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七月七日,北京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在抗战爆发后一年多时间内,日军虽未对广东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但是却利用其优势空军对广东城乡实施狂轰滥炸。日军轰炸广州,造成数十万市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成为难民、灾民。许赟山一家就是这广东难民中的一户。
1938年,许赟山的爸爸妈妈拉着3岁的许赟山,怀着还未出生的弟弟,一起从广东逃难到福建漳州,漳州当时虽不像地方有剧烈的战争,但日子也不好过。因为整个福建省都比较穷,更不说漳州了,在漳州呆了一年不到,刚出生的弟弟才几个月大,他们一家又转辗于四川投奔许赟山那当军官的大伯父,但他们到达四川还不到五个月,大伯父就死在抗日战争中,他们一家又从战火硝烟里带着对大伯父的悲痛怀念逃难到了贵州投靠许赟山的爸爸的姑母——许赟山的姑奶奶。
贵州当时虽然落后,但贵州大多是山区,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比较安全,他们一家也实在是不愿再远足奔波了,许赟山的姑奶奶是几十年前嫁到贵州来的,姑爷爷又早年就走了,姑奶奶就只有一个女儿还远嫁了江西,所以姑奶奶是多年孤身一人,也没再嫁。许赟山的爸爸妈妈按以前家里给的地址,果然在贵州山区找到了多年未见的姑母,就这样他们一家住到了姑奶奶家里,就在贵州扎根了。
————
同在1938年,许赟山的姑奶奶家对门有一个小姑娘呱呱坠地了,这个小姑娘就是许赟山后来的媳妇儿——吴春芳。1939年许赟山来到姑奶奶家的时候,吴春芳才一岁,许赟山可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了,四岁多的许赟山是一个外来的孩子,在村里自然不受其他小朋友欢迎,他自然也没啥朋友,所以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逗吴春芳玩,背着小春芳到处跑。吴春芳的父母也忙着下地,索性把吴春芳托付给许赟山的姑奶奶,而姑奶奶年纪又大了,她的土地自然就是许赟山的父亲去打理,妈妈在家照顾他和弟弟。父亲白天下地,晚上就在家做油纸伞,经常带着小许赟山一起做。
吴春芳可真的是许赟山背长大的,他对自己的弟弟都没有那么疼爱。吴春芳五岁的时候,爸爸被抓去当省兵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吴春芳没有了爸爸,许赟山成了他生命里唯一的男人。许赟山毕竟是个男生,又是广东来的,爹妈的教育意识强烈,让他一直上学到高中毕业。吴春芳和弟弟,由母亲带着,孤儿寡母的,养活都费劲,自然只让弟弟去读书,吴春芳一天学校门也没进过。
许赟山放学回来,会教吴春芳认字,告诉她学校里好玩的事儿,吴春芳特别羡慕许赟山可以读书,她看许赟山的眼神全是对读书人的崇拜,许赟山知道她的苦衷,就教她学写字,教她读书,吴春芳又机灵,学什么什么成。所以吴春芳虽然没上过学,但说话做事看起来妥妥的像个文化人,和许赟山配一脸。
1948年,一窝土匪十几个持刀持枪进村抢劫,许赟山的父亲英勇就义,跟土匪殊死搏斗,虽然打死了三个土匪,但自己也不幸中枪,当场牺牲了,许赟山的母亲受不了父亲去世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后来直接得了失心疯,许赟山从此有了个疯娘,而当时他最小的弟弟才3岁,妹妹才5岁不到,许赟山是又要照顾兄弟姐妹,又要照顾疯娘。
因此,许赟山他才十几岁就不得不用弱小的肩膀扛起家里的重任。
1950年,许赟山的疯娘突然就消失了,不知所踪,许赟山找遍附近的县城都没找到他娘,而家里还有那么多人要他养活,他不得不放弃寻找他娘。从此,许赟山无父无母。
————
许赟山总开玩笑说吴春芳是自己家的童养媳,吴春芳说自己没吃他家的饭,许赟山得去上学,自己又没上学,所以她才不是他家的童养媳。两人就是这样,互相帮助,互相依赖,互相鼓励,互相嬉笑着,走过岁岁年年。1957年许赟山22岁,吴春芳19岁,他们在八十岁的姑奶奶的撮合下,终于结成了夫妻。
他们刚结婚不到一个月,许赟山的姑奶奶就跟他交代了后事,把以前的土地和房屋正式赠予了他,姑奶奶的女儿远在江西,抗日战争以后再没回来看过她,所以自然是许赟山为姑奶奶操办后事。
