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可逃的宿命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心中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闷和顿挫感,一个带着传奇色彩,被后世津津乐道,曾经在中华民族浩瀚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朝代,在黄仁宇老师的描述中,是那么的无力、苍白,它的兴起和衰落,都早早的埋藏在开国伊始的制度中,埋藏在君臣礼仪的道德下,埋藏在重文轻武的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缜密编织的无形大网,无论是皇帝、大臣抑或是芸芸百姓,无论他们如何苦苦的探索或努力的挣扎,都被牢牢的限定在时代的大网中,脆弱无力的等待着注定悲剧的结局。

《万历十五年》

      大部分历史,都是在不经意间被塑造的,黄先生对万历十五年的描述更是开门见山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就是在乏善可陈的这一年,却默默书写了后续几十年的历史。

      黄先生在书中并没有完整描写历史的全貌,而是采取群像式的手法描写了6位至关重要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抗争和命运,剖开了历史的断面,让我们得以窥见看似太平盛世,实则摇摇欲坠的明朝晚期。


(1)困兽般的皇帝

      万历皇帝,同他的儿子和孙子一样,始终逃脱不开悲凉的命运底色,虽然他10岁继位,早早就登上了万人崇敬的权利巅峰,但是他却一直被束缚在这个并不太讨喜的角色中,少年时期,朝气蓬勃的他抛弃了一切孩童的乐趣,只能听话的早朝、认真的学习,乖巧的完成各项礼仪,依样画葫芦的批阅无聊的奏折。正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书法的乐趣,并在刻苦的练习下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兴冲冲的把他最好的作品送给他最尊敬的元铺张先生时,张老师却遵遵教诲“书法总是末节小技。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一精一湛,对苍生并无补益”,年轻的万历皇帝只能放弃这个唯一的爱好,转而继续投向无聊又繁重的日常事务中。

    万历皇帝无比的尊敬并依赖他的元辅张老师,也十分信任整日陪在他身边的“大伴”冯宝,这两个人,是尚未成年的万历皇帝生命里最坚实和重要的感情支柱。可是他却未曾料想,这位他心目中博学严苛、刚正不阿的张老师,正合他最好的朋友冯宝在暗处勾结,冯宝把他的一举一动都告知张老师,换取张老师的信任和支持,而张老师,一边在玩弄他手中的权术,让下级官员把他的意见上奏皇帝,再用自己的威信让皇帝采纳;一边在虚伪中贪腐,口口声声倡导皇帝和全国官员廉洁勤政,却在自己的葬父旅程中乘坐32人抬起的大轿。当张居正在平淡无奇的万历十年去世后,他的行径和所做所为也不可避免的被愤怒的群臣所揭发。万历皇帝只能在事实面前,承认这两个曾经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面目的虚伪,即便铁证如山,他依旧犹豫了一年才作出对张居正罚没家产的决定,单从这份犹豫,就能看出元辅张老师的所做所为对年轻的万历皇帝的影响和打击。

    虽然万历皇帝满心悲痛,对皇上这个虚伪的角色逐渐的失去兴趣,虽然他经常推脱身体不舒服,避免自己在繁重的仪式里像吉祥物一样出席,但是他还是勉强的撑了下去,履行一个皇帝的职责。最终让万历皇帝彻底心灰意冷的,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竟然无法专心疼爱自己心爱的女人,无法选择自己心爱女人的儿子作为皇位继承者,而他无法作出这些事的原因,是由满朝文官所聚集起来的文官集团的强烈的反对,反对的原因很悲哀也很可笑 —— 作为维系起整个体系运转的儒家道德思想下,长幼有序,尊卑天定,既然皇上已经有了大儿子,自然不能偏心溺爱这个不在道德体系考虑里的二儿子,皇帝这样任性的想法,将会打破好不容易设定好的伦理秩序,让乖乖臣服的劳苦大众也会依葫芦画瓢的摆脱他们无条件接受统治的命运,从而动摇整个社会运转的根基!

