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

如果你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池塘边玩水,肯定会不由分说责骂起来,更不要说在粪池旁掏粪了,简直无法想象吧?

《窗边的小豆豆》就讲述了一个一年级小孩子掏粪的故事。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首次出版于1981年。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我很久以前第一次看这本书,就觉得应该成为家长们的枕边书,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这一天,小豆豆去上厕所。她有个习惯,上完厕所要向下看一下,这个习惯已经让她掉过好几顶帽子了,而这次更糟糕,她的钱包掉到了厕所里了。这个钱包里没有钱,但小豆豆特别喜欢它,是她的心爱之物。

小豆豆什么反应呢?她没有哭,也没有放弃和离开,而是跑到校工叔叔放工具的房子里,她要干什么呢?她找到了洒水用的长把大勺。她要一个人捞出自己的钱包。

小豆豆绕到厕所后面,找到了化粪池的掏粪口,池子很大很深,小豆豆不敢看,尽管有掉下去的危险,她还是不顾一切地挖起来。她挖啊挖,钱包始终没有出现。

就这样,小豆豆身旁的草坪堆起了一个小粪堆。这个时候,校长路过,他没有任何夸张的反应,只是看着小豆豆忙活,他问小豆豆在干什么,小豆豆边忙边回答说自己的钱包掉进厕所了。

“是吗?”校长说着就走开了。

小豆豆身后的小粪堆越来越大了,可是钱包还是没有出现。校长走过来问:“找到了吗?”小豆豆满头大汗地说:“还没有。”校长临走时候提醒小豆豆:“弄完以后,要把这些粪全都放回去哟。”

小豆豆干劲十足,她把化粪池都掏干净了,也没找到钱包。虽然钱包没到,但是小豆豆并没有沮丧和难过,相反,她有一种自豪感,心里感觉 :即使钱包没了也没关系,她也是挺满意的。

她又把掏出来的粪一点一点全部放回池子里,并且她还细心地把渗了脏水的那部分土,也放回到池子里,还把工具放回了工具房。她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她为自己骄傲。

妈妈听到这件事情后,称赞校长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面对小豆豆的行为,我们家长和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呢?肯定是生气啦,墙上乱涂乱画都已经让很多老师和父母头疼了,更何况这是掏大粪,一天什么都没做,就做了这一件事情。

但是,校长的态度和反应让人很意外,也值得我们学习。他只是告诉小豆豆,找完东西记得恢复原貌,这样的心平气和的心态传递给孩子两个信息:第一,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第二只要恢复原貌,这就是做了一件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这种被信任的力量。小豆豆从此改掉了“上厕所向下看”的习惯,而且从那以后她知道了,东西要放回原处,也因此更加信任和喜欢校长了。

为什么现代的家长都普遍有教育焦虑呢?“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让父母焦虑;过山车一样的成绩变化让父母焦虑;还有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叛逆更让父母焦虑。总之,关于孩子,父母总有无穷无尽的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焦虑是一种情绪,当面对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就会产生焦虑。所以说,焦虑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心理负担。想要克服这份焦虑,最好的办法是将关注点放在解决事情上,而不是放在那个暂时的结果上。

前面我们看到,当看到小豆豆掏大粪忙得满头大汗时,校长会先问小豆豆在干什么,而不是认定自己看到的现象,去阻止和警告。当知道小豆豆在找钱包的时候,校长离开了。

校长没有给小豆豆任何帮助,也没有任何评价,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遇到孩子类似事情的时候,就可以放任自流了呢?肯定不是的,我们知道,那些“熊孩子”的背后,都有规则意识的缺失问题。

我们可以注意到校长的一个细节,如果说,他第一次看到小豆豆是恰巧路过,那么第二次他来看小豆豆,一定是有意为之。校长看似平常的离开,实际上是在远处观察小豆豆,毕竟小豆豆站在粪池边也有一定安全风险。

当看到小豆豆并没有任何想要放弃的意思,而且身后的小粪堆越来越大时,校长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规则。校长会先表达自己对小豆豆找钱包这件事情的关心,询问了事情的发展进度,然后又提醒小豆豆要把这些粪便都放回原位。

一句简单的话,用很自然的方式说出来,就给孩子的行为划定了规则范围,也让小豆豆知道了自己只要把粪便放回原位,这件事情就是有意义的。

你看,在巴学园里,规则被融入自由之中,就让自由不再是满足人性本能欲望的工具;规则也不会成为冷冰冰、硬邦邦的让孩子无法接受的束缚。

可能你会说,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像校长那样对待孩子,太难了吧?这种想法很正常,毕竟想要做到处事不惊,情绪平和,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也是引起教育焦虑的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难呢?

说到底是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因为不相信孩子,所以该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父母能代替做的都给做了;因为不信任孩子,父母看到孩子在墙上乱画、出门就疯跑时,第一反应就会严厉禁止;因为不信任,只要孩子做出不同寻常的行为,就立刻警觉,担心发生糟糕的事情。

校长如此淡定,看到一个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觉得是正常的事情,没有任何不快,甚至连奇怪的感觉都没有。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这是一份大爱,是对孩子充分的信任。小林宗作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校长相信每一个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都有要做的道理,但是,他会给孩子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让一件看起来糟糕的事情,最终变得美好。

面对孩子做出的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父母之所以焦虑,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面对,另一方面就是不信任孩子。

克服教育焦虑,首先要建立对孩子的信任,成为自己内心的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你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才能快速找到解决办法,知道怎么了解和应对,自然焦虑就没了。

但是,建立对孩子的信任感,并不是简单说一句“我相信孩子”就可以建立起来的。

这种信任感源于父母内心的成长,一方面要学会换个角度,从积极方面看孩子做的事情;另一方面需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为孩子保驾护航。

面对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可以全程放手不参与,但是要告诉孩子注意事项,要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环节做到安全把控,以及出现状况后该如何应对。

可以说,教育孩子的路,也是父母完成自我成长的路。在这条路上,父母能否做到信任孩子、为孩子保驾护航,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份信任不是纵容,也不是没有规则的自由,它需要家长有改变自我态度的勇气,需要家长完成自我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个角度看孩子,和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