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湖山里人家堂房里的簸箕

        唰唰唰,叵叵叵;一位瘦小老妪站在堂房中央捧着个大簸箕,双臂呈锐角六十度,双手紧握簸箕边沿,一边簸,一边转,一边抖,鼓着腮帮子边吹簸向空中的米粒,仿佛要吹开大米与谷粒的距离,转几转后把少许带谷粒的碎米抛向空中,撒在前方不远的地上,引来成群的公鸡母鸡;自己蹲坐小木矮凳上,双膝架着那只会唱唰唰唰,叵叵叵的簸箕,优雅地从旁边拿起副黑框老花眼镜,眼镜把手系着条布带子连接着另一边眼镜把手,形成一个固定的环套,眼镜不是戴在鼻梁上,而是坐在鼻翼两边,更准确点应该是挂在耳廓套在颈脖上。低头仔细地拔拉簸箕里的大米,从大米中拈出少之又少的谷粒,精力完全沉浸在大米与谷粒的世界,外界偶尔发出什么响动,她的眼睛会从眼镜的上方露出来直视发出响动的地方,好象那双满布鱼尾纹的眼睛能替代耳朵工作一样,能找到声音发出的源头。这种画面感动静自然,簸箕因形大在画中占到了主角地位。

        东江湖山里人的簸箕,主要承载晒食品菜肴和一些老妪,农妇,家中存储的琐碎,一年四季里有晒不完的菜肴,杂粮,米制品等。

        东江湖内各乡镇未关闸前到冬至节后,家家户户用两条长凳套在一起架两组,中间两根长竹篙连接,簸箕,竹晾板,米筛,麻筛,砣箕,禾筛,器具底下垫一块白洋布,晒一种湿米坯叫“冬粉”的食品。

        冬粉用糯米配粳米或籼米,比例七比三,六比四,五比五,将两种米配好洗净后,涨发一天上石磨磨成浆,罗布口袋把浆汲盛,滤干些许水份,顺时针缴罗布口袋袋口,直到把多余的罗布紧连米浆,缴的结反扣在两条长条凳上,扁担竖压米浆中心,一头固定扁担压下去再稳定另一边,把石磨下的田字架搭上去,上下石磨堆在上面,米浆水份直往下流到脚盆,从太阳落山压到夜里,再从黑夜榨到清晨,待初生黎明在天边染红晨霞,才将五花大绑的罗布口袋松绑。

        孟冬霜满大地地清晨,阳光温暖地照在铺满纱布的竹制晒具上,男人卸下了凳上的罗布口袋,脚盆上架着田字木架,罗布口袋反时针结开,女人端来木盆,从罗布袋中掰开结成硬块的一角放入木盆中,双手端起木盆,身体一扭并别在了右掖下,快步走到禾坪的双凳架旁放下,把盆里的米坯分成几斤一砣的块,抓一砣到簸箕里,拧开成十几二十克左右不成形的米块,排列在太阳下晒干随时可用。

        经过冬至阳光照射的米坯块,有股阳光特殊的味道渗透在里面,阳气十足,油炸后用焦糖煮,出锅撒上炒香的芝麻,松软适度,色泽金黄,糯到心里美,甜到心儿尖,香到心坎坎上。

        东江湖里人却偏不那样做,他们别出心裁,冬粉加水发湿后,搓成汤圆,汤棍,汤饼,煮入醪糟酒汤中,调入甜味,水冷时打几个鸡蛋入锅,每次用锅铲都轻手轻脚,唯恐吵醒了锅中的冬粉糍粑,水温上升的瞬间,白胖胖的汤圆,汤棍,汤饼和冷水蛋一起在锅中心簇拥舞蹈,慢慢浮出水面,分散排开,粒粒可数,件件可辨,撒点红枣碎装饰碗面,白里透着红。

        来客没赶上正餐急用,或赶事情来不急用餐,零时搓,灶镗升火,水开那会儿,已分件完毕;有妇人心疼老公,夜里加餐煮给老公吃,说老公白天干苦力累,吃了冬粉糍粑下地有干劲,到那儿都有用不完的劲,使不完的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江湖山里人家堂房里的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