至此许赟山再也没有来自大人的依靠了,吴春芳就是他唯一的依靠。他们夫妻二人一同担负起养弟弟妹妹们的责任。种地只够养活一家子人,无法供弟弟妹妹上学,许赟山想着父亲在世的时候教过自己做油纸伞,他和吴春芳商量着,要不自己就做油纸伞卖,土地就尽量让吴春芳多担待。
许赟山就这样,一丝不苟地做油纸伞,大家说他做的油纸伞比他爸做的还要精致,漂亮。一把四尺的油纸伞可以拿去市场上卖到三十多块,够一家人生活许久许久。许赟山和吴春芳一边陆陆续续有孩子出生,一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也渐渐长大,姑奶奶的两阁老房子根本住不下那么多人,许赟山想着弟弟们大了要结婚,到时候更淘气,所以许赟山就自己勒紧裤腰带,咬着牙巴省钱又盖了两间大瓦房。那几年,许赟山和吴春芳一口肉没吃过,就算是有一点点肉也留给了长身体的孩子们和最小的弟弟,吴春芳只有坐月子时才不得不吃上一些鸡蛋。
————
许赟山的大弟弟,学着别人放鸭子,从贵州沿着烂田一路放到广西,一年才来回一次,挣得钱也自个儿揣腰包里,许赟山结婚五年后,大弟弟也自己结婚了,婚后带着老婆远离了这个穷酸的家。许赟山的妹妹十五岁就自己出门务工了,十六岁就嫁人了,也没能帮到哥哥嫂嫂。许赟山一直把最小的弟弟养到二十岁,才托人给弟弟做媒娶亲。
许赟山的小弟弟从小就难伺候,好吃懒做,打骂不得,一不对付,小弟弟就说要找妈妈,折腾一次,许赟山就要哭一次,惹得弟弟妹妹们都哭。许赟山本以为给弟弟娶亲了,弟弟的性子就会成熟懂事些,没想到弟媳妇也不懂事,也好吃懒做,夫妻二人就赖着哥哥嫂嫂吃喝,半点没有觉得自己不要脸。
许赟山和吴春芳一共生了六个孩子,那老三的个孩子还是个先天残疾,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吃饭还只吃白米饭,许赟山的大儿子每天就背着这个三儿子上学,放学,吴春芳看得看得直心疼。许赟山和吴春芳要养活家里5个小孩(幺儿此时还没出生),四个大人压力已经巨大,吴春芳跟许赟山商量,让弟弟和弟媳妇分家出去住,分给他们两间房子。
弟弟和弟媳妇一听可以白白分得两间房子,立马同意分家,但分家第二天依然厚着脸皮吃哥哥嫂嫂的,甚至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以后都依然赖着哥哥嫂嫂,一家子吃饭就来了,干活儿就干自己家的,挣钱了自己存起来。吴春芳看着这样的弟弟弟媳,气不打一处来,偶尔会抱怨两句,许赟山总是开导她,安抚她,跟她说弟弟三岁就没了母亲,也没父亲,很可怜。都说长兄如父,所以自己就多迁就他们一点吧!
许赟山身上担子虽重,但他隐忍乐观,邻居有难处他热情帮忙,写得一手好字,过春节还给大家写对子,深受邻居尊敬。许赟山最疼爱他瘫痪的儿子和最小的女儿,每天无论多累都要抱抱女儿,除了不宽裕,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尤其是吴春芳脾气秉性好,夫妻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可谓羡煞旁人。
————
不知道是命中注定,还是老天心疼吴春芳和许赟山夫妇,还是心疼许赟山那日日背着瘫痪弟弟上学的大儿子,1976年某个冬天夜里,许赟山的瘫痪儿子突然肚子剧痛,他们还没来得及背去抢救,孩子就极速去世了,这瘫痪的孩子走的时候满面佛光,十分安详。吴春芳和许赟山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还要承受着丧子之痛,他们终于绷不住,夫妻二人抱头痛哭,惹得孩子们也哇哇大哭,那一夜,真是又长又冷。
都说上天是公平的,都说苍天有眼,但有时候啊,这老天仿佛是要管的事太多,疏忽了某些一直受苦的人,又或者是它一不小心搞错了,让那些本来就苦楚还不抱怨的人的生活雪上加霜,一点不留情。
第二年秋天的一个下午,39岁的吴春芳还没从中年丧子的悲苦中完全释怀,突然就被告知许赟山意外身亡了。许赟山做油纸伞,要用桐子树的桐子,他上山摘桐子果,那天爬得太高了,又刚下过秋雨,树干有些滑,他没一不小心踩滑了,背靠着地重重摔了下来,脑出血,缺氧死亡。
这一年吴春芳肚子里还怀着他们的的幺儿,孩子只有三个月就要出生了,许赟山终究没有见到他的幺儿,更没有给吴春芳留下任何一句交代。吴春芳跪在地上抱着许赟山的身体,一边哭一把呼唤他醒过来,不要丢下他们孤儿寡母,她埋怨许赟山不声不响就走了,她埋怨许赟山没有给她任何一句交代,甚至她埋怨许赟山一点预兆都没有就走了。她说,哪怕许赟山是瘫痪了在家里动不了都好,她也可以背命养他,她问许赟山为什么不能陪她一起面对生活的磨难,她骂许赟山是逃兵,她骂许赟山狠毒,留她一个人在这世上受尽磨难,许赟山倒是潇洒的走了,留这么多孩子给她,她要怎么办?要怎么办?
