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溪散记

三板桥境内有禾水支流西安溪,溪源于境西南大塘岭,集各山坳间小流,汇入棠市村东塘冲水库,至此涓涓细流已成大水,继而合并正西田南小流,一路往东贯穿乡境在下炎陂出境。

东塘冲水库


乡境是为盆地,从《徐霞客游记》中可读到“路又溯西溪而上,三里人岩壁口(炎陂),南北两山甚隘,水出其间若门。二里渐扩,又五里为桥头,无桥而有市,永新之公馆在焉。〔分两道:〕一路直西向茶陵,一路渡溪西南向勒子树下(今荔市村)。于是〔从西南道,〕溪流渐微,七里,过塘石(棠市村),渐上陂陀。三里,登一冈,是为界头岭,湖广、江西分界处也。”乡境正东有高山石鼓山,319国道越山东北雷打石而来,西安溪从山偏东南流出下炎陂,此处两山相夹,宽不过数丈。乡境正西田南村与湖南交界,界山不过数十米,乃吴楚交界之地。正北靠高山,山名山峰寨,南望亦山,山名株岭坳,有铁矿,地富硒。

西安溪水流过万载千秋,它见识过不少仁人志士东来西往。石鼓山上至今可见繁体“凤”字石刻,字体张扬,如龙翔凤舞,相传该石刻为宋高宗年间岳飞讨伐曹成时所刻。做为吴楚交界之地,三板桥乡一直是个军事重镇。吴头田南村与楚尾秩堂乡晓塘村至今遗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也出土过不少青铜兵器。乡境村民大多是溯溪而上的将兵后人,境内桥头村李姓村民就是镇守关隘将领的后代。因此乡民民风平时有序,一旦若恼便不得了,盖得军人之本色吧。

千百年来,吴头楚尾乃兵家必争之地,乡民为求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便会在家烧香拜佛。因此境内村庄多有庙宇,最为出名的当属宋孝宗年间起建的田南界市城隍庙。

界市城隍庙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界市城隍庙就会传来阵阵锣鼓声。只见庙前空地架起枫林树材香塔,高丈余,直待三天法事完毕后正午时点火祈福。时过境迁,昔日吴楚相争之地,现成了周边江西、湖南百姓烧太平香的好地方。

西安溪畔三板桥是三角班之乡,三角班又叫人戏,是本土乡民自演自唱之戏。农闲时,礼堂里有时会传来乡民的呕哑之声,混着合锣鼓、二胡、梆子声,台上的演员轻歌曼舞,台下爱者如醉如痴。礼堂还是村民无农事时讲时闻,打野话的地方。礼堂也可以是茶馆,拿一块毫子能喝上一杯茶,再来一个毫子配上一碟小点心,可以美美地喝上几小时。和大家扯扯淡,有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般的恬淡。

这些年来,西安溪畔又有了新的变化,三板桥有了楹联文化之乡的称号。在清水中学与联合小学围墙上写满了一幅幅乡贤的对联,他们在联中描绘了三板桥的过去与未来。

西安溪水在岁月里静静地流淌着,她看过了西安溪畔过去的风云,又会见证西安溪畔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安溪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