斗争,坚决反驳废除死刑,要犯罪者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但小夜子的不甘斗争却将她带入了死亡的深渊。

小夜子在做关于偷窃瘾的调查时,偶然得知了井口沙织与仁科史也杀害自己孩子的事实,眼里已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她,当即便要求纱织前去自首,自己也踏上去说服仁科史也自首的道路。此时的史也已经是一家医院的小儿科医生,照顾着曾经陷入绝路的花藤,救赎花藤,也救赎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他在以自己的方式对当年自己的所作所为赎罪。花藤的父亲一辈子犯下无数错事,却也被史也无偿照顾着。小夜子此时的到来,是要将史也一家逼上绝路,将他们逼上痛苦的深渊,小夜子的父亲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出手杀害了小夜子。道也及小夜子的父母再度陷入痛苦,开始努力寻求真相,想要凶手被施以死刑,告慰小夜子也告慰自己。(日本判处死刑的要求很高,一般杀害一人很难被判处死刑)

当真相被一层层揭开时,对刑罚的不同思考也在激烈碰撞着。

我归为两种,

一为小夜子派:犯下罪行的凶手必须得到惩治,就算凶手被判处死刑,被害人遗族所经受的痛苦和折磨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而且死刑对于遗族来讲并不能使他们获得救赎,死刑只是一个歇脚站,一个能使被害人及遗族得到少许宽慰的歇脚站。人死不能复生,他们的痛苦也不可能消除。但凶手必须得到惩治,为数不多的歇脚站不能再被剥夺。

二为花藤派:国家的刑罚制度很多时候都是治标不治本,凶手行凶关入监狱,十几年几十年的牢狱生活能否使他们忏悔很难说,而且出狱之后绝大多数犯人并没有继续生活的能力,这也导致很多犯人出狱后会再次犯罪。仁科史也的赎罪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忏悔,作为丈夫,拯救妻子和肚中的孩子;作为医生,拯救一个又一个小生命。每时每刻背负着忏悔的重担,用一生在赎罪。

小夜子派更多的是站在被害人及其遗族的角度上思考,而花藤派则更多的是站在凶手的角度上思考。她们都是对现实中刑罚制度的批驳。

再说说日本的死刑制度。在日本,很难判处死刑,一年中判处的死刑个数很多时候都是个位数。而且,凶手犯错就将其关入监狱,进行改造,而且就算判处死刑,其执行也遥遥无期,甚至会杳无音讯。很多被判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都会提前假释出狱。很多时候这都是国家的一种懒惰。因为根本无法保证犯人真正忏悔,也无法抚慰被害人遗族痛苦的心灵。甚至会有很多并未真正忏悔的犯人被提前假释出狱,当被害人遗族看着犯人逍遥法外,国家的正义犹如白纸时,内心的痛苦该有多深。

真正的刑罚应该是怎样的?他的目的是让凶手得到惩治,犯错者忏悔,被害人及遗族得到抚慰。行凶者经过漫长冗杂的程序得以判处罪行,后关入监狱告知大吉。这一切中,被害人遗族的痛苦有多少被消解?这样的程序是不是更多程度上是给大众的展示?其重心是不是偏离了为被害人伸张正义,消解痛苦的立场?

我觉得或许仁科史也的方式是正确的,但这样的人太少。

虚无的十字架,我想,一是指现实中的刑罚制度的无力,二是指精神上的十字架,悬挂在犯错者的心头之上,让他们痛苦忏悔。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就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虚无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