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星巴克里用电脑的人,都是些什么人?

这是许一一的人间3000问的第44个话题。

前阵子瑞幸咖啡可谓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头条主角”,只不过是“臭名”而不是美名。

瑞幸咖啡财务作假,令很多投资人愈发对新的投资开展谨慎起来,今天我们不聊这个话题,毕竟一一也不是很懂金融。

倒是想到了瑞幸咖啡过去经常放在嘴边的竞争对手:星巴克

每天路过星巴克,几乎从开门那一刻起,你就能看到有人独自坐在里面。

这些不是结伴前来的单个客人,以青壮年居多,打扮也各不相同,背后代表着他们不同的职业身份。

而他们往往有个共同的特点:面前放着一台电脑

And,这台电脑有90%的可能是苹果笔记本。

 “不卖咖啡”的咖啡店:

一一对此其实做了一番研究,我发现星巴克的商业模式,其实普通人还都以为它是卖咖啡的,毕竟名字都叫“星巴克咖啡店”,不卖咖啡卖什么呢?

这个从表面上看,当然没有问题,实际上确实也是卖咖啡的,但又不全是卖咖啡,或者说,咖啡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中间商品。

星巴克商业模式的本质,其实是一家“租赁公司”。

租的是什么?我借用并归纳一些研究者的说法,就是“公共私密空间”。

大家不妨仔细去看一下,再小的星巴克,从人均面积上说,一定比麦当劳肯德基要大得多,更不要提近年来星巴克开设的多家大型门店了。

而且其中你一定会看到大量的“小圆桌”。

这些圆桌,绝对不会很大的,因为往往你会看到,一个人占领了这张圆桌以后,很少会有人再愿意去和他“拼桌”,当然,旅游景区里的星巴克并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里。

为什么不愿意拼桌,因为去星巴克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个人,而且都是奔着“公共私密空间”去的。

什么叫做公共私密空间呢,也不难理解,就是一个公共场所里的属于你的一片区域,类似像那些创业公社,你租用一个工位,是差不多的意思。

那么你肯定要说了,这些人奇不奇怪,既然想有一片私密区域,为什么不好好在办公室呆着,难道不比你在星巴克私密吗?

因为重点在于这个前缀“公共”,不要觉得现代人都喜欢绝对的私密,坐在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占领一张圆桌,打开电脑做事的人,往往都对于这样一种“公共私密空间”的诉求有着特别的需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究竟这些人,是哪些人?

第1种人:真·文艺青年

一个晴朗的午后,坐在星巴克的某处角落,点上一杯焦糖玛奇朵和一块小蛋糕,打开苹果电脑、苹果手机,和一本无印良品的精美笔记本、一直Lamy的笔,电脑手机看累了,就从包里掏出一本《追风筝的人》。

这样的画面,仿佛已经成为了文艺的代名词,那种文艺的不能再文艺的调调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没有原因,这就是一种习惯、惯性思维,当然,也是星巴克的营销团队多年的实践中慢慢给公众形成的“超级符号”。

这些真正的文艺青年,称之为“灵感的发源地”。

仿佛坐在星巴克,享受着美好的午后,灵感就来了,其中不乏一些艺术家,比如作家、画师,也包括某些白领、高管,在这里写PPT。

他们需要这样一个既满足私密的安静的地方供他们工作,又可以激发灵感的区域,那么星巴克很自然成了首选。

你去麦当劳肯德基,没有被在里面乘凉的大爷大妈吵得起身就不错了,更别提找灵感了。

所以确实有这么一群人,在星巴克就是真的在好好做事、工作的。

这样的一个空间,和他们的办公室截然不同,前面已经说了,这并不是绝对的私密,绝对的私密会引起“寂寞、孤独”,但公共场所里的私域,则很好地化解了那种令人不安的孤独,鉴于两者之间,中庸、恰到好处,令人舒适。

第2种人:伪文艺的装X青年

有意思的是,通过一一的观察,这样的人还真的存在。

我有一次,当然也不算完全故意而为,路过一个也在星巴克里打开一台苹果电脑的人,我记得很清楚,我第一次路过的时候,是我拿咖啡到我的座位上,余光注意到他打开了一个文档软件,上面大概有一行字。

而等到3个小时后我要离开星巴克了,路过的时候,他的电脑上还是只有一行字。

当然我也不能说人家就一定是伪文艺青年,但是绝对不是来真的好好做事的,一定是来打发时间的。

而这些人,实际上也是被这种超级符号营造的“氛围”所驱使。

既然坐在星巴克用苹果电脑是某种时尚、高端的代名词,那虽然我不是真的时尚、高端的人,但是通过这样一个相对廉价的行为(买一杯咖啡,坐在随意坐的圆桌旁边拥有一个私域),就会产生一种“我也高端”了的错觉,这种错觉会给人带来一定的愉悦感。

这就跟苹果手机是一个道理,苹果手机的其中一个营销点就是,通过这样一款有一定价格区分度的商品,让你“似乎”和高端成功人士靠拢了,形成错觉。

第3种人:纯粹打发时间的

这样的人其实也是不少的。比如我,就是会因为“等人”而去星巴克稍坐片刻。

周围都是快餐店,要么就是大饭店,而其他的咖啡店,环境没有星巴克宽敞、冷气也没有它充足,自然下意识就往星巴克去了。

由于星巴克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公共私域空间装修风格”,并且设施完备、看着又舒心,花个40元以内,就可以待上几个小时,何乐而不为。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看瑞幸咖啡,实际上真的是玩不过星巴克的。因为瑞幸是烧投资人的钱,它的商业逻辑是最苦的:低价、促销、高成本获客,这也就使得它的盈利空间极其低。

这3种人,已经够多了

别小看这样3种人,其实即使就拿这3种来说,已经为星巴克带来了非常庞大的用户群。

第1种,是艺术家、白领、金领、公司职员,而他们从事的领域可以千变万化,这家店周围的所有办公楼的员工也许都去过这家星巴克;

第2种,不少是在校中学、大学生,以及一部分周末闲来无事的青年人;

第3种,依旧可以是公司员工,同时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爷大妈也成为了这样一群打发时间的人,所以我们会在一些中心城区的星巴克,看到三五个大爷大妈拼了两张圆桌在那里唠嗑(当然,他们并不用电脑)。

所以,星巴克已经将用户群渗透到了非常深的地步,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你是否曾在星巴克用过电脑,你又属于哪一类人呢?欢迎留言和一一聊聊。

徒步看天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坐在星巴克里用电脑的人,都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