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区理事会开辟了一个关于“社区人物”的专栏。该栏目从10月11日开始,截止10月19日,共收录了14篇文章。也许是栏目刚刚问世,目前还不具有品牌效应,故投稿者阙如,关注者寥寥。
本来不知道理事会有这么一个栏目,甚至不知道理事会还有其他推文,有一天,老同学通过简信发了一个链接给我,即10月9日发表的《LP理事会|回顾与展望,以及十月工作方向(上)》,并具体指出我9月25日写的《我的友友之七:他们竟然是社区中秋嘉年华的要角》这个帖子可以尝试投稿到这个专栏。
这是老同学第二次主动向我推荐可以投稿的诸栏目名称。第一次还是我3月11日在初试啼音之后不久,老同学推荐了几个不需要审核的投稿通道,另外把社区守护者联盟、我与的故事、日更那回事等几个需要审核的投稿通道的链接也发了过来。
一方面弄不清楚各个投稿通道有什么要求甚至不知道究竟有哪些通道,另一方面对什么钻啊贝的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一直习惯于在发帖后随手就投放到“简友广场”+“故事”+“散文”+“读书”+“想法”等五个蓄水池。有没有作用,我到现在也不甚了了。
大概是国庆节前后吧,惯常随手一扔的五大通道只剩下4个了,因为“故事”板块突然要加上一把铁锁。某一天,平时能够很快到达蓄水池的竟然只有4个获得通过,不过我也没有去深究,第二天则是明确告知被拒之门外,理由是帖子的体裁与内容不符合板块或栏目的要求。第三天,按照惯性往五大蓄水池扔帖子,不久收到信息,理由与前一天的如出一辙。于是,最近就只投不需要审核的四大通道了。
所以,当老同学推荐理事会开辟的这个栏目时,我压根就没有当一回事,自然也就没有去投稿。倒是老同学自己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这个栏目,赚了六七百个钻贝。
不过,我对理事会开办这个栏目,还是要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这虽然同样是属于书“简”范畴,但它的确演绎了作为社群的属性,也的确能够使用户在分享和交流互动中达成比学赶帮超,也有助于平台增强用户粘性。这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与“我与”“我与日更”旨在寻求平台与用户互动,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下面是他们开办“社区人物”这个栏目及相关栏目的激励措施:
因此,本月理事会尝试新设“社区见闻”,“社区人物”,“社区成长”,三个固定专栏,面向所有社区成员开放征稿,达到质量标准将得到入榜推荐。其他符合收录条件的稿件将根据质量给予20贝至200贝赠贝奖励。
我自己写《我的友友》系列很早就开始了,最早的一个帖子是7月12日发出的《我的友友之一:友友争相品读《道德经》等典籍》。之后,我又陆陆续续写了——
——我的友友之二:一群喜花写花养花护花人;
——我的友友之三:一群老兄弟(1);
——我的友友之三:一群老兄弟(2);
——我的友友之四:“消零派”在行动(上);
——我的友友之四:“消零派”在行动(中);
——我的友友之四:“消零派”在行动(下);
——我的友友之五:祝坐西席的友友教师节快乐!
——我的友友之六:他们在的默默耕耘可敬可佩;
——我的友友之七:他们竟然是社区中秋嘉年华的要角。
我看了理事会推出的“社区人物”已经推出的一组文章,发现许多作者所写的对象基本上是在社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与我所写的“我的友友”系列,在性质上相似,且主要是“歌功颂德”,但也有很大不同。
——我写的是“群像”,基本上是一事一议,更多的是体现聚敛式思维;而理事会推出的文章比较多的是“一个人物,多个事迹”,体现的是发散性思维。
——我写的在人物选择上是多元化分布,覆盖目前在中的各色人等,并非一定是中呼风唤雨的人物,还有许多默默无闻者;而理事会推出的文章所记载的对象或者在全社区,或者某个特定社群赫赫有名的人物。
——我写的并不希冀营造一个自我设限的圈层,而在于不同圈层之间的良性互动。
我的友友并不多,经营大半年也才100出头,比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粉丝的用户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当然,我也不追求过多的粉丝,有意义的粉丝200个足矣。但是,聊以自慰的是,从我发的帖子在阅读量上看,大体是现有粉丝数的4-7倍。个中缘由,或许就与“我的友友”系列帖子撰写过程中对友友的全面认知以及对每一位友友的平视心态有关,无论年龄之长幼、无论身份之贵贱,也无论钻贝之多寡、权重之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