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真实的成长世界~一片“孤独”

图片发自App

有一个网友问我:您这么爱读书,家庭的读书氛围一定很好吧?

但现实中,在我们这种小县城,由于文化环境的使然,认同并同行的,其实并不会很多。我一个曾做过单位领导的长辈还这样问过我:“读书有什么用?”跟我一个读初二的侄儿放学路上问我的一样。当然,一个有答案、一个有疑惑。

这种类似的长辈“问题”还有:“画画有什么用?音乐有什么用?......”。这种类似的疑问,会在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心里,一直存留到老。这种类似的答案就是:“人生没有意义。”

图片发自App

(现在这些年轻弟妹,有这些想法,无论是否调侃,我都以为已经不错了。起码他们在潜意识中,开始有人生的思考。)

我们这方人就在这种“土壤”中成长。

但这个世界的人文环境(“文化生态圈”)是各色多样、千差万异的;是有层次的,呈“金字塔”状。

早上看一本电子书 《好作家的秘密》/南方周末,主要是采访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的。书中谈到的评委阅读量、以及作家的积累与坚持引起我的关注。

茅盾文学奖是针对长篇小说的,四年一选,第九届在2015年。这次共有参评作品252篇, 是在这四年中出版发表的。

评委61人,要经过六轮投票,最终选出五部。

从5月6日评审接到通知,到7月30日是第一阶段~阅读。评奖办公室要求,评委要在这段时间按参选篇目逐一阅读,正式进组之前要把参选的252部作品读完——平均每天要看3部作品。

入围作品要求达到13万字以上,这意味着,每位评委平均每天的阅读量要达到40万字。假设一些重要作品评委们可能已经阅读过,打个对折,每位评委每天的阅读量也有20万字。

这两个月时间里,读书成了体力活。“重要的作品重看一遍。名气小的作品看得比较粗。”
一位评委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7月29日到8月16日为第二阶段~进组。评委们被集中在北京西山的某处校园。这段时间里,他们不能走远,每天主要做几件事:阅读、讨论,吃自助餐,业余活动主要是在附近散步、登山。与外部断绝一切联络。

投票共六轮,252部作品中选出80部之后,再逐步缩小至40部、30部、20部和10部,最后一轮从10部作品中选出最终的5部获奖作品。

再看看获奖情况。

六轮投票,五部作品获奖,按照得票数的多寡,获奖的包括: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以及苏童的《黄雀记》。

王蒙是第一次获奖,15年已81岁了。开始创作《这边风景》时,王蒙不到40岁,离开北京,到新疆寻找新生活。等这部尘封多年的小说修改出版,王蒙79岁。四十多年时光倏忽而过。获奖之后,王蒙引用了一句俄罗斯谚语:“好事不会觉得太晚。”

金宇澄写《繁花》也积淀了二十多年。他当过农民、泥瓦匠、马夫、工人,后来在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二十多年没写小说。在快退休时,才在网上将这么多年积累的素材,酝酿构思成《繁花》,一举成名。

......

真正的成长都是“孤独”的、“不食人间烟火”,精神上的;越是底层的文化,越是热闹,功利的“烟火”四处绽放,深入人心。

20180703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真实的成长世界~一片“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