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的丰糕

又到中秋了,团圆是这个节日永恒的主题,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溢出来的饭菜香格外浓郁,在街头巷尾弥散,久久不能散去,一种暖暖的温馨瞬间在心里升腾。月饼是团圆宴上的主角,这在全国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却一直有种食品与月饼平分秋色,就像花开并蒂,只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没错,它的名字就叫丰糕。

丰糕,发明于公元1797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了历史,发源地是我们的毗邻沂水县,它是由满族食品沙琪玛演变而来的地方改良品种,它用糯米,白糖,蜂蜜,青红丝,花生油等加工而成,香甜可口,油而不腻,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小时候每到中秋这天,都要给家族里的老人送礼,这也是“尊老敬老”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礼物也不多,更谈不上贵重,一斤月饼,一斤丰糕而已,年轻的图一个喜庆,年老的图一个吉利,“丰糕,丰糕,年年丰收,步步登高”,那时的包装也是简单的很,不似今天这般精美,白纸包了,上面附上一张印着丰糕二字的红纸,细绳一捆,四四方方,正儿八经的“提”着糕点,很有腔调。

赏圆月,品月饼,话亲情,花好月圆是中秋节的美好所在,然而小时的月饼并未让自己怀念,或许是个人印象吧,一提起那时的月饼,总是情不自禁的想到“薄”“硬”两个字,小时候的月饼很圆,也很大,足有盘子大小,薄薄的,硬硬的,切成一块块的全家人分食,有的吃到嘴里甚至会“咯嘣”作响,不像现在,枣泥的,豆沙的,五仁的,椰蓉的等等,口味之多,让人都有点无所适从了。

这也正是那时的月饼,不怎么受自己待见的原因。既然不喜欢这种“难吃”的月饼,丰糕自然就取而代之了。吃丰糕,也有自己喜欢的吃法,打开一包丰糕,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层雪似的白糖,白糖里间或掺杂着几条青红丝,白,青,红,三种颜色,层次清晰又相互辉映,就像是在雪地里看到了青松和红梅。轻轻的刮下这层白糖,放到碗里,用开水冲成糖水,搅上一搅,喝进嘴里,甜在心头,有时候还会有几粒没有融化的白糖粘在嘴边,像极了一个偷吃东西却没擦干净嘴巴的“小馋猫”。

糖水喝完了,接下来就该享用“大餐”了,丰糕是由一根根糯米条粘在一起的,吃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糯米条小心掰下来,最好是做到不断掉,这样吃到嘴里的丰糕格外香甜,整个吃丰糕的过程也像是有了一种仪式感。一块丰糕吃完,手上黏黏的,嘴里甜甜的,心中的满足也毫不掩饰的写在脸上!

“仲秋明月挂柳梢,千里稻香万家糕。来年若有沂州品,合家团聚在今宵。”丰糕这一地方特色食品,或许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口味的逐渐改变,慢慢从中秋的宴席上消失,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曾经给了我们难忘的甜蜜,伴随我们看过一年又一年的中秋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月十五的丰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