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春雨,慢煮生活

01

清晨,还未睁开眼,却已听到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凝了一下神,才想起天气预报说今日有雨。

莫名有些小激动,赶紧起床,跑到洗手间打开窗,一股清新的风雨味夹杂着些许泥土味扑面而来,我贪心地猛吸了几口。

极目张望,面前一片淡淡蒙蒙,雨丝细得几乎看不见,落在地上却是噼里啪啦的声音,向我们宣告着它的光临。大地上的一切,都沐浴在雨中,路边的玉兰花樱花舒展枝头,一辆辆小轿车清洁光亮,连人们说话的声音都透着清脆湿润……

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此刻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我的脑海,怪不得蒋勋说过:“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跟经验。”

雨一直在下,真想就这么立在窗外静静地发个呆,可手头上很多的家务活却不允许我这么做。

到楼上,踩着家用梯,把窗帘一幅幅取下来,投到洗衣机里。按理说,今天不适宜洗东西,但我的时间刚刚好、心情刚刚好,干什么都是适宜的。

动的是手,静的是心。此时,心中的思绪如丝雨,柔柔地绽散开来,静静地沉淀下去……

02

最近,我喜欢翻看自己少时的日记,其中一篇是这么写雨的:

“下雨了,啊!我第一次看见这么长的闪电,颤抖抖地出现在天上,瞬间即逝。过了一会儿,雷又“轰隆轰隆”放炮似地响在天边。

我想象着,我觉得闪电和雷似乎是雨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可真多啊!他们爱孩子是那样深,可他们看到地上需要水时,就毫不犹豫地把孩子送下来了。

母亲——闪电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天上,是那样地依依不舍;父亲——雷爱孩子的方式则不一样,他用深沉的话语来叮嘱孩子为大地做出贡献。孩子——雨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想到自己将投身于大地的怀抱,想到自己将离开父母,他们又悲又喜地唱着为父母祝福的歌儿走了……

多伟大的父母之爱!”

现在再来看这段文字,也不由为那时节的我而骄傲,为那时节心的柔软,更为那时节爱的博大。

在我们成年人的眼里,雨滋润万物,她是大地的母亲,可在少时我的眼里,雨还是个爸妈疼爱的孩子。

雨是这样的,世间万物都是这样的啊!只要有爸妈在,我们或他们就是有人疼有人爱的孩子。

小时候,我亲眼看见这样一个画面:一只癞蛤蟆,竟然背着一只小癞蛤蟆,在雨中,一蹦一跳地远去了。我盯着看了很久,当时若有手机,会留下一个多么有爱的画面啊!

03

其实,并不是一直都喜欢雨的。

小时候,上学最怕遇到大雨天。

一个小小的孩子,撑着一把大而重的油纸伞,全然没有戴望舒笔下的《雨巷》那样悠长又寂寥的意境,有的只是在雨中摇摇晃晃的情景。

那时也没有雨靴穿,聪明的爸妈想出了个好主意,给我们穿的鞋子套上大塑料袋子,扎紧,这样就可以风雨无阻了。

上班后,也曾有一段时间不喜欢雨。

刚开始,是畏于上下班路上的艰难。这时油纸伞早已由轻巧的折叠伞代替,可大风一来,折叠伞就被吹得七扭八歪,严重的还被掀翻“骨折”,这个时候我必须要护着雨伞,而不是雨伞护着我。若是骑着车子,则身披雨衣,雨却寻着薄弱点,劈头盖脸地打过来,“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无处躲无处藏!

后来,家里买了车,雨在我眼里也慢慢恢复了动人的模样。但再后来,岗位变换,因为工作的性质,一到天下雨,我的神经就崩得紧紧的,和同事一遍遍地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唯恐漏过一个安全生产的隐患。那时,大雨在我眼里,又变成了猛兽一般的存在……

04

窗外的雨还在下。

此时,隔壁传来一阵练琴声,并不熟练的曲调,却让我的心里渐生喜悦。在琴声雨声里,时光越发静谧……

现在,所有紧张忙碌的日子都已经渐行渐远,我终于可以坐下来静享生活、静听雨声。

境由心生,雨随心移,如今,做一切事情都是那么安然,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在我眼里,都是一种存在,都是美的。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里这样写道:“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

初一想,这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场景,又一想,自己已经在这样的场景里了。

采撷春雨,慢煮生活,且这样,度余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采撷春雨,慢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