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之稻盛和夫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于2022年8月去世,享年90岁。我今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研究这个老头的人生哲学。

他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京瓷和KDDI),盘活另一家世界五百强(日航),横跨精密陶瓷、电信通讯、航空三大领域,堪称传奇。

我在“稻盛和夫重整日航案例研究”一文中复盘他如何重整日航,1年内让破产负债3.2万亿日元的日航扭亏为盈,3年内重新上市。

在梳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内核是“敬天爱人”这四个字,这是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上的体现。

这篇长文是对稻盛和夫研究的一个小结,我将分享对我触动特别深刻几点,并尝试提炼稻盛和夫背后的修行法门。

一、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稻盛和夫早年思考一个问题“平凡的人怎样才能取得不平凡的成功”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人生成功=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在这个方程式里,稻盛认为热情远比能力重要。

正常情况下,普通人无法跟天才竞争。但是“入狂”的热情能够激发人的潜意识,十倍百倍地发挥人的潜能,让普通人和天才竞争。

稻盛和夫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出生在日本偏远的鹿儿县,毕业于本地一所普通的大学;刚进大城市讲话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同辈以为常识的书籍他没看过。

这个穷乡僻野出来的小子最终成就了三个世界五百强公司。

他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最终追上并超过了同时期的所有人,被尊为日本经营之圣,简直就是一部现实版的凡人修仙传。

稻盛和夫的热情熊熊燃烧了90年不曾熄灭,27岁创建京瓷、52岁创建日本第二电电、78岁承担重建日航的重任。

在心生敬仰的同时,我不免生出一个疑问:他如此狂热的热情从何而来?

关于这个问题,稻盛和夫方程式也给出了答案。

方程式三个要素的排序是有优先级的,思维方式带来热情,热情积累能力。

一切源于思维方式。

二、稻盛和夫的价值观:敬天爱人

稻盛和夫是搞化学出身的技术专家,他信奉科学的思考方式,同时他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思维方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他最尝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作为人,何为正确?”

1.宇宙意志是爱和利他

稻盛认为,宇宙从一小团基本粒子演化成中子、质子、介子、电子,然后结合成各种元素,进而构成了世间万物。

宇宙遵循着某种法则发展演化。稻盛认为这种法则就是宇宙的意志,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促进世间万物的进化。

宇宙的意志是爱和利他。用宗教的观点来说,这就是神的爱,神爱世界。

人是宇宙意志的一部分,应当遵循利他原则。用圣经的话说,神叫人相互相爱。

2.人的意识=宇宙意志+前世+今生

现代科学、人类文明全部都是意识的产物。那么意识到底是什么呢?

稻盛和夫认为人的意识体=宇宙意志+前世的人格+今生的经验。

关于宇宙意志在上文已经论述,前世的人格又是怎么回事呢?

稻盛和夫相信灵魂(意识体)的存在,意识体存在与肉体不同的层次空间之中,并且意识体不灭。

稻盛认为意识之于肉体好比软件之于硬件,软件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上,灵魂可以轮回转世。

转世唯一能带走的只有人格,因而人出生之初就带有不同的个性印记。

如果把人的意识看做软件,那么对软件的编程源自这个人现世的经历,再加上前世的人格。

但,这么说还不完整。因为意识的编程还有个初始设定,就是促进万物进化、利他的宇宙意志。

3.活着的意义是磨炼人格

为什么要有轮回转世?

