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受人际关系的困扰?建议你看看这本书

似乎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不想参加同事的聚会,又怕被说不合群;总是担心自己在别人那里的评价不高。

受到人际关系困扰,并希望如果没有人际关系就好了的,恐怕不止你和我。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总结:

“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要除去所有烦恼,唯有独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

但这根本实现不了呀。

摆脱人际关系是不可能的,那是否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受人际关系的困扰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们,是可以的。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岸见一郎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的认证咨询师,曾写过多本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著作,其中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成为百万畅销书,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日本自我认知之父”。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称号。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达到自我完善的能力,要进行自我解放,而不是自我束缚。

《被讨厌的勇气》带领我们走入阿德勒心理学,帮我们分析生活中烦恼的根源,并给出具体对策。

这本书采用的是对话体的方式,通篇都是一个烦恼的青年和哲人关于人际关系、幸福和自由的辩论和探讨。

阿德勒的思想深入书中,但我们即使不了解阿德勒,也能看懂这本书。很多我们遇到时,迷茫而无解的问题,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答案。


图片发自App


自卑感VS自卑情结

觉得自己不优秀的人,容易有一种自卑感,原因不外乎外形不好,工作不好,等等。

你所不知道的是,那些我们认为优秀的人,也有自卑感。

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理想状态的需求,但有时候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达到理想,于是就会产生自卑感,所以人人都会有自卑感。

阿德勒说自卑感不是病态,而是

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换个说法,自卑感不是坏事,反而是一种动力。

但如果把自己自卑的事情当成借口,就会变成自卑情结。

比如一个人学历不高,有自卑心理很正常,但因此觉得自己就不可能做出成绩了,人生就失败了,这样的自卑情结就有危害了。

有自卑心理,但又不愿下定决心去弥补,怀揣着自卑情结,就会越来越消极,或者走入另一个极端。

有人心里极度不自信,就会通过另外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比如在口舌上一定要战胜别人,再比如过度追求名牌服饰等。卖惨,也是通过暴露自己的不幸达到支配别人的目的。

不要怕有自卑感,那是因为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追求。但不要沉溺在自卑感里,让它变成自卑情结,而是努力去成长,弥补欠缺。

人际关系的烦恼在于没有学会课题分离

我们有时候会因为别人的意见而困扰不已,尽管这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比如婚姻,生育,做什么工作等。

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以至于总是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

如果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就相当于活在别人的人生里,这样既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那想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是不是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当然不是了。


图片发自App


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开就行。

说白了,谁的事就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

怎么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很简单,只需要考虑: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结婚,那ta要自己承担没有伴侣的结果,即使独孤终老也是孩子承担这个后果。

孩子和父母喜欢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婚姻不幸福的后果也是孩子自己承受。

那么,“孩子是否结婚”就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对孩子找的对象不满意”才是父母的课题。

那就放任不管了?也不是。父母可以和孩子谈,了解孩子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但不是横加干涉,更不能以死相逼。

或许很多父母觉得帮孩子做选择是为了孩子好,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仅干涉了孩子的课题,有时往往出于的也是“为自己好”,而且父母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把孩子的课题当成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如果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直接帮孩子系鞋带肯定比让孩子自己动手快,但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学不会。

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课题,也就能不断地学习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任何的人际关系都是如此,我们如何选择是我们的课题,别人如何评价我们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法左右。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课题分离,所有的人都只关注自己的课题,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惧怕被人讨厌,也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时,人际关系就变得简单了。


图片发自App


找到人际关系的归属感

进行课题分离,看似解决了人际关系的烦恼,但“我是我,你是你”会不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难道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倡导大家疏远吗?

实际上,阿德勒认为“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终点还是要带来良好的关系,他管这叫“共同体感觉”,通俗地讲就是: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打个比方,你和闺蜜并不会形影不离,可能你不知道她的男朋友是哪里人,她也不劝你和那个死追你的高帅富在一起,但你知道你失业时她会请你吃饭,她生病时,你会心甘情愿照顾她。

你知道,你就在那里。

如何建立起共同体感觉呢?可以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做起。

接纳自我,就是接受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部分,但又关注“可以改变的”,并勇敢地去改变。

对你想建立关系的人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他者信赖。

看到这里,估计我们都会像书中的青年一样迷惑,“无条件地信任”?那不是老好人、傻子吗?

但哲人告诉我们,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给予信赖是自己的课题,如果不想与某个人建立深厚的关系,可以剪断关系。但

如果你不敢去信赖别人,就最终无法与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这其实并不是主张你要去无条件地信任任何人,而是被你当成伙伴的人,你要给予信赖。

他者贡献?牺牲自己为他人服务?

事实上,阿德勒反对自我牺牲。他认为他者贡献是为了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通过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比如富豪做慈善,比如丈夫绕路也要接送妻子上下班,比如妈妈不辞辛苦做了一桌子菜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吃。

他们都是通过对伙伴有所贡献,从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最终找到共同体感觉。


图片发自App

我们把所有的事都分为你的事,我的事,就不会再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苦恼了。

去不去参加聚会是自己的事,别人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与其像上刑场一样去参加社交活动,不如省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干涉别人的生活,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

你无需完成别人的期待,只要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总是受人际关系的困扰?建议你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