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二十多年,我才发现一直活在别人的看法之下

在我开始写作之前,我与内心做了激烈的斗争。

争斗的目标不是在于我文笔好不好,没有人看怎么办?而是在于别人对我文章的看法,或者说对我这个人的看法。

当然,如果是好评,那我肯定会欣然接受,甚至可能会高兴好几天;就怕是差评,那么我可能开始否定自己的文章,甚至否定自己,总是想写的这么差干嘛还要发表出来丢人现眼?

其实,不只是写文章,从小到大我也一直活在别人的看法中,我害怕得到差评,所以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承受能力也在增强,我已变得不再敏感,但是每换一个新环境,每做一件新事情,当初的顾虑又重新出现。


其实,把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看得太过重要是人们常犯的错误。也许是本性使然,也许是伴随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而产生的。不管怎样,这一错误对我们的行为和事业都产生了超乎常规的影响,不仅损害了我们的幸福,甚至左右了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我们从小被教导要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人,供人欣赏,却没有教导我们如何化解来自外界的批评、恶意,以及自我产生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样的教导使我们更加敏感,就如含羞草一般,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蜷缩起来,自我保护。

我相信这种人都会有这种经历,突然有个人看了你一眼,然后就给旁边的人小声说些什么,而你刚好捕捉到了这一情景,这时你的心里波涛汹涌,此起彼伏,一边推测他们可能说的话,一边计算着自己面临的各种结果。

“他们是在谈论什么?不是在谈论我吧?”

“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他们吗?没有啊!”

“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不会是对我有意见吧?”

......

“他们会不会告诉别人,关于对我的看法,那我该怎么办?”

“要不我去问问,还是找个人问问?”

在忐忑不安中,我们等待事情的结果,结果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什么都没有发生。也许,他们只是在谈话过程中不小心瞅了我们一眼,我们却一直自作多情。


我觉得这种事情还算正常,更有甚者,能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压过对死亡的恐惧。

1846年 3月 31日《泰晤士报》上一篇关于对托马斯·韦斯执行死刑的报道。

托马斯·韦斯是一个手工制作学徒,他报复谋杀了自己的师傅,在执行死刑的那天早上,监狱牧师很早就来到犯人的身边准备为他服务。韦斯举止安静,对于牧师的劝告没有丁点儿的兴趣,相反,他心里唯一惦记着的事情,就是在那些目睹他结束自己可耻一生的群众面前,能够壮起胆子,表现出勇气。

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韦斯步行穿过大院向在监狱里搭起的绞刑架走过去的时候,他高声发话以便让旁边的人能够听见:“啊!正如多德博士所说的,我很快就要知道那一个伟大的秘密了!”当时,他被绑着臂膀,但他不用别人的搀扶就迈上了绞刑架的梯子。走上梯子以后,他向左、向右两边方向朝观望者鞠躬。聚集在下面的人群对此举立即报以雷鸣般的赞许声。

在同一年的法国,一个伯爵因为试图谋杀国王而被判处死刑。在审判过程中,他担忧着能否穿戴体面地出现在元老院。到执行死刑的时候,他为能否获准刮胡子而忧心忡忡。

一个人已经可以看见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了,此身之后,将是那漫漫无涯的永恒。但此时此刻,他并不关心别的,而只是专心一意地要给那群凑热闹的乌合之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使他们压倒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换个思路想想,我们在乎别人的看法,是在乎看法本身,还是在乎看法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其实,我们最害怕别人的看法对我们产生坏的影响,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形象在一瞬间轰然倒塌。爱美是人之常情,就好比天鹅总爱梳理自己的羽毛,而我们总爱穿干净的衣服。可再往深处探究,我们就会发现,过于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还是虚荣心在作祟。

大多数人还是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视为头等的重要,他们关注别人的看法更甚于关注那些活动在自己意识里面、因而与自身有着更加直接关联的事情。这样,他们把自然的秩序本末倒置,别人的看法好像就是他们的存在的现实似的,而自己意识中的内容则反倒成了自己存在的理念部分;他们把派生的和次要的东西看成了首要的事情。他们在别人头脑中的形象比起自己的本质存在更令他们牵肠挂肚。这种把非直接为我们所存在的东西作为直接的存在来加以看重的愚蠢做法,人们称之为虚荣,以表示这种渴望、努力所具有的虚幻和空洞本质。同样,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轻易看出:这种虚荣为了手段而忘记了目的,它和贪婪同属一类性质。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恐惧都确实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有关,甚至我们的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同一根源。

虚荣不仅使我们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更在不停地给我们内心施加压力,将“名誉比生命还要宝贵”这一格言刻在我们心里。我们喜爱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在乎别人的看法,其本质还是利己主义。哪怕是为了追求完美,其本质亦是如此。


因为太过注重别人的看法,我们的心里备受压力,时时刻刻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仿佛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慢慢地,我们开始怀疑自己,从外在到内在,像警察一样不断审视自我,然后否定自我,甚至开始向往隐居生活。

隐居生活之所以对于我们的心绪宁静有一种特别良好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视线里。这样,我们就用不着时刻担心别人对我们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看法,我们也就得以恢复真我。同样,我们就可以躲过许许多多真正的不幸;因为拼力追求纯粹观念性的东西——更正确地说,应该是别人的不可救药的愚蠢想法——会把我们引入不幸。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我们拥有的那些实在的好处,不受干扰地享受它们。不过,正如这一句希腊文所说的那样:“高贵的也就是难以企及的。”

其实,我也曾向往过隐居生活。用我当年的话来说:“既然我改变不了自己,那我就改变环境。”身边没有人了,也就没有所谓的别人的看法了。

当然,我的想法有点浅薄了,说好听点是修身养性,说不好听点就是逃避现实。也不知道那些在深山隐居的高人是何种想法。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

因此,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情以及他的意欲活动。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东西时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这个世界因为各人头脑和精神的差异而相应不同。

有了这种观念,我们就能知道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蕴育不同的人,因为每个人的独特性,所以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就不同,产生的看法更是千差万别。由此可见,我们不可能统一别人的看法,更不可能获得全世界每一个人类的赞美。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在乎别人的看法,那我们的生活一定不会幸福,因为我们为之付出努力和心神的是一种既定的事实——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统一每个人对你的看法。

现在看来,我们为之伤神又伤心实在是太可笑、太可悲了。

要是太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那真是抬举他们了。


如果一个人是否具备价值只能取决于这个人在别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子,那这样的生存将是悲惨的。

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悲惨地生存了几十年,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将格局放大,不再拘泥于既定的事实,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摒弃这一普遍且愚蠢的想法。

此时,我们内心的安宁和愉快就会令人置信地增加。同样,我们的举止和态度会变得更加自信、踏实,更加真实和自然。因此,一个真正有自尊的人面对侮辱、诋毁会淡然处之。如果做不到漠然对待侮辱和诋毁,那么,机智和修养也将帮助他顾全面子和掩藏起怒气。

其实,这篇文章不仅是写给大家,也是写给我自己,因为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个过度注重别人看法的人。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所以我将自己暴露在大众的眼中,任由评论。

最后,我想说:“也许我们在乎的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我们自己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了二十多年,我才发现一直活在别人的看法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