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一:“不矜细行”的王昌龄的一生

详解中小学古诗词系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公元748年,王昌龄在江宁县丞的任上被贬龙标县尉,李白听闻消息后写下这首诗。关于王昌龄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唐朝的各种史料,很不详细。此次被贬的原因是什么?语焉不详。《河岳英灵集》说:“晚节不衿细行,谤议沸腾。”《唐诗纪事》说:“晚节谤议沸腾,言行相背。”

不矜细行,是说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王昌龄到底不矜了什么细行?下面,我冒昧用有限的史料做一个分析。

王昌龄是唐朝重要诗人,尤其七绝写得好,被认为是唐诗第一,有“七绝圣手”之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被称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虽然王昌龄生前身后都在诗坛享有盛名,但他在仕途上却不太顺利。我们读诗词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写诗填词自古至今都只是文人的业余爱好,尤其是古代文人,古人的职业选择非常狭窄,读书求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做官。但诗写得最好的往往官做的不大,甚至做不了官,这是唐朝诗人一个普遍现象,王昌龄算是一个代表。

王昌龄出身贫寒,但书读的很好,尤其有诗歌上的天才,著名的《出塞》、《从军行》组诗,都是他二十多岁时写的。二十九岁这一年,王昌龄考中进士,官授秘书省校书郎。四年之后,王昌龄又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又考中,这次授官是汜水尉。

校书郎在唐朝是正九品,职责是在皇家图书馆校勘典籍著作。汜水尉是汜水县的县尉,县尉是县令的副手,掌管缉捕贼盗,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副县长兼公安局长。这两个官听上去都很小,因此一些介绍王昌龄的文章说他仕途艰辛,满腹才华得不到伸展。这个理解就大错而特错了,王昌龄仕途的终点确实不如人意,但起点绝对没问题,是让广大唐朝文人艳羡的高起点。

宋朝以后,进士的含金量增加,考中进士就授官职。但唐朝不是的,虽然中了进士也很风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不见得马上给你官职。别看校书郎官不大,但有官做就已经把绝大部分进士比下去了,何况校书郎还是个著名的“清显”官职——轻松,让你有大把时间结交贵要、以文会友;显贵,校书郎始于汉代,是大学者刘向、杨雄、马融、班固、贾逵干过的职务,虽然到了唐朝品级变小了,但仍被视为一个尊荣的官职。尤其是秘书省校书郎,最是炙手可热,被白居易称为“公卿将相之具”,是直达公卿将相的最佳起点。有统计,唐朝进士授秘书郎者,最后做到宰相的达31%。

可是,王昌龄对这个同学们看红了眼的出身显然并不满意,四年后,他又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博学鸿词科是唐朝科考的一种,它的目的就是解决进士没官做的问题,让考中进士的再考一次,优中选优,授予官职。学霸王昌龄又考中了。

所以县尉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是个不起眼的小官,它是与校书郎并称的进士仕途最佳起点。而王昌龄所授的汜水尉,靠近东都洛阳,属于“畿县尉”,品级可到八品,更是“当时之荣选”,只有进士兼宏词科才可能授此官。

如此梦幻的开局,只要安安稳稳,不出意外,出将入相指日可待。但王昌龄仕途的辉煌却止步于此了。史料没有留下他在汜水尉任上的事迹,但可以确认的是,任汜水尉四年后,他于738年被贬岭南,原因不详。

我大胆的猜测一下原因——王昌龄的清高、急于建功令他忍受不了县尉这样的俗职,导致任职表现不佳,因而被贬。

我们看看王昌龄在中进士之前写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这是什么理想?建不世之功,成不世之名。所以我觉得王昌龄和李白的友谊一定是因为他俩性格上的相似,都是心比天高。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李白能不能从事好县尉这个岗位,就能理解王昌龄在汜水的情景。县尉对进士来说确实是个好出身,但也确实是与文人的身份不太相符的职务。缉捕贼盗还好说,李白这样的剑客说不定还跃跃欲试,但县尉往往还负有催缴赋税的职责,而所谓贼盗其实主要就是指交不了赋税的百姓。显然,这个工作对清高的文人来说是十分不堪的。白居易虽然曾评价县尉是升职的好通道,但到他自己中了宏词科、履职县尉时,却皱着眉头自比为青莲插入了污泥。高适也做过县尉,他的评价是:“我本渔樵孟渚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虽然话说得酸,但高适和白居易都坚持下来了,后来都当了大官。而王昌龄显然没能过去这一关。

