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与需求的不对等

生命不止,输出与需求的博弈不止。

愿你能够寻到与你输出和需求匹配的恋人、老板和朋友。

不论内向还是外向,不论是粘液质还是多血质,我们都是天生的优秀的自我表达者,也是天生的低配的倾听者。

有人说,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我不否认。用一个网上形容情侣的老梗“我想要一个橙子,你送了我一车苹果”,得出结论: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输出与需求的不对等,不仅仅出现在情侣之间,生活学习职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它的影子。这是一个经济社会,需求决定价格。

在小侄女儿没有出生之前,我非常不理解小孩子的那些事儿有什么值得大人乐不思蜀的逮谁跟谁说呢。身边就有这一朋友,只要每次聊天跟家扯上点关系,他就会拿出手机给我看他家小侄子,一张一张照片,一个一个视频的给你讲解,甚至有些照片有些段子,我都听了好多遍。我只能微笑着说“真好、真好”。内心在极力的在思考怎么快点结束这场聊天。他想要表达他初为长辈看到小孩的开心,以及分享小孩子的聪明可爱。可明显,我不理解不明白这种感受,所以每次都想在沉默中结束聊天,有些害怕他拿出手机。可是当我自己的小侄女出生之后,我那刻体会到他的感受了,因为我也是这样的,看着小侄女的照片和视频,看一遍可以笑一遍,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也要翻出来之前的视频看一遍,也特别想跟别人说那些我认为有趣儿的事情。当我在选择分享对象的时候,我知道我要选那些可以理解我感受的对象,我们的输出和需求是对等的,这样的分享效果会出乎意料。

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介质的东西都是一种输出。文字、音乐、图像、视频、他们的背后都是有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在表达自己。文字更形象一些,我们看到的书,每本书都会有一个名字,都会有许多故事,都会有他们想表达和传输的思想。音乐、电视剧也是一样的,都是创作者和编剧在表达自己。有些作品可以被很多人接受,有些则遭到很多人拒绝。在这个快节奏和浮躁的社会,是没有人愿意坐下来听你那些平淡的故事,除非你能够和他们引起共鸣。在这个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看到有很多APP也有很多公众号,也有很多文章,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有些是在认真的表达自己,有些纯属吸引人点进去而已。在表达自己和迎合需求之间,我明白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的,可能会有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但是不试试永远不会知道能走多远。

需求应该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有需求的地方就有输出,所以输出和需求的博弈时刻存在。自己能力的输出和自己对物质精神的需求、职场的输出和老板的需求、你的输出与恋人的需求、父母的需求……

不对等的匹配随处可见,那些对等的输出和需求都成了佳话。在匹配的路上,除去一种缘分和磁场,剩下的愿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多学习和多锻炼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输出与需求的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