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论语》日日谈 第27期

本章为《论语》:公冶长篇第一章

【原文】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注释】

①公冶长:齐国人(或说鲁国人),姓公冶,名长,孔子的高足。

②妻(qì):把女儿嫁给。

③缧(léi)绁(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指监狱。

④子:儿女,此处指女儿。

【翻译】

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不是他的罪过。”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解读】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当然人会变。有些人有坏变好了,有些人有好变坏了。因此我们不能纠着别人的历史不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

    孔子在选择女婿的时候,既不看重对方的钱财,也不看重对方的地位,只注重对方的人品,即便是坐过牢也没关系。这说明了孔子有着很强的是非判断能力,以及敢于正

视现实的勇气。孔子不以一时荣辱评价他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孔子的这个智慧,对我们有两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是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和对待陷入屈枉之中的人,其次是当我们遭到诬陷应该如何面对。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也要学会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司马迁甘受宫刑,却完成了鸿篇巨著《史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韩信蒙受“跨下之辱”,终成大将,逐鹿中原,留名青史。李白放弃了升官梦,游名山,阅大川,写就许多灿烂的诗篇,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异彩。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不是具备长远的眼光,或许司马迁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或许韩信会无名而终,或许李白在官场碌碌无为地度过余生。由此可见,要成大业者,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

    我们一定还要有发展的眼光关心下一代,尤其需要长远的眼光。仲永应该算是一个天质很不错的人,可最终却“泯然众人”。这就是因为他的父亲缺乏长远的眼光,没有给仲永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他小时候非常不错,大却不佳的不幸的结局。而三迁的孟母就不愧是关心子女且有长远眼光的范例,这是值得许多“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父母学习的典范。有眼光,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具备发展的眼光,我们的人生才更加靓丽。

    这里面不论是待人也好,自己处世也罢,其中的关键在于客观和信任。正确对待陷入不幸中的他人,出自对他人的真实了解和信任;正确对待自己面临的麻烦,出自对自己的信任。如果没有准确的了解和坚定的信任,就不要轻举妄动。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不要以暂时的困局抹杀,要学会以仁的方法对待他们。对自己也同样如此,目前的不行并不代表永远不行,要有‘’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远大志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日日谈 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