因为今世的人格不够圆满,需要在继续磨练,直至达到佛的境界,方可跳出轮回。

现世遭遇的一切,不管是成功、失败、疾病、磨难,都是造物主为了提高人的心性而设的修道场。

因此,人活着的唯一目的是磨炼人格、提高心性,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皆空。

这就是稻盛和夫选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价值观是个人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价值观是一种选择,并无对错。

个体生命的诞生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这就是一个价值观选择的问题。

你可以选择科学的角度看待生命,接受虚无主义观点,生命诞生于偶然,死后一切归零,并没有意义。

你也可以选择哲学的角度看待生命,相信个人的存在有其必然的价值和使命,死后灵魂不灭,继续磨练。

生命观、人生观是个人选择问题,无关对错,只看哪个选择适合你而已。

顺带提一下,稻盛和夫驳斥了“科学万能论”。

所谓科学是针对物质世界、在现阶段确认的认知,而针对精神世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科学只是人认知世界的其中一种有限的工具,但人实在太容易忘记原本的目的,变得向工具认同。

巴普洛夫的狗,原本只对食物流口水,后来变成对铃铛流口水。

自然联想的刺激频率和强度突破某个临界值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然后人会对钱流口水,变成工具的奴隶。

这似乎是动物的普遍倾向。

怎么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关键是弄清楚初心是什么,也就是立场和出发点。

赚钱是手段。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过上幸福生活。

科学是工具。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造福人类。

稻盛和夫认为,科学不应该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应该以全人类、全世界的福祉来判断。

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稻盛和夫的价值观,就是“敬天爱人”。

“天”就是宇宙法则,“敬天”就是遵从宇宙利他的意志,具体做法是遵循内心的良知;“爱人”是个体的责任,磨练自身人格,造福他人。

三、稻盛和夫的修炼法门:六波罗蜜

纵观稻盛和夫的著作,不管是《活法》《心法》还是《六项精进》《经营十二条》,都能看到佛教禅修的影子。

稻盛和夫一生都遵循佛门“六波罗蜜”,就是菩萨成佛的六种修行,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波若。

为了方便理解和论述,我对六波罗蜜做了如下翻译:

布施=利他: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行善积德可以改变命运。

持戒=克己:人有自由意志行善作恶,要克制作恶的欲望。

忍辱=坚韧:逆境锻造永不放弃人格,热情渗透到潜意识。

精进=勤奋:毫无保留地拼尽全力,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

禅定=内观:选择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聚焦能改变的事情。

波若=反思:骄傲必定使人灭亡,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反省。

1.利他: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行善积德可以改变命运。

1)人类的能力越大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

稻盛和夫认为能力是造物主赋予个体暂时保管的,赋予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要真正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意识到“能力是被赋予的”,能力赋予给你是有使命的。

那么,人类的责任应该是什么呢?

人类作为个体,其责任是造福他人,磨炼自己的灵魂。

人类作为整体,其责任是造福社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稻盛和夫确立的企业经营目的是为了追求全体员工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幸福,进而为社会作出贡献。

怀着这么朴素的信念,稻盛和夫创办了日本第二电电,最根本想法是打破日本第一电信的垄断,把国民的通讯费用降下来。

同样是这么朴素的信念,78岁的稻盛和夫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答应政府的邀请,接手重整破产并负债高达2.3万亿日元的日航。

2)因果报应法则可以改变命运

稻盛认为,有两股力量主宰人生,一是人与生俱来的命运,二是因果报应法则。

所谓命运是指,诞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时代/地区/国家/基因/身份/地位等)的人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

怎么理解因果报应呢?

做一件好事好比施加一个正向作用力,做一件坏事好比施加了一个负向作用力。

根据相互作用力原则,每个施加的力都会有相应的回报,这就是因果报应法则。

怎么理解坏人得好报?

主宰人生有两股力量,命运和因果法则,交织作用,让人生变化无常。因果报应分毫不差,只是受命运影响,报应时间会有所延迟。

人作了恶,报应在当下没体现,因为他当下的命势旺盛,占主导地位。如果时间拉长到数十年、到彼岸世界,报应会一一对应,分毫不差。

明代袁了凡的例子非常有名。袁了凡原名袁黄,他从求学到考取功名、当官、娶妻的每一步都被一个奇人准确预测到。

根据预测他能活到53岁,并无子嗣。他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直至被一个高僧当头喝醒,原来命运是可以修改的。

