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六辑/566/1001』《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10 丛非从著

你回避社交,不是因为你内向(部分节选)

与人连接,是那么的美好。喜悦与人分享,喜悦就会加倍;难过与人分享,难过就会减半;孤单与人分享,孤单就会消失;困难与人分享,就会得到帮助。有一个人或很多人能在你身边,接纳你、允许你、关注你、认可你、看见你,是多么滋养的一件事。

关系是滋养人的,而外向就更加容易得到关系。所以似乎外向更加符合人性。那么是谁修改了人类最初的设置,把人变得回避社交, 开始内向了?

对婴儿来说,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时候,他就慢慢学会不哭了。

当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人就会回避社交— 趋利避害的本能。果子好吃,人就会想吃。果子变坏的时候,人就想扔掉。对婴儿来说,他表达需求,如果得到满足,就会更加渴望关系。

如果需求被忽视,他就会怀疑关系。如果需求被否定,他就会逃避关系。如果还反过来被要求,他就更想逃避了。

婴儿哭泣时, 妈妈是什么态度很重要。在他长大的过程中, 他是否被环境允许和接纳,他是否被认可和看见,他是否自由,他是否能做自己,他周围的关系有没有在滋养他,都决定着他怎样感受关系。

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孩子就会回避关系,因为他在关系中实在没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忽视孩子,看不见他的需求,看不到他的委屈、难过与害怕,还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礼貌;当孩子感觉到恐惧与无助的时候,妈妈不帮助他,反而指责他各种不好,提各种自己看起来很对的要求,否定他、嫌弃他,让他不自在,孩子潜意识里就会对关系产生恐惧。为了生存,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好累。

久而久之,累成为一种常态,孩子就不会觉得焦虑和累了,他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关系即要求、关系即评判、关系即压力。关系成了负担的代名词。

这种累与焦虑,在孩子长大后每当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被激活。最后他发现,还是跟自己待着比较舒服。

跟别人在一起,你总觉得应该好好表现才踏实,应该掩饰自己不好的一面不被人知道;总要刻意表现与掩饰,不能乱动乱说,生怕别人发现自己哪里表现得不够好,批判、嫌弃自己。

跟别人在一起,你还要顾及对方怎么看、怎么想。有时候你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处处照顾对方的感受,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

想想就很烦,好累。

这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是被接纳的,不相信别人对自己没要求。

即使别人对你好,你也不敢接受。人家愿意跟你建立关系,愿意滋养你、爱你、对你好,是因为你值得。你却总有一种受不起的感觉,不敢享受,你总想着给别人添麻烦了多不好,压力好大。

来不及感动,你就开始了焦虑。

来不及好好享受,你就想着怎么回报人家。生怕自己欠了别人的,生怕别人觉得自己自私,生怕因为自己没付出搞砸了关系。你根本无法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思考•灵性新苑‖第六辑/566/1001』《允许你自己:遇见完整的自己》10 丛非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