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

《刻意练习》提到一个词: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其实,简单开说,心理表征就是你对一个事物的下意识的理解和反应。比如,当别人提到"狗"时,你在脑海里可能会马上浮现全身毛绒绒,四条腿、摇尾巴的动物,也可能会联想到忠诚;如果你自己家里养狗或者是饲养员,可能会产生更为细致的形象。这就是心理表征下你对"狗"的理解和反应。

可是如果一个从未接触过狗的人,你对他说"狗",狗这个词对他没有也什么意义,他需要从脑海中调动关于狗的知识标签。可是当他花足够多的时间与狗在一块生活玩耍,他开始了解狗狗们,而他所了解到的这些全部信息都被整合到一个全面的概念之中。这个概念由狗这个词来表征。在此之后,当他再次听到狗这个词时,不必搜索记忆,便能想起有关于狗的各种细节,而且这些信息都可以即时访问。

因此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里表征。而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促进技能的形成。技能与心里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确有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练技能。

很多时候,学生学不会,就是因为他没有创建足够的心理表征,这种时候,教师应该帮助他创立这种心理表征。

但要注意一个要点:心理表征≠知识的多少。很多时候,恰恰需要少而精的知识点,以帮助其创立心理表征。

这种心理表征的创立,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样知识,绝不是教师说一遍“这个容易错,你们都记住了,要好好学”这么简单,它必须是一个学生自己反复练习和强化,真正在心理上创立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以前问学生7×8=?学生可能会想到乘法的意义由7个8相加等于56。而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之后,再问学生7×8=?学生会脱口而出等于56。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7×8的心理表征。这时再教学生更高难度的相关知识,学生会充分利用之前的心理表征快速建立新的表征。可是之前没形成心理表征的同学学起来就有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