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我也曾欠你一句‘对不起’”

跟着热度去看了最近大火的影片《少年的你》。不得不感叹两位主演超乎预期的达到了抨击人心的理想状态,将人物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那种隐忍、叛逆、悲痛和希望。

在这个信息的爆炸化时代,我们每天都接受着源自生活又远离生活的许多事情。正如影片中的主题——校园暴力。

几个因故事圈住的少年,何不是因为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而互相取暖。面对的现实、社会似乎将每个人或痛或痒的青春以压抑又明亮的方式呈现出来。

如果说这部剧渲染的气氛是低沉的,而唤醒许多观影者的某种自知或者某段对自己来说些许不堪的少年过往。相反,我觉得它有些温暖。

哪怕是面对旁观者的漠然,暴力者的欺凌。陈念依然可以有勇气地选择报警,相信朋友。依然可以在裂痕中寻找光,等待希望。

而恰恰让人走不出阴影的,是多少次作为弱者的害怕和自卑。

我也害怕过、自卑过,不仅是那个弱者,更是那个暴力者。


初三那年,跟胖妞一起插班到新的班级。作为毕业班的插班生,少不了的是与同学之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感。

当时一共四个插班生,除了一位女同学的成绩因为特别突出而被班主任特地安排到前排座位,我们其他三个同学只能自己搬着桌椅填补教室后面的空白。

而那时的县中学,小混混特别多,尤其是女孩儿。总是留着厚重整齐的刘海,穿着拉链只拉到一半的开衫外套,座位也都是后排。

胖妞与我,在最后一排看了半个学期的小说和聊了许多节课的天。

后来在一次统考中,班主任要按照排名顺序自行选择座位。我的总成绩要比胖妞靠前点,可以优先选择座位。当大家在外面排队的时候,她给我投递来了目光,“我想和你坐在一起”。

虽然座位靠墙且反光,但是我选择了胖妞极有可能选不到的座位旁。

后来,我坐在了前面靠墙的位置,她依然选择了当初的后排。我们的座位就形成了教室的对角线,却像隔着数不清的距离。


“别人凭什么要跟你坐一起,要是想去前面,你倒是自己考啊。”这是我第一次从别人那里听到的对胖妞的冷嘲热讽,这句话是来自同样坐在后排的那群小混混。

为此放学后我对她有一丝的愧疚,因为当时本就是因为我的自私。但我没跟她解释,更没有向她道歉。

令人难过的事情却从那之后发生了。每天早上去上课,胖妞的座位上总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有时候不是书本坏了,就是被乱涂鸦。

甚至有一次,凳子被人踩断了一个角,导致胖妞一坐下去就得当着全班人的面摔跤。

那剩余的半个学期,我不知道她在后面是怎么度过的,只是有时候放学回家跟我抱怨今天她们又做了哪些恶劣事迹。

可我从没有为她出过头,也没有为她去找那群女生理论,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也害怕被恶作剧,被嘲笑,被冷落。只是在她身边做了一个懦弱的冷眼旁观者。

后来下学期,胖妞网恋了。离家出走了。退学了。


为什么没有告诉老师或者学校吗?

虽然不是以暴力的手段进行的人身攻击,但老师也只是会对那些不良学生进行点思想教育,又不了了之。

因为从我们插班过去的第一天,老师就没有决心管我们。我也只是在快要毕业的时候由于一次数学考到了一百多分,才被老师点了名,并且问“这是谁”。

作为少年的我们,力量单薄,甚至连基本的处事交往能力都没有,而更多的是对这个班级体的失望。

让我们对“反抗”失去了信心,对压力选择了服从,对少年提出了将就。

陈念的身边有小北,有他在就会大胆往前走。可是我在胖妞的身边,却似乎成了那些欺凌者中的一员。有时候不正是因为旁人的冷漠而压断了潜意识里的那根稻草吗,想来当时的我真的太过悲剧。

那天看完电影,很多思绪一涌而现。突然有好多话想对胖妞说,在对话框里输了又删,删了又输。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时能勇敢点、乐观点,是不是她的结局会有些些的不同。她也曾是将我在孤僻中拯救出来的人啊,而我却在她受到欺凌的时候不为所动。


少年的成长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事,关乎家庭,关乎教育。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抱着所谓的“为孩子好”的态度,反而让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很少有家长真的跟孩子平起平坐的聊天或者交往的,一切都得按照他们的意识来。

就像前段时间,表姐跟我讲她的教育观,等到她孩子长到两岁时,要让她去学国学,三岁了就去学舞蹈,四岁了学些钢琴,拉二胡也行。

她说,“别人家的小孩都在学,她不得不学。”

我竟有些同情她才不过1岁的女儿,好似前途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却已经开始丧失她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我所认为的家庭教育很可悲之处。

从不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而关于学校和社会,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则。但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是个弱者,更不想做个弱者。如果当年的班主任没有心理歧视或者多关注下问题少年,至少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会多些明媚吧。

很多想跟胖妞说的话最后还是没发出去,行经多年,其实没有什么能真正烙在心里的污点,如今各自圆满是关于成年最好的救赎。

只是我也有错,心有悔恨,借此一句:

“对不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的你,我也曾欠你一句‘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