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刚蒙蒙亮,黄正德等龙阳村的黄氏宗族理事会的负责人就出现在了祠堂门口。
黄义明带着一班龙阳武术队的村民先行到达,拿着龙阳棍,在广场空地上练习了一会龙阳棍法。这祖先流传的武技,已经很久没有露出今天的杀气了!
根据昨晚的安排,上午八点多,龙阳村民就三三两两地手持木棍陆续到黄氏宗祠前广场集合,不到九点钟,广场上便站满了上千名村民。
几百年来,龙阳村每家每户里至少存放着一根以上的看家护院的龙阳棍。
根据习练者的身高、力气,每人都会定做一根使用起来能得心应手的重量和长度各异的龙阳棍。有的棍子还是祖辈留下的。
虽然龙阳棍平时摆放在入户大门的背后或厨房冰箱旁,大多都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但擦拭干净后的龙阳棍此时在朝阳的照耀下却闪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因为被演练过的龙阳棍一般表面都浸湿了演练者手中的汗水和油脂,因此表面光滑而富有韧性。
龙阳黄氏的族老、乡贤、干部都站在宗祠门口台阶上看着众人。
作为龙阳村党政一把手兼武术总教练的黄义明站上宗祠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左手握着棍,右手拿着喇叭大声说道——
“龙阳村的兄弟叔孙们!昨天美澳乡凭借着大乡里,跑到我们龙阳村的地界上抓走黄智扬,后来自认为人多势众,竟然敢下战书跟我们约架。分明是看我们人少好欺负!我们打不打啊?!”
“打!打!打!……” 村民们手握龙阳棍高呼着。
黄义明拉开嗓子继续说道:“对,我们龙阳人从来不惧怕跟美澳打架,因为我们手里有龙阳棍,棍打一大片,一棍顶十人,今天就让美澳人尝尝龙阳棍的厉害!”
“好!……” 村民们欢呼着,似乎看到了自己胜利归来的样子。
黄义明看村民斗志旺盛,他更有信心地:“我们龙阳棍是由抗倭名将俞大猷将军传给我们先祖的。最多的一个套路有一百零八招。等下我们只带大家演练其中最实用、最厉害的十二招,便足以对付美澳乡可能持有的铁棍,就算他们敢出利器,我们龙阳棍也有长度的优势,可以让对方无法近身。”
他提高声音喊道:“不过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龙阳棍法的精妙之处,实际上并不在于一人一棍武术的高超,而在于阵型和配合……”
在黄义明的指挥下,将第一梯队近千人分成八个方队,每个方队选出一个队长,三个副队长,排成三列,每列三十人左右,要求每个方队的人严格听从这四个队长的指挥。
然后他让龙阳武术队的人按方队教村民演练那最实战的十二招棍法。
他自己则把八个队长和二十四个副队长叫到宗祠里传授阵法与配合。
按他的计划,会在八个方队的所有棍子贴上一圈不同颜色的广告背胶纸,其中四个方队作为中阵,两个方队作为左阵,两个方队作为右阵。
左右四个方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包围穿插和侧击,中间四个方阵除了迎击正面之敌,还有吸引正面之敌,相互照应的功能。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任务实际上落在左右四个方阵的肩膀上。
龙阳村还有第二和第三梯队,武器上也圈上颜色,用以补充和协助前面方阵。
村民们在广场上练习棍法,一招一式,一捅一拉,无比显示着这龙阳棍法犀利的气势!
警察从潮汕市交通指挥中心的实时交通图上可以看到,潮汕市区通往龙澳两村的唯一一条公路,一大早就出现大量车流涌入,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车流还是从潮汕市高铁站和高速路汇集过来的。
美澳乡有了陆湖寨的鼎力相助,自然龙阳村也迎来了玉凤坑赵氏村民的加入。
玉凤坑赵氏理事会会长赵长青一早就用村委会的大喇叭广播,号召全村男丁放弃明前茶叶的采摘制作良机,维护龙阳和玉凤两村几百年互助团结的传统,要出人出力帮助龙阳村战胜强敌。
玉凤坑身体强壮的男丁尽数出动,骑着摩托车、开着轿车奔赴龙阳。玉凤坑此次前来助阵,不仅来了三百多人,还带来了五十顶大竹盾牌和一百顶小竹盾牌!
大竹盾牌是用两个晾晒茶叶的竹簸箕组合捆绑在一起,放在地上直径足有人的胸口高,用以较远距离的防卫。
小竹盾牌是用茶农平时戴的竹斗笠做成的,可以套在手臂上用以近身防卫。
黄义明将这些盾牌分发到各阵前,使得龙阳棍阵更加攻守兼备。
黄忠勇则停止营业,给龙阳村运来大量的食材、大锅和厨师,中午时候做大锅饭给需要的人吃。
临近中午,龙阳村炊烟袅袅,各家都在为家里的男人和远来助阵的亲朋准备一顿好饭。
大战临近,龙阳得到暂时的宁静,大家憋着一股气,有的喝茶聊天,有的喝酒壮胆,有的还在准备上阵的鞋帽衣服水等“装备”。
本文改编自余源鹏所著的2019年11月出版的以潮汕为故事背景的当代长篇房地产开发全流程与寻找三大宝藏及四大东南宗族争斗民俗小说《千年宋井》
本文摘录自余源鹏所著的2019年11月出版的以潮汕为故事背景的当代长篇房地产开发全流程与寻找三大宝藏及四大东南宗族争斗民俗小说《千年宋井》
2020年2月25日《潮州日报》发文介绍:
该书于2020年在汕头广播电台《讲古台》栏目由袁中录老师全书精彩演播,敬请收听:
《汕头日报》于2020年5月31日刊发文章《从寻宝小说窥见半部潮汕史》:
汕头电视台《民生档案》节目于2020年7月13日播对作者余源鹏的专访片《千年宋井——属于潮汕人的寻宝之旅》,解密小说潮汕寻宝小说《千年宋井》中所讲述的三个潮汕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