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7

生活处处皆学问

                      ——读《牛奶可乐经济学》有感

    为什么牛奶装在放盒子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在右边?为什么高速公路上的自动提款机都是司机使用,却也设有盲文?这是《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在封面上的宣传语,这种设置谜题的宣传方式,让我买下了这本书,并一读再读。

    本书的内容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通过这些事例和解释来加深读者对经济学的理解。作者弗兰克教授就是在用这种解答有趣问题的方式,给从来没有上过经济学课的我们讲经济学的故事。我带着好奇和问题去读这本书,却也因这本书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其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读和经济学有关的书,从小我就对学习数学很恐惧,高考数学的失利,更是成为我心中的一根刺,让我无论是大学选专业,还是考研报学校都是绕着数学走,更别提是更为高深的经济学,但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是怕什么,来什么。我在工作中想进步,就必须考国家经济师,看到那些“边际成本”“需求收入弹性”等概念,我的大脑真的是一片空白,那么枯燥的理论,那么多的公式和曲线,真心是打死我也记不住。而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从我每天都能看到,但从未问为什么的现象入手,让我对经济学变得兴趣盎然,而且读完之后有醍醐灌顶之感,成为了经济学的“粉丝”。在发现经济学的乐趣之后,我又找来了北京大学教授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甚至开始习读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学的海洋中徜徉。因为这本书,我彻底打消了“经济学”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碍,乐于去挑战我曾经最为惧怕的难题,生活的色彩中多了一抹属于经济学领域的绚丽。

    其二,要饱有对生活的好奇,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看惯了和习惯了,就如可乐是圆瓶子就是它本来的样子,而从来不去问它为什么是圆的?这些对周围事物的习惯,让我们不会对事物的存在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不会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发问和探究。但生活其实是很有趣,每一个现象背后,多问一句为什么,我们就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就能学习到一个新的概念;同一个问题再换一个切入的视角,就会得到一个新见解。就如牛奶用方盒子,是因为牛奶要在冷柜中冷藏,方形容器能够节省货架空间,而在开放式货柜上的可乐储存成本低廉就可以忽略这本分成本,而做成更易于用手握住的圆形。这个简单的小例子就为你引出了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成本。学习到这个概念之后,再遇到一家离我较远的超市在打折,我就会问自己去那家超市采购物品需要花费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是否划算。看,这就是生活的智慧,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有理论依据的,只是从前的我们没有将理论嵌入到生活当中而已,现在我们多了些好奇,多了些思考,多了些对经济学看似深奥的原理的掌握,那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了起来,而学会这种思辨思维的我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提高了,在工作中的决策也更加理性。

    现在,再回到我开篇提出的几个问题,这样的经济学案例,是否也同样吸引了你的注意与好奇?但我请你不要急于去书中寻找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他们并没有标准准确的答案,书中为我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方式与看问题的视角,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合理的解释。我们不是要成为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的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