他改名袁了凡,每天记功过格,行善积德,最终改变命运活到了73岁,留有一儿,《了凡四训》就是他留给儿子的家训书,劝人积善改过。

因此,利他就是利己,人应该行善积德,能力越大的人越要用其能力造福他人,天道将会给施予者更大的馈赠。

稻盛和夫本人就是例证,他出身之低大概率是平庸度过一生,然而他坚持践行“敬天爱人”利他哲学,最终从凡人走到封圣。

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世上所有圣人都遵循利他济世的大义准则。

3)要行大善而非小善

判断大善和小善的标准很关键,大善让人成长,小善可能会帮倒忙。

人经常碍于情面作一些所谓的“善举”,如借钱给赌徒、善意地隐瞒下属的过错。短期看能缓解情况、长期实际于对方有害。

《原则》作者达里奥说过,同事间要建立“meaningful relationship”,上司对下属要有父亲般的“tough love”,促使下属成长。

2.克己:人有自由意志行善作恶,要克制作恶的欲望。

1)为何神允许恶的存在?

恶并非神造,乃是人造。神赋予人自由意志,人有行善的自由,也有作恶的自由。

所谓自私,就是利己,利己是人的本性;生物的基因追求自我繁衍,都是自私的。

所谓行善,就会利他,利他是人的神性;宇宙意志赋予人能力,人应当担起责任。

所谓作恶,就是损人,损人是让利己之心盖过了利他之心,人的本性盖过了神性。

2)不懂克制的人会滥用自由来作恶。

稻盛感慨,富裕时代的青少年犯罪现象比贫困时代更多,现代教育过于强调自由发展,忽视心灵塑造。

学校教育鼓励孩童“自由发展”“追求个性”,却不教育孩童克制欲望,这样的教育不能塑造孩童的心灵。

贫穷年代的孩童经常受到大人教训,做错事经常要顿揍。大人知道任由孩童欲望无限扩张必定会导致作恶。

一定要教导孩子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3.坚韧:逆境锻造永不放弃人格,热情渗透到潜意识。

1)感谢逆境锻造人格

回顾青年时期的稻盛和夫,命运一直不太顺利。

1932年,稻盛出生在日本西南最偏远的鹿儿岛,在七个兄弟姐妹中排第二,说话带有浓重的地方音。

12岁患上肺结核差点死掉,原本不打算继续升中学了,幸亏小学老师坚持,两次带他去考场。

13岁考入中学,同年遭遇空袭,家宅被烧,生活贫困。

19岁的稻盛原想高中毕业就出来打工,幸得班主任登门拜访说服稻盛一家,他才考大学。

报考大阪大学医学部,名落孙山,只能进一所本地大学,进了鹿儿岛大学工业应用化学系。

22岁临毕业找不到工作,没有关系去面试到处碰壁,甚至一度生出混黑社会的想法,最后是大学老师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

大学专业是有机化学,因为工作缘故,又改修无机化学。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结果该公司亏损落败到工资都发不出来。

很多名人大多感谢年轻时吃过的苦,正是早年那段吃苦的经历锤炼了他们坚韧不拔的个性。

少年曹德旺跟着父亲倒卖烟丝和水果,每天清晨2点起床,蹬车一百里山路去城里进货。曹德旺后来说,吃苦是成才的基本素质。

芒格和巴菲特早年都在巴菲特爷爷的杂货铺打过工,一天连续工作12小时,不能吃饭、不能休息。两人都很感谢这段吃苦的经历。

稻盛说“回顾充满挫折的青少年时代,我认识到,降临到我身上的所有困难,只要缺了任何一项,都不会有后来京瓷创业的成功”。

2)热情渗透到潜意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老话其实漏讲了一半。逆境固然要吃苦,但被逆境击垮的是大多数,坚持不放弃的是极少数。

稻盛毕业后进的公司连年亏损,同期进来的同事先后都走了。稻盛也想走,下家都找好了,最后被他哥哥打消了逃避的念头。

无处可逃的稻盛于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索性搬到实验室吃住,专注精密陶瓷开发,每天和粉尘格斗,聚焦产品研发创新。