    经过一系列的事件,万历皇帝渐渐看清了在冠冕堂皇外表下的,他悲凉的真实身份,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而只是高高在上的皇权的代言人;他不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而是朝廷文官集团意志执行的工具;他不能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爱人,自己的想法,因为这样会让文官集团敏锐的察觉到这个代言人可能不会循规蹈矩,如果他真的像他的舅爷一样干出一些出格的事,那么所有文官的利益将一去不复返,他们希望皇帝是乖巧的、听话的、没有个性,甚至连面目都可以模糊的提线木偶,在他们的眼里,皇帝的人选,哪怕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傻子都比一个特立独行的天才要好出一万倍。聪明的万历皇帝终于看清了皇帝这个悲凉的真相,从此他心灰意冷,既不勤勤恳恳的工作,也不轰轰烈烈的反抗,聪明的他采取了折中的方式,对朝政不闻不问,对官员既不升迁也不任命,开创了20余年没有过问朝政的历史,也给崇祯皇帝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

(2)悲哀的群臣

    万历皇帝是困顿的,悲哀的,但是他的臣子,不管性格如何,采用何种方式,也依然摆脱不了失败者的命运。

    张居正,一个野心勃勃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不遗余力的重振纲纪,整饬吏治,以图富国强兵,然而,当他攀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时,原本胸中刚正不阿的道德约束,却在权利的侵蚀下逐渐灰飞烟灭,他再也不记得心中的原则和志向,沦落为结党营私,表里不一的弄臣,死后都免不了身败名裂,还是万历皇帝念着旧情,免去了他开棺鞭尸的不堪。

    如果说张居正道德败坏,自食其果,那么一直以极近偏执的道德进行自我约束,廉洁正直的海瑞呢?是不是可以在这个腐朽的制度下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海瑞虽然胸中坚守着严苛的儒家道德,但却缺乏合适的方法,他在后续改革政策的推行中,拿着刚正廉洁这把利剑,四处挥砍,用主观的道德判断而不是客观事实裁定诉讼,让诬陷受冤的案子层出不穷。他甚至为了以儆效尤,把当时力保他出狱的徐阶也进行严厉的惩罚和整肃,这些在海瑞看了决对“道德”的举措却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他偏执的道德观念和不合时宜的手段,彻底惹怒了强大的文官集团,终于被“迂腐滞缓,不通施政”的名义砭戍回乡,最终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张居正和海瑞分别代表着两个极端,那么申时行呢,这个默默无闻的首辅,一直秉承着中庸的治理之道,调和着内外的纷争和矛盾,他一边默默的缓解着文官和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一边用他的隐忍和妥协化解来自边陲的少数民族的威胁。申时行知道,他的价值就是和事佬,他强调以德服人,亦以德量人。然而,他评判一个官员的最高标准,是道德是否完备,而不是技术是否先进。调解的标准,也不是谁的论点更合理,而是论者的道德是否高尚。然而,这位勤勤恳恳的和事佬,在位期间一直背负着平庸和不作为的骂名,以至于让自己也陷入道德的泥潭,所有的努力都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下被碾碎,被后人遗忘在时光的尘埃中。

(3)制度下的宿命

    以上的种种,并不是皇帝或者个别群臣的过错,他们都是制度下的牺牲者,黄先生最后精辟的指出,明朝的腐败和衰弱,主要是败在制度,没有法律的支撑,而单纯依靠理想中的道德,是无法让国家正常运转的,“和道德相比,可靠的数字、优秀的制度、高明的“手腕”应当更令人期待。——中国旧王朝一直重道德轻技术,但到了大明朝万历年间,世界技术已浩浩荡荡,包括中国,这时,道德明显束缚了社会的发展。”黄先生还指出:“道德不是解决问题的先头兵,而应该充当社会的最后防线。当技术,比如行政手段、法律能够解决时,我们不要动用道德。”

    人们常说,读史可以明智,《万历十五年》很好的给我们展现了在缺乏技术、法律和行政等支撑,而仅仅依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德”作为微弱的统治手段,所造成的从皇帝到群臣到乡绅的可悲命运。反观美国,之所以强大,除了技术先进这样的大环境,关键是因为在成立之初,有高瞻远瞩的一波政治家通过激烈争辩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作为治国之基础。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如何制定先进的制度体系,是合上书本,我们这些了解了历史悲剧的现代人所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的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处可逃的宿命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