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讽刺(契诃夫笔下的俄国)

最近读到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选,被字里行间流露的那种犀利与尖锐所震撼,便想着去了解一下19世纪的俄国和这位与欧.亨利,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小说家的契诃夫。

安东.杜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小说家与剧作家,应为维持生计而结缘文学创作,与我国文豪鲁迅先生相似,同为学医出身,也正因为此契诃夫积攒了足够的社会阅历和人生冷暖,这为其整个文学生涯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与情感支持。

契诃夫一生共创作四百多小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小官吏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契诃夫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姐妹。”读过他的作品后对于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契诃夫往往通过一个小场景,一个小人物,以简洁明了的笔触勾勒小说的情节,对于人物的塑造往往简单,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真切形象的人生百态,契诃夫笔下语言平静客观,少有主观的情感起伏,却将沙皇统治下俄国底层人民的挣扎,迂腐贵族的麻木,腐朽制度的迫害,深深印刻在了读者心中,让读者思绪万千。情节虽然简单明了,却跌宕起伏,虽无欧.亨利突转笔法的令人惊心与意外,却也令读者的情感与思路百转千回,感慨万千。

契诃夫的文字是极具讽刺性的,这就与“意”产生了联系。契诃夫的讽刺没有一种强烈的刺激感,却是以加大篇幅的犀利语句整体性的抨击一个现象或是一个制度,这使其文字所有的力量持续而有力。如《小官吏之死》中,契诃夫对于小官吏前后荒谬行为的逐笔刻画,以及潜移默化的心理描写,用荒诞情节,抨击了沙皇俄国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各官吏灵魂里对于政府制度的奴性和麻木。同时这样的描写也被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胖子和瘦子》中,瘦子从稍带轻蔑的骄傲到惊愕与谄媚的转换只因为一个“三等文官”,该文中对于两人儿时关系的描写更是增添了文章的讽刺意味,表现出了沙俄社会对于童真,友谊的磨灭与摧毁。说到这就不得不谈谈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社会。

在俄国受到英法两国入侵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了农奴制改革,这使俄国逐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处于社会底层的农奴们看似成为了自由人,却在赎地过程中,被政府与贵族榨取了大量资金,但这次改革相当不彻底,俄国依然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正是在这封建落后与资本压迫相交织的时代,俄国社会体现出极致的黑暗。这同时也对俄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本就是本着为巩固沙皇统治而生的制度,自然毫无民主与民生可言。虽然沙皇被称为农奴的慈父,但这更加显现出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阶级的无耻。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契诃夫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对自由的主张,对独立的追求,对于抗争者的支持,对于堕落者的讽刺……托尔斯泰说:“契诃夫是印象派画家,看似无意的一笔,却出现无法取代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契诃夫的笔触,让我们翻开书卷,走进19世纪的俄国社会,走进契诃夫的精彩人生与细腻情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致讽刺(契诃夫笔下的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