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小孩,总要钱干什么呢?”
“你需要买什么呀?你缺什么吗?”
“不行,没有,吃的喝的你都有了!”
电视剧《少年派》中,对女儿林妙妙想要零花钱一事,闫妮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充满了困惑。
觉得孩子用不上钱,不但扣押她的零花钱、压岁钱,连考试之前承诺的“进步奖金”,也不兑现。
对此,妙妙说:
“小孩也需要钱压兜呀,这样身板才能直起来呀。”
“我缺选择的快乐和自由。”
一起看电视的几个小孩,大赞终于有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是啊,孩子们需要零花钱,往往并不是为了体验购物的乐趣,而更多的,是享受所有权、支配权带来的安心和快乐。
比尔·盖茨的妻子梅琳达·盖茨曾在采访中说到:“如果孩子变小气,是因为没有足够支配的钱。我的孩子都有零花钱,可以去买自己想拥有的东西,而不是靠别人得到。”
事实上,零花钱除了会造成孩子小气的性格,还关乎孩子的消费观,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小觑。
最近被一则新闻,弄得哭笑不得。
湖南一小学生在一家小卖店,赊账买了百余元零食。临近暑假却没钱还账,打算偷钱补窟窿时,被父母发现。
家长为此非常生气,冲到店里乱砸了一通。
小卖店屡次赊账给未成年人,引诱孩子犯错,确实不对。但家长将责任全归罪于小卖店的同时,其实也该反思家里的金钱教育是否出了问题。
为何这么小的孩子会接连赊账,以致债台高筑呢?
其实是没钱惹的祸。
童年时期在金钱上的匮乏,不会让孩子习得节俭,反倒会加重孩子对金钱的渴望,为了想要的东西,铤而走险采取不恰当的方式。
这个渴望零食的男孩,没钱,又不能去店里偷,才动歪脑筋想出来赊账的办法。
不禁想起另一则新闻中的小男孩,因为零花钱不够,甚至想出了套现地铁票的办法。
他套现成功后欣喜若狂的样子,让人感慨。如果不是家人对金钱管控过严,孩子何至于因为区区10元钱高兴成这样呢。
如果继续严厉管控下去,不知道孩子是否会做出更出格的事。
此外,长期金钱的匮乏,还会让孩子困在没钱带来的自卑中。
朋友曾说自己在上大学前,都没有零花钱。
“家里什么都有,你要钱干什么呢?你会花吗?学会乱花钱怎么办?”妈妈说得好像也没错。
只是,当别人结伴去逛小吃店,身无分文的她,只能独自留在座位上;
只能永远吃别人分享的小零食,却没法说:今天我请你啊;
只能忍受自己一直想要的发夹,却出现在同学的头发上……
长期囊中羞涩,让她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自卑,到现在还困扰着她。
零花钱,只是钱的问题吗?
对孩子而言,还关乎他们的自尊。
都说钱可以给人带来底气和安心。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也没错。
学校就如小社会,孩子要处理的关系不比我们大人遇到的少,有钱,会让孩子活得放松、有底气得多。
有个亲戚,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好,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可在得知儿子的同学大都有零花钱时,她开始每天给他3块钱。
从那天起,她发现儿子有了变化。变得爱说爱笑,愿意去同学家玩,开始有朋友了,连学习成绩也大有进步。
直到有一天,儿子对她说:妈妈,谢谢你给我零花钱。
“我可以跟同学分享零食了,他们不再觉得我是小气鬼了。”
“考试前同桌的笔没油了,我去帮他买了支,他说我很够朋友。”
“朋友过生日,我可以送他我的小心意了。”
她才知道,之前在钱上的窘迫,让他在同学中有多难自处。而现在,就是这一点他可以支配的零花钱,帮他重回集体,找回了自信。
就如妙妙在《少年派》中所说:小孩也需要钱压兜呀,这样身板才能直起来呀。压兜、身板直起来,其实说的就是钱带来的底气。
此外,在金钱的支配上,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宽容后,孩子反倒对金钱有了正确的心态。
从女儿圆圆上小学开始,教育专家尹建莉每月给她固定的零花钱。
数额和开销内容的制定,圆圆会参与。除不能买垃圾食品外,零花钱如何支配,是否要攒钱,都由她自己决定。
即使圆圆买的东西很差劲,或被骗了,她也不批评,最多讲讲自己的相关购物经验。
“圆圆从来不需要在钱上,动用任何心计和父母较劲,心态反而极为单纯,没学会贪婪和算计。”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中写道,让孩子内心拥有丰足感,他才会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金钱观。
圆圆之所以对金钱有如此好的心态,其实是因为妈妈在零花钱上给了她充分的自由,而这其实正是孩子需要的信任、尊重和爱。
有些家长担心,有钱孩子容易变坏、变得物质,还是不给的好。
但正如尹建莉所说,爱钱是人的天性,我绝不做反对天性的事,我要满足她的天性。
大人有物欲,孩子同样也有物欲,作为家长,只需正视孩子的欲望,引导孩子合理支配零花钱就好。
1.引导孩子的物欲
孩子尚小,总有控制不住欲望、乱买一通的时候。
批评、过多讲道理,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引起逆反心理。
平时在消费时,父母坚持做好榜样,花钱有节制,不过度追求物质,不给孩子买过度贵重的物品,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而当孩子因物欲而偷钱时,父母除了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论,也要反思是不是零花钱管控过严了。
可以适当增加些零花钱,同时在他下一次合理支配零花钱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赏,正面强化他的规划用钱的能力。
2.带孩子去购物
平时家庭的消费活动,比如超市购物、购买全家人的服装鞋帽、购买孩子的学习用品等,都可以让孩子全程参与。
在购物之前,一起列好购物清单,可以培养孩子有计划地购物的习惯。
在挑选、对比价格中,最终选择出最合适的物品,会让孩子感受到,原来合理规划后,钱可以最大化利用。
3.教孩子存钱和记账
我一个朋友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给零花钱后,她会让孩子列出当月想买物品的清单。至于是想要一次买齐,还是分次买,就由孩子自己决定。
她还给女儿买了卡通风格的小账本,教她记账。已花掉的钱、还剩的钱、钱花在哪儿,便都一目了然。
此外,还让孩子将每月剩余的钱放进存钱罐。如果有想买的东西,零花钱又不够支付时,可以从存钱罐里取。
引导两三次后,孩子自己就养成了列清单、存钱和记账的习惯,钱的使用都在她的掌控之中,理财观念也随之形成。
4.引导孩子用零花钱做有意义的事
富兰克林曾说,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意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
可以引导孩子知道:钱除了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帮助有需要的人。
菲律宾一名小男孩,偷偷拿零花钱买食物照顾流浪狗。父亲发现后,干脆帮他在车库建了一个小救助站。
邯郸一名小学生,在假期拿出700元零花钱,供没有零花钱乘车的人使用。“帮助大家我很快乐,这个假期很有意义。”
有意义的不只是那个假期,还有他们金子般美好的行为。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人给予必要的引导,孩子心底那份纯真、善良,便会保存得更久。
零花钱,不只是金钱的问题。它关乎孩子的自尊、消费观,甚至价值观。
而父母,给孩子零花钱,和孩子沟通钱的支配问题时,孩子在习得正确消费观的同时,在一互一动中,也感受到了父母的信任、尊重和爱。
这才是孩子最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