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方永: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承载体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百度百科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这三家传统文化之思想,在中国合称为“三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历代儒客尊崇;而道家文化主张“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其实,这样的解释真的是“舍本求末”。

如果以“皮毛”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解释就是只讲“毛”而忽视了“皮”。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如果一位传统文化大师给你讲中国传统文化,从孔子、孟子讲到梁启超(1873~1929),章太炎(1869~1936),陈寅恪(1890~1969),钱穆(1895~1990),王国维(1877~1927),季羡林(1911~2009),梅贻琦(1889~1962),辜鸿铭(1857~1928),熊十力(1885~1968),吴宓(1894~1978),梁漱溟(1893~1988),冯友兰(1895~1990)……。那么,也许给你讲十年或者二、三十年,你也弄不明白。

光是一个《易经》,有的人穷其一生专门研究,也没有弄明白。

其实,要想弄清楚、讲明白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把“皮”弄清楚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讲明白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这三样东西,也就是“毛”所依附的“皮”:

祠堂、族谱、祖坟。

传统文化,以人为本。

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

有了人,才会有家。

有了家,才会有宗族。

有宗族,才会有国。

梁启超说:“凡国家皆起源于氏族”。

国就是由众多的家族组成,全世界均如此。

如果一位教授或者大师在会议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中国传统文化,这时一位学生提问:您能说出你的曾祖父的名字吗?

如果这位教授只和普通人一样只知道自己爷爷的名字,岂不贻笑大方?自己家族文化都没有研究好,还谈什么中国传统文化?

(一)祠堂

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古代儒家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它记录着家族的传统与辉煌,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之象征与标志。家族祠堂,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之延伸。宗族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宗法与家庭制度,是旧中国社会的基础。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家族祠堂,用以供奉祖先和进行议事。放眼中国,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家族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因此,一般在建筑群中是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的建筑,就是家族祠堂。

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杰出理学家朱熹作《家礼》,始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 — 1566年),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甚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的道德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也正因为如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族长,是本姓家族的尊长,往往也是有声望、有势力的人。族长权力极大,负责聚集家族,解决家族内的纠纷,举办家族内公共事宜和救济事业,施行家族法规等。祠堂一般有产业,也由族长掌握,收入用于祭祖办会和救济等。

祠堂有五大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文明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四是陈列书画,阅读书报,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喝茶聊天休闲,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收藏陈列旧宗谱、旧碑记、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是新旧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族谱

什么是族谱?百度词条并没有给出专门的解释,而是把家谱、族谱、宗谱混为一谈。其实家谱、族谱与宗谱是不同的。见我今年四月份的文章《宗谱、族谱和家谱的区别》。但是因为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能见到的都是族谱,就主要谈谈族谱。

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族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据研究表明,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族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族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

族谱体现了宗法与人伦这一维系家庭、家族关系的本质功能,同时它也具有维系社会、法律、道德、传统的深厚内涵。这也是血缘的延续,是根脉的连接。不管你是何氏何姓,不管你的家族大小,都要以炎黄传承为依归,以中华民族是我们的共同家园而荣耀。历历族谱,记载着炎黄子孙的春秋,体现着最基本的道德传统,凝聚着厚重的民族向心力。

族谱,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族谱的出现,本身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赋予了一层新的内涵。众多家族供奉列祖列宗的虔诚心灵,催生了祖厝、宗祠、家庙、神龛等的建筑辉煌和地域特色。随着祭祖礼俗与儒、佛、道教的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祭祖规制、原则和程式。去除某些不合理的成分,实为中华民俗文化之大成。历历族谱,包含着华夏山河的人杰地灵,渗透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族谱,连接着海内外人民的血缘亲情。海内外同胞的根在大陆。海内外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谱同牒。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海内外的民族亲情,挡不住海内外族谱的接续传承。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历历族谱,连接着海内外人民的血脉,沟通着海内外人民的亲情,凝聚着海内外人民的民族精神。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百家姓氏同为炎黄子孙的涓涓血脉。站在老祖宗的面前,庄严、肃穆、虔诚而崇敬的历史感,将会促使人们铭记家训志,回归民族魂。

族谱清晰的记载了我们的基因是怎么样在战火纷飞,兵荒马乱,朝代更迭期间如何延续到今天,未曾间断的。

(三)祖坟

古时称墓之封土成丘者为坟,平者为墓;对称有别,合称相通。通称“坟墓”,尊称“祖坟”。

《周礼·地官·大司徒》:“安万民,一曰媺宫室,二曰族坟墓。”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

《南史·虞寄传》:“且兵革已后,人皆厌乱,其孰能弃坟墓,捐妻子,出万死不顾之计,从将军於白刃之间乎?”《隋书·天文志中》:“虚南二星曰哭,哭东二星曰泣,泣、哭皆近坟墓。”

祖坟就是根,是基于个人身世渊源的连接,是融于大自然的祖宗遗骸并以此为坐标的历史标注,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是风水智慧的集大成处。

古人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古人对先祖坟茔的风水选择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甚至很多家族为此大动干戈,为的就是赢得后世发展的先决条件。

坟茔,是家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分支墓地分布等,在家谱中又称坟墓、坟山、庐墓、祖茔等。祖茔是指自己这一姓的始祖埋葬的坟地,或者移居一个地方后自己的祖先在这里新立的茔地都可以称作祖茔。

根据“尊祖、敬宗”的宗旨与需要,坟茔在家谱中居重要地位。家谱中的坟茔由图与文两部分组成,以图为主,文释图意,图文并茂。

在家谱中对坟墓“图与记祥之”,便于后人“视谱知图,视图知墓”,“俾开卷而益生孝敬之思”,从而对坟墓“护藩篱,培薪木,慎祭扫,防侵损”,从而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的目的。

中国人与西方的宗教神崇拜有本支区别,我们讲究木本水源的家文化,木发于根,茂极而落,必达其根。而亲人殁故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在故地选坟茔,这保证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荣光耀祖,中国人的勤劳闻名于世,这种骨子里与身俱来的优秀品质就是每个中国人想通过个人奋斗达到成功,以告慰先祖的养育之恩。

家族凝聚,每逢清明节,许多家族共聚一堂,只为祭祀先祖而来,族人们互相交流,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发展。

道德提升,我们中国人的家谱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坟茔图。每个先祖的绘像后必列赞语,内容都是人生处世的道德鉴语。这也潜移默化的为后代提供了看得见摸的着的道德楷模。

祖坟就是皇天后土,神圣不可侵犯,护我河山,守我寸土,就是护我祖祖辈辈的先存家园。就算是皇帝老子,也要三跪九叩。走进祠堂,缅怀祖训;跪拜祖坟,牢记祖德;传承族谱,不忘长幼。

祠堂、族谱、祖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先从祠堂、族谱、祖坟三件事开始,一切就会豁然开朗,顺理成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齐方永: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物承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