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怎么做】一起走出拖拉磨蹭的泥沼(上)
【学习笔记】
1.寻找背后的原因
孩子做事拖延只是表现,原因不同孩子不尽相同,观察并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循序渐进持续去改善。
2.缺乏时间观念
由于缺乏时间观念造成的拖拉,需要帮孩子建立对时间的感知。
培养时间观念,先从养成看时间的习惯入手,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当我们把行为、事件跟时间联系起来,时间单位才有意义。
——因此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看时间的习惯,平时家长都习惯快点,习惯各种催,这些都是停留在感觉层面的。
比如,培养阅读的习惯,从翻开书开始
培养时间的习惯,从看时间开始,家长可以给孩子配备手表或手环,让孩子自己报时间,如果能够结合一些约定和日常计划表那就更好了,让孩子自己的计算时间。
还有家长也可以配备一个倒计时器,跟孩子一起玩玩预估时间的游戏,看看谁预估的准确,如果孩子预估的很准,那孩子就会很开心,此时我们家长也配合一下,表示自己甘拜下风,让孩子获得赢得感觉,从而可以激发孩子期待继续玩的这个游戏,因为家长越投入,孩子就越期待。
3.训练感知时间的方法
对于时间的感知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比如:5分钟时间你能够削几个苹果呢?如果做过,计算过或者测过,那你就很清楚。
所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不断把时间和行为联系起来,慢慢的孩子们对于时长会有越来越准确的评估,也会对时间的感知变得越来越强烈。
训练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重复。
4.不想做,不感兴趣引起的拖拉
由于意愿度和做事动力不足引起的拖拉,需要去定位孩子不想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难求,真正需要花功夫的是观察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比如:不吃饭,有可能不饿,或者看电视被硬拉来,还有饭菜不好吃,刚刚被老爸训了一顿或者身体不舒服等等,一定要找到具体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制订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做时间安排表时,小朋友A、B坚持认为自己5分钟可以完成拿衣服、洗漱、洗澡、穿衣服等一系列动作,A的家长立刻要求孩子改为20分钟,B的家长看到孩子非常坚决于是跟孩子商量:先按照5分钟来,以后对此安排计时,若时间不合理再修改。
练习
——“孩子为什么会做不太合理的计划?您认为哪位家长的做法更合适?”
【反思复盘】
1.孩子拖延只是表象,必须找到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缺乏时间观念的本质是没有培养孩子感知时间的能力,因此可以经常对生活的事件进行预估时间,最好采用做游戏的形式,可以慢慢的培养孩子感知时间的能力。
3.对于不想做或不感兴趣的拖拉,需要找到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