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悄悄谋杀你的时间没商量

我第一次意识到碎片化阅读这事没啥意义,是因为一年前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喝了咖啡失眠睡不着的我蜷缩在床上,刷朋友圈到很晚才睡。

第二天到公司上班,脑袋昏昏沉沉的,说话也无精打采。同事问我原因,我照实说了。

她又问我,你看了什么内容?

然后,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仔细一想,没有一篇文章回忆得起来。

细思极恐的是,我再进一步回忆,这么多年来在朋友圈刷的文章,好像一篇都记不起来。

看似每天都有“阅读输入”,但除了让我平时跟朋友扯淡吹水时有谈资,正儿八经落实到工作上一点用都没有。

这个发现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我把这么多时间倾附的东西,却没给我带来相应的回报。这感觉像是,我殷勤追求了大半年的情人,其实一点爱的回应都没给过我,他的眼里根本没有我!


据统计,2018年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天花2小时51分钟在刷微信、看朋友圈、看今日头条上。换言之,一个月在这些事情上花去的时间是86小时——4天3夜。

其实不止我,人人都是“碎片化阅读上瘾症”。


但是,我并不建议你沉迷于碎片化阅读。为什么呢?


1、碎片化阅读,让我们只能获取碎片化信息,而不是知识。

 先区分一下“信息”和“知识”。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换言之,就是一切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东西。抖音上的“海草舞”,直播平台里播放量10W+的瑞言演讲盛典,公交车站灯箱里最火爆的流量明星广告照……这些都是信息。

而知识呢?根据度娘的解释,“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

用人话说,知识就是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的的概念、规律、方法论。

例如,最近火爆的一些名词“概率论”、“复利”、“二八法则”、“元能力”就是概念;

规律就是事务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比如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规律;

又比如,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这也是为啥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需要想方设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原因。

而方法论,指的是被验证过的,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有效率的执行流程。

比如,我最近有兴趣在学习研究的5W2H,三层次模型等思维模型就是方法论。


从上述“信息”和“知识”的区别我们看出:

信息是有可能是无用的、过期的、假的;

而知识是可以能被积累,能被迭代的。

我们需要获取的是“知识”,而不是“信息”。


然而,这些碎片化阅读后,堆积在我们头脑的碎片,就是“信息”,不是“知识”。

可怕的是,这些信息碎片无法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系统为你所用;

更可怕的是,你还没想好怎么用到它,它又被新的碎片所代替。

周而复始,我们的大脑应接不暇,慢慢成为堆积一大叠“碎片信息”的垃圾场。



2、碎片化阅读,让我们大脑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不断下降。


打开你的微信朋友圈去看看,那些点击量、转发量最大的文章,一定具有下列特性:

1)、 共鸣感强烈

2)、 阅读体验特别好

3)、 不需要太多思索


因为互联网塑造的扁平世界,让每个人都可以是内容的输出者和分发者。

为了占据阅读者的注意力,愈演愈烈的竞争会让内容的生产者不再只顾埋头输出,而是尽可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者。

一边是内容生产者研究着目标用户的“痛点”、“甜点”,写出的140字微博段子、头条资讯、公众号文案,一边是不经过滤,不经加工,全盘接受的阅读者,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但并没有让他们实质性获得知识。

我们容量有限的大脑,甚至在这种碎片化阅读时,不再愿意多深想一点,多判断一次。

它让我们倾向于:

你负责思考,得出结论,告诉我就好。

这让我们的大脑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不断下降。

我的婆婆是一名厨艺很棒又虔诚的基督徒。她很爱我们晚辈,在家时经常给我们做餐点,她最常端来的,是类似新鲜水果、酿豆腐、瑶柱排骨汤之类直接加工的美味,而其实她也擅长做糯米糍、春卷、牛肉丸之类潮汕美味,却不经常做给我们吃。用她的话说,这些东西“不是上帝直接赐的天然食物,而是经过了‘罪人的手’,没有那么营养”。

碎片化阅读后获取的资讯,就像是“信息快餐”,经过了人手加工,看起来高热量的食物,吃多了却对身体无益;

轻则上火长痘,重则变“虚胖”。

没有有价值的输入,不可能带给你有价值的输出。

一旦动手做输出,就露怯了。比如要你突然上台做一个简短的即兴演讲,比如要你着手写一篇短文,你都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感觉“脑子被掏空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不是你阅读时间太少,而是你碎片化阅读时间太多。


3、碎片化阅读,无益于我们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记得以前在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笑傲江湖》里听过一个相声。

相声演员说他小时候特别羡慕北京大学,并把它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有一天他去北京旅游,在北大车站上来一个人,那人其貌不扬,拎了一只口袋,上面赫然印着“北大”两个字。

于是用特别崇拜的目光看着他,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虽然裤腿是卷起来的,衣领是翻上去的,但说不定是个老教授。“

不久,车到站了,那人下车的时候,展开手里的口袋,原来刚才有两个字被遮住了,袋子上的全文是——东北大米。


相声的搞笑归搞笑,如果我们常常用经验、用预设判断去看事务,就不能运用结构思考力整体地看待事物,把握事务的关键本质与问题的核心。

这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出来可能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者”盲人摸象“ 了。

我很喜欢的一位大V吴伯凡曾说过:“学习的目的,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一座座成型的认知大厦。

碎片化阅读,显然无益于协助我们构建自己的任职结构。


为什么说认知结构很重要

打个比方,一台白色、256G最新的iPhone XR,在苹果官网售价是7599元。

而网上有好事者,用锤子将这样的全新iPhone XR砸成一堆废铁,这时候这个iPhone(如果还能称为iPhone的话)价值是多少?0元。



是什么让它从近万元,变得一文不值?

可组成它们的原材料并没有变化啊,还是那些玻璃、元器件、金属等等。

是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同样的素材,同样的属性,因为结构的不一样,组成整体的价值可以千差万别。

学习互联网上碎片化的知识,就像是得到了一个被砸后的iPhone,充其量只是堆叠了没有一把意义的材料。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真正热爱学习,专心个人成长的人,不爱在网上进行碎片化输入,而是选择看书的原因。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获得了一把钥匙,打开一座宫殿的大门,它的知识是体系化、结构化的。

学完这本书,就像拥有了整座宫殿。可以直接住,也可以敞开大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我的叨叨:阅读好书很重要

曾国藩早在他的日课中就写明了“读书不二”的做法,即一书不完,不看他书。

约翰•贝佐斯曾说过,“游手好闲的学习的,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而今天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游手好闲的学习大行其道的时代。

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式阅读,那便是碎片化的阅读,这样做很难理解其中的精华,有时候也仅仅是断章取义罢了。

所以说方法不对,获取再多碎片化知识,只是数量上的自我满足,很多精华并没有理解通透,只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感动自己的“自嗨”。


信息大爆炸,铺天盖地的资讯砸过来,你是否还能沉下心来,吃透一本本经典好书呢?

毕竟,经典好书,是由一代又一代最聪明的大脑共同为我们拣选、保证过的书籍。

现在,不妨回收你已被收割的注意力,把阅读的对象,从碎片化知识转移到经典好书上。

共同感受阅读之美,共同体会经典好书重塑我们思维的穿透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碎片化阅读,悄悄谋杀你的时间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