后来稻盛创立京瓷公司,提出的年度口号是:用渗透至潜意识的强烈而持续的愿望和热情,去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

稻盛和夫认为,热情始于努力,被目标点燃。

先努力钻研,然后产生热爱;做出成果,产生信心;定更宏大的目标,唤醒更强大的热情。

要有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解决办法的决心,要有渗透到潜意识的热情,醒着的时候想,睡着的时候也想。

当制心一处时,潜意识才会打开,透露出一丝神佛的智慧。稻盛一生中有多次类似于神启的经历。

有一次,他思考陶瓷粘合剂,出门被跘了一下,脚底踩了一坨石蜡,忽然灵光一现,用石蜡做粘合剂,烧制时石蜡会融化。

还有一次,烧制的产品边缘总会翘起来,无数次失败后,他真想用手去压住在烈火中翘起的部分,于是诞生了耐火镇石烧制技术。

此后稻盛和夫经手过的项目从无失败。别人问他有何诀窍,稻盛说: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后来京瓷跨界做再结晶宝石,几乎是从零开始。稻盛带领团队用七年时间,瞄准方向一头扎进去。

千辛万苦只能做出在显微镜下看到超细微的结晶;后来造出比豆子还小的晶体,项目进展停留了很长时间。

真正做出祖母绿宝石,已经是七年之后的事情了。靠着渗透到潜意识的热情,他们硬是把项目做成了!

原来的珠宝零售商认为再结晶宝石扰乱原有市场,纷纷排斥。稻盛和夫又重新搭建一整套自己的零售体系!

是永不放弃的热情成就了再结晶宝石。

稻盛说:在剧烈变化的时代,如果缺乏无论如何都要达成目标的坚韧性,企业是不可能取得长远发展的。

4.勤奋:毫无保留地拼尽全力,每天比昨天精进一点。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是稻盛和夫《六项精进》的第一条。工作和生活都是灵魂的修道场,要特别认真对待每天的修炼。

要在相扑的中央就要用尽全力,毫无保留,不要被逼到边缘才开始发力。

京瓷刚成立时,没有资源,没有关系可以依靠,唯有靠个人无尽的努力。

稻盛对员工们说:我们起步晚,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

全力投入工作就会就产生进步,进步会带来热情,热情又被更大的被目标点燃。

2)建能力要用未来进行时

稻盛和夫从来不以当下的能力判断能否接某个项目,他总是接超出团队现有能力的项目,然后拼尽全力实现它。

京瓷刚创业他就敢接IBM的订单,IBM是业内公认的高标准,IBM光是对器件尺寸的精准度要求就超过京瓷标准的十倍以上。

稻盛带领京瓷团队经历了三年地狱般的磨炼,日以继夜地工作,一点一点靠近最终达到IBM公司的采购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他经常对人说,建设能力要用未来进行时。不要低水平的重复,要有突破平庸安逸之心,敢于自我颠覆、自我超越。

3)迭代是聪明人的笨功夫

曾国藩坚持写日记,牛顿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布斯说过“连点成线”。

如果每个时刻的我是割裂的,那么彼此之间就形不成连接,没有累积。

如果今天是对昨天的继承和迭代,无数个你积累形成合力,实现跃迁。

聪明人都懂得自己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简单累积成复杂,坚持迭代,实现指数级成长。

有人每年迭代1次,有人每月迭代1次,有人每周迭代1次,有人保持每天迭代,这中间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5.内观:选择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聚焦能改变的事情。

1)人可以选择反应的情绪

稻盛认为,经过完整彻底的思考,人可以选择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到了一定年纪后,没有对工作有丝毫的不安或焦虑,哪怕他处理的都是极为棘手的事情。

现代动机心理学也支撑这个观点,认知标签理论认为,人对每件事情的感知都打了认知标签,认知标签在前,情绪发生在后。

是大脑给每件事情打的认知标签决定了你后面会采取何种情绪,只是大脑打标签的速度太快,至于人常常忽略这一点,人是可以选择反应情绪的。

2)嗔怒和抱怨都是低效的

稻盛说,烦恼没有用处,不需要在感情上加重心理负担,不要没完没了地折磨自己。

张一鸣说,发火是最低级的领导方式。如果发火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压制员工,只会招致员工内心的抗拒,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服。

