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有感

  偶然之间读到了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纪念了1931年死于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的五位左联年轻人。不同于如今经常看到的烈士纪念文章或榜样学习文章那般,像是有所模板一样,让人觉得乏味,不堪细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很详细而自然的讲述了他与柔石,白莽,冯铿三位烈士的相识,交往乃至评价。(冯铿女士来自我的故乡汕头,让我也多了一份感慨,像是在了解一位老乡的生平。虽然对她着墨不多,且评价不算多好。)

 几位年青文人,为了革命奔走,有理想,有纲领,有自己的价值观。而平时为人如同常人一般,窘迫,罗曼蒂克,或敏感,就像一个活生生的身边可见的人,但是他们为革命所作的事情又叫人这么的敬佩,这么的叹服,他们是用一种不愿回头的姿态冲在了追求革命,追求理想的第一线。如今在香港叫喊吹嘘,狐假虎威的所谓追求自由的“青年”既无理想又无敢牺牲之精神,纯粹为外人所挑拨,为利益所驱动而去暴动,在看到几十年前的这些革命先烈之时难道还有脸继续去行他们所行之龌龊之事吗。

烈士的头衔,文章的纪念意义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心头难免有些可以窥见结局的遗憾。他们终究还是牺牲了,那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为了理想,为了革命,失去了生命。

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为了忘却的纪念》

 让我更加感慨的是,殷夫先生,这位13岁便有革命之觉悟的诗人。让我惊诧的是,他的哥哥徐培根此时正是国民党的一名参谋,不日便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而这位国民党高官的弟弟毅然决然和哥哥决裂,写出来《别了,哥哥》,《我从一个阶级冲进另一个阶级的过程,就在这一刹那完成了》两篇慷慨激扬的文章。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说到了,在不知道殷夫真名的时候,曾在他书中找到了一篇匈牙利裴多斐的诗歌《生命》的译作: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里面写了一个名字:徐培根,正是他哥哥的名字。也许这正是殷夫一直想和哥哥所说的话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