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冲刺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孩子突然乱了方寸该怎么办呢?)

中国的小孩,习惯了被安排,不太擅长自己做规划。这是我接触了几百个中学生后得出的结论。

这种情况,在临考试前,尤其是在中考、高考这样的大考前特别明显。越到复习阶段,孩子越不知道该怎么学了,有点自乱阵脚的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学习新课的时候,是有固定的进度和目标的,每天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各科作业就好。但是复习不同,老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这时候,孩子就迷茫了:看着数学,好像公式都记住了,仔细一思考,好像又不会用。再看看英语,单词记住了,可一到完形填空,还是不知道怎么用。眼看着一天天考试临近,压力与日俱增,于是,越紧张越乱,越乱心越慌,越慌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原本是一颗想努力的心,怎料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事不如人愿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

问题的核心在于孩子的目标意识不明确,因而缺少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肯定有人会反驳说,不对,我是给孩子定过目标的,这次考试你的目标是提高30分。我猜,孩子心里会想:“妈,您别闹了好吗?”

而我只能说,30分,是妈妈的期盼,不是孩子的目标,至少不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心理学家对目标系统的作用做过长期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对之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结论是,好的目标,要达到两个要求,第一,要有难度,第二,要具体。

那肯定有人又会说了,30分这个目标很符合要求啊,首先有难度,当复习到一定程度,别说30分,提高10分都有困难。30分多具体啊,比那些“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一定要做到最好”明确多了。

确实是这样。如果这是学期开始之初定的目标,那肯定不错,孩子有一学期的时间去制定规划,行动实践,反馈调整。但已经临近考试,突然提出30分的要求,就像马上年底绩效考核了,领导突然说今年的业绩要再增长20%,想必你也会觉得生无可恋了。

因此,我们需要对30分的目标再做一次拆解,要具体到该学习哪些知识点的目标。

具体怎么做呢?我这里给你讲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倒推法。

所谓倒推法,就是从孩子要达到的结果出发,去倒推孩子需要做的具体事情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个方法虽然简单,却效果明显。在我带过的几百个孩子中,至少有70%的孩子用了这个方法,达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我来说说怎么做?以下是计算题,请准备好计算器。

第一步,确定目标分数。

为了便于对这个方法的理解,我们假设孩子考试只考语数英三科,每科满分100分。无论是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是升学考试,每个孩子其实都有符合自身情况的分数预期。按照我们之前讲到的,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设定这次考试的目标比平时成绩提高15%。我们假设同学A平时成绩是230分,这次的目标分数是260分,细化到各科就是语文80,数学90分,英语90分。于是目标就有了,接下来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确定学习目标。

刚才我们说了同学A的目标分数,这时候就要看看他的实际分数了。我们需要结合试卷来分析,一科一科的看。

首先,他的语文能保持在65分,那么我们来看其中稳定得分的有哪部分?总丢分的有哪部分?语文试卷的结构很明显,基础知识题、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同学A基础题基本不怎么丢分,但是古诗词背诵总丢分,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分数也不高。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制定策略,现在的成绩距离目标80分还差15分,那这15分要想办法分配到总丢分的项目中去。古诗词背诵提分比较简单,给它分配3分,这段时间需要把学过的古诗词好好背一下。作文分数比同学们普遍低10分,那就给作文分配10分。考试作文总是有套路的,比如说好的开头、结尾,以及流畅的过程,就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那么我这段时间就好好准备一下作文的模板,以便考试时候套用,做好这两部分以后,基本可以拿到13分了,剩下的2分,精力不够,我就依靠平时努力和考试时候的一点运气了。

同样的方法再来看看数学,同学A数学的底子不错,每次丢分最多的就是最后两道大题和选择、填空的最后一题。那我们不妨研究一下这两道题常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这类题型的规律和答题思路是什么。越是标准化的考试,具体每个题目考什么的规律性就越强。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选择题最后一个5分,有80%的概率是考方程。那么好了,我们就重点利用考试前的时间对自己的方程解题能力做一个训练,然后再努力拿一下后边两个大题的步骤分,那么提到90分就不是难事了。

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错误中找规律,然后寻找一个重点突破的方向。

最后你会发现,提升30分就变成了具体的几件事情:在保持正常练习量的基础上,第一:准备几个语文作文模板,并把古诗词背熟;第二:数学重点训练一下解方程的题目,找找解方程的常考题目和解题规律;第三:英语背诵几个作文模板和一些常用的高级词汇。

这么一算,提升30分也不是很难。目标,连同实现目标的路径都已经规划出来了。

你肯定会疑惑,这个方法这么简单,它为什么会产生效果呢,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其实,回到我最开始的判断,现在的孩子习惯被安排,不擅长做规划,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是不想学,而是没有从小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不是他不想独立,是老师和家长没有给他独立的机会。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在学校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制定任务,按部就班。回到家,家长只是说你要考第一、考多少多少分,其实只给了孩子一个概念,并没有对实际行动做出指导。

而这个倒推法的好处在于,他为家长和孩子明确了学习的具体目标,也无形当中降低了孩子的学习难度,让孩子知道了怎么做!

最关键的在于,它让孩子看到了自己进步的可能,会对孩子有巨大的鼓励作用。我在以往的实践中发现,越是成绩一般、不够自信的孩子,这个方法对他们的鼓励就越大!另一方面,它把目标聚焦到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上,也减少了孩子拖延的可能。因为大部分的拖延,都是任务对当事人形成巨大的压力造成的!因此,要想孩子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就要帮孩子制定一个既有难度,又具体可实现的目标,再把目标拆解成可操作的行动步骤。相信孩子从不缺少努力拼搏的态度,他们只是需要更高效的方法。而我们能做的,也正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前冲刺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状态(孩子突然乱了方寸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