任凭吴春芳如何歇斯底里,许赟山他就是不睁开眼睛,他看起来是如此安详,仿佛他这操劳的半生终于结束了,但他真的一点都不心疼,一点不牵挂吴春芳嚒?当然不是。
许赟山真的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吴春芳夜夜梦到许赟山,许赟山一来梦里就对她说,【春芳,对不起,我太笨了,踩滑了,不得不先走一步,留你在人世间吃苦受累,但能怎么办?我们经历的苦难太多了,你要坚强,我知道,这么要求你,我很自私,但我现在也无能为力,再也帮不了你,但我会一直一直守着你,保护你,你要相信我。】
————
或许是因为生活所迫,有那么多嘴巴要吃饭,吴春芳不得不坚强,不得不劳累,或许是因为许赟山总是来梦里陪吴春芳,吴春芳的失去丈夫的悲痛很快就释怀了,她振作起来,开始当家做主把弟弟弟媳一家分了出去,她说许赟山已走,她没有能力照顾他们。弟弟弟媳看大哥走了,这孤儿寡母的以后也是个麻烦事,估计也占不了什么便宜,直接溜之大吉,生怕摊上大事。
这弟弟和弟媳本身也没啥出息,分出去了也日子难过,家里缺啥,直接正大光明来吴春芳的屋子里取,觉着这孤儿寡母的好欺负一样。但吴春芳可没以前好说话了,有一次把偷拿东西小叔子逮个正着,问他,他哥哥都离开了,他还这么做合适吗?小叔子不要脸地说长嫂如母,他应该拿的。吴春芳说,行,那长嫂如母,现在我困难了,你帮我养一个孩子,你也是我和你哥养大的,现在到你回报了,你要拿我东西就要帮我负担孩子,你看哪个跟你,哪个我都舍得。
小叔子骂骂咧咧的,说自己的都养不活,休想让他带侄儿。吴春芳警告他,那以后就你们是你们,我是我,别再来啰嗦。当时,吴春芳的大儿子已经十六岁,回来家里正看到小叔如此不讲理,大儿子把吴春芳护在身后,说请小叔叔自重,这家里啊,也是有男人的,再来惹事,就不客气了,然后吴春芳这小叔子才收敛了一点,自己回了他屋,从此不敢再来索取。
次年,吴春芳生下了幺儿,一满月就带着孩子去坟上看许赟山,给小儿取名“许复生”,意思就是希望许赟山能随孩子的到来,能了去对吴春芳的牵挂,赶快去投胎,重活一次。那一夜,许赟山又给吴春芳托梦,说孩子名字很好,看起来很健康,但他不会离开吴春芳的,永永远远。许赟山还做了一把大红色的油纸伞,撑开送给吴春芳,那一夜吴春芳在梦里喜极而泣,醒来的时候眼角全是泪水。
许赟山走了,他的大儿子却承接着他当年的命运,要养活兄弟姊妹五人,吴春芳跟着集体干干活,也只能挣点粮食,大儿子被迫挫学,开始了人生的艰苦奋斗,如同当年许赟山一样。他的大儿子隐忍,乐观,负责,给弟弟妹妹们挣学费,准备给自己和他们结婚的钱。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仿佛这根接力棒传递给了大儿子一样,大儿子接棒以后开始更卖力奔跑。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熬过来了,吴春芳因为有了大儿子的帮衬也轻松了许多,她就这么一心一意地带着她和许赟山的五个孩子,送孩子们上学,看孩子们恋爱,为孩子们成家操心,虽然她不用出钱,但她也要出力。只是,他心疼着他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因为他们就像当年的许赟山和自己。吴春芳庆幸,大儿子哪里都像许赟山,唯一不像的是,大儿子多福,长命富贵。
————
有些苦难,一旦熬过去了,就是重生,日子便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有滋味。一转眼,吴春芳的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她当奶奶,当外婆了,再一转眼,她都成老祖了,一不小心,精儿孙满堂了,她如今跟着每个儿子家,一家住一个月,跟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们,重孙们一起,尽享天伦之乐。
吴春芳这一生清清白白,忙忙碌碌,勤勤恳恳,也健健康康,从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张长李短的聊天,老了老了还客客气气,为人处世是儿孙们的楷模,深受亲人们的爱戴。有时候她有点小感冒,像个小孩儿耍混,不听招呼的时候,他大儿子就会说她。
有一次,儿子一说了吴春芳,吴春芳生气了,儿子就会莫名其妙头疼难受,儿媳妇给儿子一竖筷子(迷信手法),叫到他爹许赟山的时候,筷子就自动站立,儿子立马头不痛了,儿媳妇开玩笑说,“你看,爹走了那么多年,依然没有去投胎,他还是陪着妈的。”
或许,许赟山真的从未离开过吴春芳,就算阴阳两隔,也日日牵挂,当然,吴春芳也从未有一日忘记过许赟山,她总跟儿孙们说着他们的爱情,可把孙子们羡慕得。
吴春芳的心态很好,她说她就这么快快乐乐地活着,直到许赟山来接她的那一天,等到那一天,她就要去陪她那遥远的爱人,和他开始下一世,再下一世,生生世世轮回的爱情。她期待那个时候,许赟山会撑着红色的油纸伞来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