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隔代不隔爱》

这本书买来放桌上一年有余,为何没有立马读,想不起原因,但它跟着我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再搬到一个地方。那日晚上忽然想到蔡颖卿老师,想起似乎还有本书未拆,找遍家中放书的地方未得,第二日去办公室,在书柜一眼看到,还未拆封,竟有失而复得之感。

第一次读老师的书,是七八年前的事了,老师的文字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藻,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理论说教,好像就是听邻居聊天,今天家里做了哪些好吃的,都是如何做的,孩子又参与了哪些,最后和孩子一起愉快地收拾完屋子。她说教养在细节里,在家事时光里,那时候甚至都有想过,日后也要开一家这样的家庭厨房。日子如果按部就班地过,也许少些波澜,却多了安定与踏实。可我偏偏选择了一条披荆斩棘般的路,如今想来,大概是有些累了,所以又想起老师的文字。

老师的书,就是你在疲惫地工作一天之后,坐在台灯下,娓娓读来,无论是关于育儿,还是关于女性的自我成长,或是关于家庭,都能给你力量。

《隔代不隔爱》这本书,主要是以她创办的一所短期寄宿学校为原型,与妈妈们以及孩子们之间发生的问题而探讨的一些内容。

这所学校的创办源于老师90多岁高龄的父亲突然病倒,为了照顾父母亲更方便,在父母家隔栋做了这样一个可以寄宿的工作室。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为了照顾父母,而选择在离父母最近的地方工作?父母年轻的时候,我们要照顾自己的孩子,等孩子大了,我们也许又去照顾孩子的孩子。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亦会在离父亲最近的地方做一个工作室。

在第三章《不隔代的爱》中讲到,当孩子慢慢跟我们说:“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跟你说。”我们应当在最短的时间放下手边事去倾听孩子。想到我的孩子,最近常常跟我说,很多时候我不够重视他,他说什么,我都没有立马给他回应,真是感到惭愧万分。选择当父母,就已经不是平凡的一生,更何况是这么好的孩子选择我们党父母。

以及关于孩子的天真,老师因为看到一张5岁孩子的照片模仿了成人的坐姿,提醒我们保护一个年幼的孩子自然成长是很重要的事。在我做了这么多年摄影师,拍了这么多孩子之后,我发现孩子的成人化年龄,变得越来越小。前些年,我觉得孩子要上了一年级以后,天真才会慢慢被磨去,这两年,似乎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入园之后就没了天真。经常听到有些来拍照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不会笑。在拍摄中用怎样的方法去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天真,是我接下来要思维并去做的。

这本书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字数有限,真诚地建议每位妈妈都可以在夜深人静时读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隔代不隔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