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上一勺香辣,吃上一碗原汁原味的面

德门龙面条制作技艺“德门龙”手工面作坊,始创于1978年。经过和面、醒面、摇面、自然晾晒、切面、包面多道工艺,才能煮出一碗美味可口的面条。其制作的传统手工挂面,久煮不烂,韧性十足,口感筋道。

和一碗食料丰富,看起来色香俱全、食欲满满的面条比起来,陈家胜的这碗手工面似乎显得有些寡淡,实则却不然。清淡中带着口感,还原食材的筋道,若不亲口细细品尝,就难以体会手工制面的那种“香味、柔软”滋味。

匚  闯荡四方,仍不舍心中那碗家乡的面

群山环抱,阡陌小道,驶入沟溪乡斗门垅村庄,看到了许多和面有关的墙画。“我们衢州乡下这种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做面条。”陈家胜如此说道。

从小看着父母做面长大,这份记忆随着成熟而历久弥新。整个交谈和拍摄过程中,他的父母亲都在一旁安静积极地配合着。

年轻时候爱往外跑,接触了许多行业,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家乡的味道。闯荡了多年游历了四方,还是选择回到家乡,拾起祖传的手艺,陈家胜开始了一番创业之路。

创业不易,万事开头难,起早贪黑成了常态,看老天的心情变化,步步拿捏着分寸,凡事都得慢慢摸索,好在此后一路也走得挺顺。

陈家胜为自家的手工面条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德门龙。与“斗门垅村”谐音,把斗字改成德字,意在用心地去做食品;把“垅”字的土字旁去掉,想要把面条做得更远。这个饱含寓意和心意的品牌名,在一家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已经在全国各地传得愈发响亮。

匚  做一碗面,别出心裁

陈家做面到陈家胜已经是第4代了,他的曾祖父置办的这套设备,是家族手艺得以传承下来的老物件,木质的器械经由手工制造,多年下来已经斑驳粗糙,很能体现时代感。就是这么一台老机子,承载着陈家人几代难以割舍的乡情。

虽说这台制面的老设备年岁近百,有些地方却一点都不老。陈家胜在上面动了不少心思,将老机器改良新用,既保留了基础功能又改善了制面方式。

不光是这台,还有更多台。我们“观光”了陈家胜作坊里的各种新奇设备,拌粉的设备,切面的设备,都是陈家胜研究开发的“家伙们”,传统升级,半机械化操作。看那几把大刀利索切下,用“大刀阔斧”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陈家胜的尝试不仅在做面的器具上,还在面的选料上。“我们是加入的有那种心意在里面的,我们在用心地做面条。”陈家胜诙谐地补充道。这一份称为“心意”的材料,的确不一般。做面虽累,成本虽高,但吃进去的心意,很实在。但凡吃过的人,大多数都成了回头客。

匚  原汁原味,是这碗面的不二灵魂

适逢晴天,千万条挂面悬于杆上,随风而动,远望而去就像“面帘”。被太阳晒过的面条笔直,韧性筋道也因为通风显得尤其突出。

面条入锅,在灶火和沸水的配合下,持续翻滚,升腾起清爽的香气。众所周知,衢州菜肴无辣不欢,当然面条也不例外。肉丁、咸菜、笋干、蘑菇作配料,调以少油和酱油翻炒,最后撒上辣椒和葱花,不一会儿,香味就挑动鼻腔,溢满了整个作坊。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寻味而去,看着大锅发出一声“好香!”的赞叹。陈家胜和他家人脸上,那欣慰的笑容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

好面自带味道,陈家胜建议的食用方法是:用最简单的烧法去烧,味精不要放,就放一点点生抽,油之类的东西,家里随便找几款调料,而且要烧得清淡。

原汁原味的手工面,甭管放什么料,吃出的都是本原味道。

匚  手艺是老的,思维是新的

“我一直跟互联网走得比较近,虽然我是70后。”陈家胜鲜活的思维活络在各个地方,想把产品做大,就得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他精炼地概括为“赋能”一词。通过新的传播途径,直播带货,一年50万斤面条销售一空早已不是什么难题。

陈家胜笑称自己是“老思想”,却无不迸发着新思维。与此同时新鲜的血液不断灌入,陈家胜的女儿作为德门龙第5代传承人,在当下为家族品牌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这个是我主动的辛苦,是挑战。”回到“德门龙”这三个字的初衷,加入了心意的美味,已经走向了大江南北。陈家胜最初那份回到家乡把面做好的心愿,也正在一点一点地慢慢实现。传承下来的手艺,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也融进了创新的活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泼上一勺香辣,吃上一碗原汁原味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