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正面管教》读书笔记

      有一天外婆接孩子回家,我下班回家后发现孩子书包里有一个新的奇趣蛋巧克力玩具,外婆说她没有给孩子买,不过他们刚刚回来时去过一个商店买了其他东西。

      孩子表现得非常紧张,我知道大事不妙,怒火在内心开始燃烧了,但是还好,我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之前对孩子买那样的玩具的态度造成的,如果这个时候我再生气只会产生一个后果——孩子害怕以致于我们无法解决问题。

      我深深地呼吸并吐出一口气,然后按照四步骤来试图去赢得孩子。我把自己的身体尽量降下来与孩子平行,用手抚摸孩子的脑袋,用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Rax,请不要担心,爸爸只是想知道,你的这个奇趣蛋是不是还没有付钱?”

      孩子说:“是的,爸爸。”还没有等我说,他忍不住补充道:“因为我怕爸爸会说我又买这种玩具,如果让外婆给我买了,你们肯定会知道,所以我就在商店拿了一个。”

      我说:“但是你没有钱怎么拿得走呢?”

      孩子说:“我直接拿了放到书包里了,商店没有人管,所以我拿走了。”

      我没有直接指出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多么严重多么错误,更没有说出“偷”这样的敏感词。

      我觉得心里很难受,我知道是我过去的严厉造成了今天这样的事情。

      我对孩子说:“之前你买这个玩具我经常责备你,是不是让你感觉爸爸不准你买这种玩具?”

      他说:“是的。”

      我说:“很抱歉,我让你有这种感受。爸爸并不是反对你买这种玩具,我只是怕买这种玩具会比较浪费你的钱,所以我建议你用你的钱买更好的,对你更有用一点的。当然如果你确实需要,你也可以买下来。如果你暂时没有钱,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外婆借。总而言之,你买下它,你得付钱,否则,人家店主可不是白白就失去这个奇趣蛋了吗?你想想,如果你自己地东西,白白地被别人拿走了,你是不是会非常着急和气愤啊?”

      他说:“是的。那现在怎么办呢?怎么给他呢?”

      我说:“爸爸现在陪你商店,你去把钱付给店主好吗?”

      他说:“好吧!”

      最后我和孩子一起去把钱补给了商店,回来的路上我对孩子说:“你有没有发觉你在付钱之后,心里要舒服多了,玩起这个玩具来也是很放心的。而你刚刚没有付钱之前拿回来玩,是不是一直感觉很担心?”

      他说:“是的,我以后不会再做这种蠢事了。”

      我说:“爸爸也认为你不会做了。你如果以后有什么问题,尽管给爸爸说,我也许能帮到你。”


      我们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通常考虑的是怎么去惩罚责备、指挥控制或者故意羞辱刺痛他们。

      惩罚责备是最常见的,这似乎是我们作为家长的一个正常反应一样,我们坚信这样做的效果立竿见影。都不用谈问题解决,在孩子那里看到的只会是反叛或者讨好,因为他们的正常反应会是不想受到惩罚责备,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来回应我们的这种专制手段,而不是去解决问题上。

      指挥控制指的是代为解决问题,不用孩子去操心,直接给孩子说每一步怎么做就是了,孩子不用思考,他们永远都有更厉害的我们这些家长或者老师在身边帮忙。这样做,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孩子根本没有得到成长,孩子在中间没有自己的角色,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只能一辈子帮他们解决问题了。

      故意羞辱刺痛是我们对正面管教孩子的错误理解而采取的方法。我们家长或者老师总认为,孩子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些苦头,就得不到教训,不会意识到“逻辑后果”。这相当于在“逻辑后果”上附加了羞辱刺痛。这样做,是可以激发孩子做得更好,但是自我价值却受到了极大损伤,对自信心的打击不言而喻,孩子之后会害怕得到这样的“逻辑后果”而小心翼翼不敢冒险行动。

      以上这些方式只是我们家长或者老师“赢了”孩子而已,孩子成为了失败者。


      那么,怎么样才能引导孩子从遭遇犯错或挫折转到去解决问题呢?(营造一个从中学习的环境)

      “赢得”孩子是关键。

      如果要让孩子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就需要“赢得”孩子。

      什么是赢得孩子?

      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即和善而坚定)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大人要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来“赢得”孩子的合作。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


      下面四个步骤是赢得孩子合作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驟,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如果我之前没有学习正面管教,估计我是很难抑制住内心的情绪,如果不能控制自己,那孩子只会感受到对这件事情的指责和恐惧。我不可能运用那些步骤去赢得孩子,让他愿意听取我的观点,然后去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正面管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