幸运的是,被贬岭南的第二年,唐玄宗加尊号“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天下,王昌龄被召回长安,派了一个江宁县丞的职务,这就是后人称呼王昌龄为王江宁的来历。江宁就是今天的南京,在当时远离首都,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而县丞虽然也是县令副手,但排名比县尉高,而且工作内容是“典文书”,更适合文人。对于一个曾被贬岭南的县尉来说,这个安排应该说是很不错了,甚至不像是一个正常的安排,而可能是王昌龄在长安的朋友为他说了话。

但王昌龄还是不满意。他在长安与岑参告别时赋诗:“副职守兹县,东南棹孤舟”,满腹牢骚。路过洛阳的时候,他与朋友们诗酒唱和,停留了半年之久才动身去江宁。王昌龄在江宁七年,期间回过一次长安,其他则史料无记载,但我们可以合理想象:在江宁县的状况大概与在汜水县相差不大,最终因“不矜细行,谤议沸腾”而再次被贬。

要注意“沸腾”这个词,这可不是一般的不满意啊。

王昌龄的结局是比较惨的,而这个结局与他的性格很可能也是有关系的。王昌龄来到龙标县(在贵州还是湖南湘西,有争议尚无定论)后不久,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按说对王昌龄这是因祸得福,因为不论贵州还是湘西,都是远离中原战乱的地方。可不知为何,公元756年,王昌龄决定离开龙标县。

《唐才子传》说他“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闾丘晓是亳州刺史,亳州在河南安徽交界处。而王昌龄的家乡在哪呢,虽然有争议,但不是山西就是陕西。大家可以看看地图,从贵州或湘西如果要去陕西或山西,为什么要绕道亳州?

公元756年发生了很多事,这一年安禄山攻陷两京,唐玄宗幸蜀,太子李亨与玄宗在马嵬坡分手,赴甘肃灵武并宣布继位,尊玄宗为太上皇。此时,王昌龄不该回家乡,那里已经陷于叛军之手,除非他想投敌。正常的选择或者是安全的呆在龙标县,或是向西北走,去四川投奔玄宗,或去甘肃投奔肃宗。可王昌龄却选择向东北走。

东边是谁?是永王李璘。永王当时奉旨节度东南,肃宗继位后令其归蜀,而永王不从,肃宗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756年,李白正在永王幕府。王昌龄是不是受了李白的邀请去投奔永王?他和李白这样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正是永王极力延聘的对象。

当然,也可能他是想北上,756年,郭子仪正在河北与史思明鏖战,或许王昌龄是想投奔郭子仪军中效命?

无论如何,我不相信王昌龄在“刀火之际”离开龙标县是为了回乡,这不是他的风格。即便已经是年近六十的老人,“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豪气不会熄灭,战乱吓倒的是芸芸众生,而对自许“龙城飞将”的王昌龄来说,却是令他肾上腺素陡增的兴奋剂。不知道他在亳州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我总以为,如果只是一个思乡的老人,闾丘晓为什么要杀他?

后来张镐以河南节度使讨伐叛军,为解睢阳之围令闾丘晓出兵,闾丘晓按兵不动贻误战机,被张镐处死。行刑时,闾丘晓求道:“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联系到闾丘晓后来的表现,当时会不会是因为王昌龄要求他出兵而被杀?

在历史波涛的冲刷下,屹立唐诗之巅峰如王昌龄者,亦复湮没。他因何而贬谪,因何而被害,或许将成为永远的迷案。但秦月汉关已成中华民族永固的意象,龙城飞将至今激励着龙的传人,诗人终将逝去,而诗歌必将不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诗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一:“不矜细行”的王昌龄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