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你好啊!
今天是七夕,中国情人节。
传说天帝的孙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
但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跟牛郎一见钟情,结了婚,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
这事不得了,惹怒了天帝,于是把织女捉回天宫,布下一道银河,强迫他们分离。
织女不行啊,太伤心了,一哭二闹三上吊。
天帝拗不过,只好开个口子,允许他们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隔着宽广的银河咋办呢?
他们这个跨界的爱情感动了喜鹊,于是数不清的鸟儿飞过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银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这是神话故事,用正常人的思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
你说,假如真的有天界,织女在那儿的日子竟然还不如人间?
这么说来,历朝历代那么多人喜欢修仙,难道都是进了传销组织?
再者,天帝允许俩人每年相会一次,你既然允许了,给人家派个车嘛。
也不派车,也没有地铁公交,最后还得把喜鹊们感动了,来搭个桥,才能见面。
且不说喜鹊会不会感动,能不能造桥,就是这桥真建成了,织女是神仙,上桥还说得过去,牛郎一介凡夫,他也有这个特异功能啊?
一步一步走的话,这得耗费多久,来时的火车票谁给报喽?(笑)
当然,这是神话故事,要照着今天的科学思维来拆解,就没劲了,人家会说你抬杠。
反正为了爱情,讲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都不过分,大伙儿要的只是一个美好的寓意。
但是,神话里其实有心理学的含义。
按照神话学教授约瑟夫.坎贝尔的说法,神话具有教育功能,是帮助我们发现内在自我的一种探索,呼唤我们对生命本身的深度觉醒。
也就是说,神话可能不是现实,但它绝对是现实的象征,并且会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
如果牛郎织女的故事只是告诉我们爱情很美好,那就太小儿科了。因为爱情美好是谁都知道的,还用得着启示吗?
这个故事里真正的启示,是关于婚姻,关于人生必经的责任和痛苦。
爱情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之间,牛郎和织女,一个天上的神仙,一个地上的凡人,爱了,so easy。
《聊斋》里也有各种跨界和平行宇宙之间的恋情,人鬼情未了。
但婚姻必须基于现实的因缘条件,比如你属于某个宗族、你在社会的某个阶层、甚至你在某个城市、某种家庭。
有人可能会反对,说我这是倒行逆施,不顾婚姻自由。
仔细想想就明白了,您说的那自由,还是爱情,不是婚姻。
婚姻的确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但绝不是以毫不限制的爱情为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人们容易离婚。因为表面上是结婚了,其实还是在寻找爱情,玩儿法不对。
交通的便利和交流的增加,使人们可选择的范围变得很大很大。
这时候,爱情当然是美好的,是牛郎织女那样一见钟情的,可是到了婚姻里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换句话说,如果你追求的就是男欢女爱,那并不一定能导致白头偕老的婚姻,那就只是爱情。
婚姻意味着失去一部分自由,甚至失去一半的自己,如此才能和对方的那一半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共同体。
因此,婚姻的本质,是体验放下,学习无我,培养心灵的契合。
坎贝尔说,婚姻是肉体和心灵的结合,但尤其是心灵上的结合。单纯看重肉体的结合,是选错对象的重要原因。
无论你把爱情歌颂地多么美好,那里面一定是有肉体因素的。拿现代科学来讲,荷尔蒙,激素的作用。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大家广为歌颂的爱情故事,海内外无数看客为之惋惜落泪。
其实,这俩人最后必须得死。因为爱情如果不死,就很难进入心灵契合的婚姻状态。
你以为罗密欧是爱情道德模范?对不起,他其实是个海王。
故事一开篇,罗密欧就对另一个女人爱得不行,人家不鸟他,他就准备去死。
结果,在一个趴体上遇见了朱丽叶,立刻把前任忘得一干二净,又准备为朱丽叶去死了。
这就是荷尔蒙激情。
所以莎士比亚大大的意思很明确:爱情,要么在惨烈中死去,分离,要么就会转化成一种稳定的、能使心灵契合的东西。
你问我怎么知道他的想法?猜的,但也不是无凭无据。
你看莎士比亚自己,写了那么多爱情的悲喜剧,最后人家还是走入了婚姻啊。
所以,牛郎和织女,也必须分开。因为他们演绎的是爱情,不是婚姻。就算私定了终身,那也不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的爱情故事都止步于婚姻。
要么是像罗密欧朱丽叶这样死了,要么是像牛郎织女那样分开了,要么就是骗骗小孩儿,说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因为再往下写,就没有爱情的味道了,那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味道。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婚姻真的爱情的坟墓,它没有爱情的新鲜刺激,却有着爱情里没有的安稳舒适。
所以不结婚不是错,但结了婚还要到处寻找爱情,就是你的不对了。还是让它入土为安吧。
然后,每年七夕,像牛郎织女一样,来点仪式纪念一下,就很美好了,那叫不忘初心。
愿你心中有爱,乐得自在。
下期咱们再见!
(本文系“乐觉生活”公众号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