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笔记2

发现那棵树

      当我们看到一片森林,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但是让我们描述其中一棵树的样子,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

    每一年我们都会遇到新的毕业生,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多或少的闪烁着些许个性的亮光。然而在我们的心里却早已确定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主张,我们希望把它变成一样的孩子,让他们全都变成“好”学生,尽管每一个教师内心好学生的标准朦朦胧胧,我们却不遗余力,殚精竭虑的把学生引向这条标准的大道。

    然而这棵树与那棵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只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经营森林的大自然无法关照千姿百态的树种,于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有了黄山险峰的松涛和长白山白桦林的色调。

    我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只会欣赏松涛,护白桦,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发现每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

    发现那棵树不仅仅依靠教育者主观的肉眼,未知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气候,养料更加重要。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饥饱,对孩子们来说,能够为之搭建合适的成长平台,丰富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则是他们自我发现的前提。只有当一个孩子在高端数学里感受到智力的挑战,在科学探究实验中享受的不尽的乐趣,在戏剧课的舞台上认可了自己的领导韬略,他们才有可能萌生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因为只有在不一样的生态里,那棵树也才有可能变得不同于这棵树。

        发现那棵树需要教育者的胸怀,由于我们的成长经历和价值判断,由于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在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内心早已有了一些理想之树的轮廓,甚至清晰的标准。如果没有时变,事变的思维和宽广博大的心胸,我们很容易像魔鬼,让每个人都躺在一张魔床上,把他们锯的一样长,佛罗伊德说过:一个孩子即使在最慈爱的父母那里长大,他的内心也会留下很多的创伤。因此,千万不要把教室变成一言堂的地方。

  让学生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个人如果几十年都在扮演着一个角色,一旦改变之后,的确难以立刻适应。选课走班之后,每一名学生都有着各个学科不同的教学班集体。在难度最大的数学教学班里,一位学生可能是全校瞩目的“学霸”;但在音乐剧里,他可能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在生物学科教室里,他已经俨然成为学科助教;而在机械技术的课堂上,他却不过是一位初级学徒。当每一名学生,在每一个学期里,都选择在近十个不同的教学班集体,学习生活时,每一个团队都需要他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贡献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他在每一个团队中的位置如此不同,谁都不会以他在另一个团队里的地位来确定,他在本团队的位置。因为现在的教学班已经不是那个固定的同学们天天私守在一起的行政班,已经没有了官方赋予的地位和光环,一切需要重新努力,一切全凭素质和实力。多一些经历可以减少一些人生存危机,同样一个人只有敢于也能够在云谲波诡的人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他的人生才是安全的,也才有可能是丰富多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