挨批评的员工窝了一肚子火,要耗费巨大的心力进行自我调整,影响工作。领导当然可以批评,但前提是站在员工的立场,员工才会信服。

烦恼、发火、抱怨都是个人情绪的宣泄,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3)把烦恼当做名词而非动词

要深刻反省,迅速集中精力到理性思考和行动上,聚焦能改变的事情。对于改变不了的事情烦恼也没有任何用处。

因此要把烦恼当做名词加以理性分析,但是不要把烦恼当做动词使用。这样烦恼就变成了磨刀石,烦恼才会变成菩提。

6.反思:骄傲必定导致灭亡,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反省。

1)满招损,谦受益

稻盛说“谦虚辟邪”,意思是只要谦虚就不会失败;只要谦虚,恶人就无法靠近。

历史一再清晰无误地告诉我们,不管多伟大的文明、多伟大的个人,骄傲一定会招致灭亡,唯有谦虚才能持续成功。

2)如何做到真正谦虚?

基督教认为骄傲是人与生俱来的原罪,是无法完全克服的。人一旦取得些许成就,心里就难免滋生骄傲自大的情绪。

稻盛认为经营者的人格最重要,越有才能的人越要谦虚,因为生命、钱财、能力、地位都是上天赐予人暂时看管的。

关键是意识到能力乃天赐,成功不属于个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自以为是、自以为能,把一切功劳都归于自己。

活着就要感恩,感谢周围人的支持,感谢上天的厚待。因此要克己奉公,把自己的利益搁在一边,以集体利益为重。

3)每天剧烈的反省

凡人修仙传的男主是资质平庸的韩立,他不知疲倦的努力修炼,但这不是他成功的关键。

韩立能够快速崛起的关键是他捡到了一个开了挂的小绿瓶,能够短时间内加速灵草成长。

小绿瓶是修仙加速器。起点低、开始像乌龟一样慢的稻盛和夫,他的小绿瓶又是什么呢?

是反省,每天剧烈的反省。

大多数时候,成功是成功之父,因为成功的DNA是可以复制的。

缺乏反省,成功是失败之母。人成功后的骄傲孕育了日后的失败。

配合反省,失败才可能是成功之母,失败中孕育了成功的可能性。

稻盛和夫说人生须时时反省,通过每天自我反省,修正方向,磨炼灵魂,提升心性。

他坚持每天反省,经常激烈的反省,旁若无人地大声斥责自己,在旁人看来都不是正常能做出来的举动。

稻盛说,人的心灵好比庭院,反省就是耕耘,不每天反省心灵就会长满杂草,出色的园丁会培育美丽的花草。

四、最后总结:六项自我修炼

稻盛和夫依靠敬天爱人的信念、渗透到潜意识的热情、永不放弃的信念,日拱一卒的勤奋和反思,成就了现实版的凡人修仙传。

他说,任何人只要付出同等程度的努力,就能做到他所做到的。

他的修炼方法概括起来并不复杂,罗列如下,关键在于能否坚持每天重复做。

布施=利他vs欺人:是否有所贡献?是否交信谋忠?

持戒=克己vs贪婪:是否损人作恶?是否占为己有?

忍辱=坚韧vs萎靡:是否妥协气馁?是否热情仍在?

精进=勤奋vs淫慢:是否用尽全力?是否迭代进步?

禅定=内观vs嗔怒:是否伤害他人?是否牢骚抱怨?

智慧=反思vs骄傲:是否自以为能?是否感恩他人?

Wilson

20221225

Ponta Delgada

参考

《斗魂:稻盛和夫的成功热情》

《特别认真地生活》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

《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嘱托》

《六项精进》

《经营十二条》

你可能感兴趣的:(凡人修仙传之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