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二)

图片发自App

其实,大军出征之前,大臣们以礼部尚书王直为首,联合上奏折反对。但可惜的是,王振是司礼监,并且深得皇帝恩宠,反对无效。

当时,兵部的两位主官也上书反对,他们是兵部上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然而他俩的抗议被驳回。经过内部商议,最重决定:邝埜陪同出征,于谦暂时代理兵部事宜。

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决定挽救了大明帝国的国运。

明英宗朱祁镇在临行时,把国家大权交给了弟弟朱祁钰。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五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也先军队,“铁骑揉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经过长期奔波,已经士气全无的20万大军迎来了最后的结局——崩溃。

彻底的崩溃。20万大军毫无组织,人人四散奔逃。兵部上书邝埜等50余位大臣战死。乱军之中,王振被护卫用铁锤锤烂了脑袋。可惜,太晚了。

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掳走,成为人质。

八月十六日,消息传至京城,大家都惊慌失措。朝中乱作一团,很多人建议南迁,像当年的北宋一样。

“建议南迁之人,该杀!”发言者,正是兵部侍郎于谦。

其时,于谦已经代理兵部尚书,又是主战派代表人物,代理皇帝朱祁钰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给了于谦。

八月十九日,于谦召开了他的第一次军事会议,而他之前从未指挥过军队,算是书生上阵。那些兵书,真没有白读。

他首先下令调集十余万兵力,从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

力挽狂澜者,国士也。

八月二十三日,因为于谦的鼎力相助,帝国终于彻底清除了王振余党。

正统十四年(1449)九月六日,在于谦和其他大臣的坚持下,朱祁钰正式即大明皇帝位,定年号景泰。

十月十一日,也先大军兵临城下。他不知道,于谦已部署好北京城的兵力,共22万人。明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拼死一战,只在此时!

北京保卫战,以大明完胜告终。

从一盘散沙行将崩溃,到众志成城坚如磐石,从满天阴云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破敌千里,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正是于谦!

这场战争讲述的不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决心的故事!是一个在绝境下始终坚持信念的传奇!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臣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